分享

教育说||课堂评价:基于学习信息的收集、研判与处理

 和合文化传媒 2020-08-19

课堂评价:基于学习信息的收集、研判与处理

【摘 要】遵循“教-学-评一致性”课程原理,通过课堂评价,推进教和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定向收集课堂上的学习信息,对标研判,最后通过提升性的处理,实现围绕教学目标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样基于学习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理的课堂评价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并在循环中提升,实现真正的学习。

【关键词】课堂评价;学习信息;定向收集;对标研判;提升处理

“教-学-评一致性”是课程教学的基本遵循,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框架中,“评”是一个关键要素,“教”和“学”通过“评”来推进。这里的“评”,就是课堂评价,这种课堂评价不是拍脑袋的无视学情的评价,而是基于学习信息的收集、研判与处理。课堂就是一个信息世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创造出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无穷无尽的信息如何成为促进学习的资源,需要执教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收集、研判、处理,做出专业的引导,这个过程,就是课堂评价。“学习即旅程,评价即GPS。”[1]课堂评价,是“为学习而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习。如果课堂上不关注生成的信息,无疑是盲人摸象,或者就成为教师单方臆想的课堂,要么就是学生信息跟你不对称,要么就是学习目标不落实。笔者以目前正在执教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为例,谈谈基于学习信息的课堂评价,由此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建构。

一、定向收集学习信息

“评价目标一定要与学习目标匹配,所用的方法一定要收集到关于学生学习的准确信息,评价的结果一定要成为教师教学决策和学生学习决策的基础,学生也一定得参与评价的过程。”[2]课堂评价,是基于证据的评价,而非空穴来风,前提是必须收集到准确的信息。信息既然是为评价服务的,那么就应该是有目的的收集,定向收集,是和学习目标息息相关的。

1.教师经验支撑下的定向收集。

课堂上,最常用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应该就是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信息收集:倾听、观察、作业、对话等等,都是信息大量生成并收集的过程。新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些过程中的有效信息,从而错失课堂学习引导的好机会。相比较,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基于学生学习目标,及时收集信息,并据此判断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引导处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人教版一下课文13《荷叶圆圆》的第一句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从形状、颜色两方面,用叠词的方式描述事物的特点,是学生语言学习迁移的好模版。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模仿例句,同样从形状颜色两方面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描述练习: ( )的,( )的。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收集信息,对符合要求,用词恰当的予以肯定,对不合要求的引导改进。第一位学生回答:苹果圆圆的,红红的。第二第三位学生都有类似的准确描述。第四位学生描绘说“电视机是正方形的”,符合形状特点,但没有使用叠词,我及时抓住这个信息,请“小医生”来帮助修改,第五位学生改成“电视机方方的”。第四位学生觉得这个改正是正确的,符合要求。课堂上,学生的错误信息,收集处理恰当,也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当颜色、形状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我注意收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叠词描述,引导拓展到味觉、感觉,学习使用“柔柔的”“嫩嫩的”“香香的”“甜甜的”等叠词描绘事物,丰富语言表达。

2.学生自我学习中的定向收集。

课堂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再有经验的老师,凭一己之力,有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于是,同桌合作、小组学习等,能较好地帮助到每一个学习个体,实现学习互助。这个过程中,同桌、同伴可以成为学习信息的收集者,帮助老师及时反馈。当然,学生对自身学习信息的收集,也是一种方式。老师们经常会问:哪些小朋友还不明白的?其实就是对自我学习信息的一个汇报和呈现。

上述事例中,对电视机的描述,从“正方形”到“方方的”,正是学生间信息互收互判互评的结果。

3.科技大数据统计下的定向收集。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智能化设备也能很好地成为课堂上学习信息时时收集的工具。借助平板,通过后台大数据统计,教师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课堂练习的正确率,进行错误判断和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对标研判学习信息

信息的收集,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课堂生成的信息是大量的、时时的,教师必须根据课堂学习的目标,准确及时地判断,选择有教学价值的学习信息,适时调整,处理并推进教学。研判的标准必须基于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时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研判的回顾和反思,才能更快地积累教学经验。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师需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学生实时学习跟目标关系的距离,这个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很多跟目标背道而驰的学习结果,也就是错误学习。准确研判,有助于教师及时引导处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是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智慧的积累,我们经常会被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生成所折服,正是源于此。基于学习目标的研判,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储备,综合课堂内外信息,打破时空界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做好教学引导。

1.跨越课堂内外的信息综合。

课堂产生的信息是大量的,也是综合的。教师收集到的信息,必须联系文本的前后内容、联系课堂内外的经验和知识、整合各学科的发展等等多方面进行研判。比如: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必须联系前期学习的停顿、轻重、长句处理等循序渐进,方能温故知新。我们常说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基于此。

