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合《史记》领悟老子庄子的智慧

 心慧文化 2020-08-19

                                                      作者:张松法

中华传统文化之理论阐释(八)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学道之人必须抛开自我!若不抛开自我,就会被自己的情绪私欲等主观因素,削弱了自己的脑力,蒙蔽了自己的智慧,影响了自己的分析判断,就会一厢情愿的得出错误的结论。

如果是专业知识相同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能够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性格、习惯、爱好、地位、立场、信仰、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经验、面子等一切先入观念,抛开一切有色眼镜,就肯定比另外一个人更容易看清真相,更能够得到准确的结论!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史记·老子列传》中,老子对孔子说的一段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自我的东西,蒙蔽了自己的智慧。

《老子》告诉我们,道的体是虚无缥缈的,道的用是生生不息的。只有彻底的抛开自我的一切,才能把自己的心,空虚到虚无的状态,让人心接近于道体,道体中道用的生力,才能在自己的心中,发挥出生生不息的作用。

抛开自我的程度有深有浅,作为学道的第一步,除了要抛开自己那些粗显的情绪私欲,还要把自己的身体也当成是某一个“别人”,自己的心灵就好像是一个站在空中的旁观者一样,原来的自己就变得虚无了,把自己虚无了就是无我,无我就是合道,合了道就能够让道用的生力,发挥出生生不息的作用,生力的作用就能够让人产生智慧。

如果把人们的智慧比作一面镜子,所有自我的东西就是镜面上的灰尘,只要把镜面上的这些自我的灰尘清除了,镜子就又能照见一切了。因为镜子的明亮是本来就有的,道用的生力也是本来就有的,人的智慧也是本来就具备的。

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中,抛开自我这个思想理念,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抛开自我的程度,对应的正是境界的深浅和智慧的高低。

综观《老子》、《庄子》、《阴符经》以及《史记·老子列传》等经典,道家的鼻祖们,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必须抛开自我,才能重现人心本有的智慧。

《老子》用了大量篇幅,讲的都是柔弱、不争、处下、守辱、无为等内容,这些内容就是指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开所有的立场、地位、身份、职业、信仰等一切属于自我的东西。

道家另一部经典《阴符经》:“瞽者善听,聋者善视”,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抛开自我就是以心合道,越抛开自我就越有智慧,这也就是《阴符经》所说的“神仙抱一之道”!

《庄子》这部书很长,但有一个偷懒的办法,只要把《庄子·内篇》的七篇题目,连贯起来理解一下,也就明白了庄子的思想。

简单来说,《逍遥游》、《齐物论》就是讲扩大内心和抛开自我,《养生主》、《人间世》就是讲有了智慧,就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的做好任何事情,《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就是讲智慧道德都修养得很高了,就可以出来“应帝王”了。

综观这三部经典,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强调必须抛开自我的一切,让心灵达到一个很空灵的境界,在很空灵的心灵中,智慧就能像无中生有一样的产生出来。


有了智慧,就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有了智慧,就能达到《阴符经》所说的:“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有了智慧,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的做好任何事情。

《阴符经》所演述的“富国安民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当然都可以运用智慧来得到。

在道家的经典中,讲述抛开自我的篇幅,要比讲述心怀他人的篇幅,明显要多得多,这也说明了,抛开自我比心怀他人,要更加难,也更加重要,也最容易被人们误解。

一般人总是认为,越把自我抓得紧,越注重自我,就越能获得更多;越强化自我,越坚守自我,就越能心想事成。总认为对自我也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认为只要不断的抓住自我、强化自我,最终总能得道。殊不知,道家的智慧恰恰与此相反。

还有一些人,分不清道与术的关系,把道当成了术来使用,竟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柔弱、不争等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真成了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抛开自我并不是一种方式手段,这是本篇《理论阐释》,一再阐明的关于道与术的关系问题。道家思想讲的是道,而不是具体的术,如果把《老子》的柔弱、不争、处下、守辱、无为等,都当成了一门方法在用,可就不对了,效果肯定适得其反,你越柔弱不争,别人就对你越猖狂。这好比想吃鱼就要先结网,如果把渔网当成鱼来吃了,可就糟糕了,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千万不能把道当成了术。

抛开自我也不是目的,千万不能用无欲则刚来理解抛开自我,有些人认为,只要把自我都抛开了,就是把一切都放下了,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就什么都无所谓了,听上去似乎很高尚,但这样的思想不是在学道,而是在学傻!如果这样还算是学道的话,倒不如去买点精神类药物,把自己吃傻掉算了,傻得连冷热饱饿都不知道,傻得对一切都毫无反应,岂不是更加无欲则刚?

古往今来,乃至当今社会上,不了解抛开自我的还大有人在。所以,本篇《理论阐释》要再次重申:抛开自我是一种修养,修养就是为了让自己合道!合道就是只把自己作为一个空灵独立的思想,空灵独立的思想就是人心接近于道体,就是让心灵达到空灵,在空灵的心灵中,道用的生生不息的生力,就能让人心拥有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的做好事情。

这才是《老子》;“有无相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含义!也是《阴符经》:“瞽者善听,聋者善视”、“心生于物,死于物”、“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真正含义!

抛开自我、产生智慧、做好事情、获得利益,这才是一套正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我看清做对双赢。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每当社会动荡的时候,总有道家人物出来辅助君王平定天下,如著名的有姜子牙、张良、李靖、刘伯温等。这些道家人物,平时住在深山老林里,就是为了远离尘世、抛开自我,而当碰到乱世,在别人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他们才出山来建功立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