2.基于学生经验的信息勾联。

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产生,是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经验储备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研判时,要联系学生的新旧经验,判断捕捉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信息点。

在教学一下课文14《要下雨了》时,我把目标定位在“学习人物对话,准确使用提示语、语气词进行对话。”据此设计了一个语言迁移的情景:“远远的,我看见李老师从走廊那头走过来了,( )喊:( )”课堂练习时,生1说:李老师,你好。生2说:李老师,您好啊!生3说:李老师,您好!连续三位学生的答案相似,仅在礼貌用语上略有变化,无其他拓展,显然对话质量不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的。当时我判断,是我的情景设置太有局限性。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这样的情境,一般处理就是问好。于是,我调整我的情境设计,增加了生活化的细节,正好我前两天出差,就改成:“远远的,我看见李老师出差回来了,从走廊那头走了过来……”;然后根据我们的生活日常,再改成“远远的,我看见李老师从走廊那头走过来了,手里抱着一叠试卷……”这下,学生的思维被拓展开了:“李老师,我好想你啊!”“李老师,出差的日子好不好玩?”“李老师,我考了多少分啊?”等等,真实情境的改进,帮助学生生发了丰富多彩的对话。

3.针对学习目标的敏锐研判。

课堂信息的收集研判,需要教师的经验积累,衡量着教师对课堂信息的敏感度——能把握一瞬间出现的想法。这种敏感度,依赖于教师对课堂学习目标的清晰程度。当学习目标清晰的时候,教师才能很好地把控课堂节奏;反之,目标繁复,课堂上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想掌控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复杂信息,缺乏针对性,教师反而无从判断。所以,对信息的敏锐研判,首先要求学习目标的高度清晰、简洁,方能有针对性地深入。试想,如果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不清晰、或者目标过于繁复无法掌控,又怎么可能让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行呢?

三、提升性地处理学习信息

课堂信息的收集研判,最终是为了评价,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评价不是平面进行、线性推进的,而是要帮助学生爬坡过坎,通过学习信息的处理,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最终获得素养的提升。这个过程,始终要围绕学习目标,准确把脉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抓住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

1.信息的针对性处理有利于学习提升。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大量产生信息的同时,也会有大量信息被淹没,如果不及时处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就会被浪费。信息的处理必须针对学习目标,不能盲目前行,更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课堂四十分钟,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和发现。比如,一位学生造句:小明摔倒受伤了,我跑过去说:“小明,你要支撑住啊!”“支撑”一词用在这里显然不合规范,学生本意要表达的应该是“你要撑住。”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而不是简单的说个句子,因此必须明确这个表述是的问题所在,及时引导学生比较“撑”“支撑”的正确使用方式和场合,培养学生的语感。

2.信息的层次性处理有利于学习提升。

我们常说,教学的难度,最好是“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具有挑战性的,是基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拓展深入的。

例:学习课文中“跑过去问”后,进行语言练习:( )问。最初学生的迁移是停留在动作层面上的:走过去问,飞过去问,骑过去问,冲过去问……收集到这些相似信息后,我做出了肯定的评价,问:能不能不是动作?为学生拓展角度。学生回答:一本正经地问,直接问,生气地问,大声问,温柔地问等等。二次学习,显然学生的语言更丰富了。在此基础上,我帮助学生创设生活情景,用上这个短语进行说话练习:“小明摔倒了,我( )问:( )”。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自创情景,进行“( )问”的说话练习。学生的创作丰富多彩且极具生活气息,有的学生还很有礼貌地用上了“请问”。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这样恰当、综合地运用吗?

3.信息的巧妙性处理有利于学习提升。

很多时候,课堂上学生能生成很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成为彼此学习最好的导师,学生自己就能成为评价者。这需要教师敏锐研判,巧妙处理。

一次公开课,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时,学生已经练习、总结到位了,我准备结束这个环节的学习任务。这时一位朗读比较出色的学生举手评价了同学的学习后,忍不住自己主动示范朗读起来,打乱了我的预设和节奏,但他的朗读确实很出色,于是,我顺水推舟,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朗读。既然学生对此有更深入的学习要求,为什么不继续呢?我和学生一起探讨、练习:同样的句子,同样的感情,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朗读处理。开放的话题和练习方式,让一年级的孩子呈现出多样的丰富性:他们发现同样的感情传递,可以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重音处理。这使我们的学习更深入更主动,点燃了整个课堂。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收集了同伴的发言,并做了研判,成为评价者,参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样的学习,其有效性和深入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课堂评价不是一下子完成,这是一个需要温故知新的反复过程。这个过程中,会有信息再产生,再收集,再研判,再处理,再评价。基于学生信息的课堂评价,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信息,在资源生成的动态过程中,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有效处理,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作者: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总校长李莺

参考文献:[1][2]王少非《课堂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