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衣宰相"姚广孝在靖难之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瓜子心 2020-08-19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南京城为都城,改朝换代建立起了大明帝国。帝国建立初期,旧元势力虽然已经退往草原,但一直都很不安定,时时刻刻都想要对中原发起反攻。同时,帝国境内也存在着许多旧元势力的活动痕迹。为了稳定统治,朱元璋采取分封诸子的方式在全国建立了多个藩地,其子朱棣得到了燕地,负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明太祖朱元璋(清人绘)

燕地的特殊性不言而喻,是抵御关外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允许燕军扩充军备,并增派属官加强边防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燕王的势力逐渐膨胀起来,成为各藩王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此时的朱元璋仍然健在,所以朱棣尚且不敢谋逆。直到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大行削藩,才激起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无论如何,朱棣想要以燕地一军对抗全国兵马是十分不现实的,但如果坐以待毙,一定会沦落到被削藩的下场,到时候就连自保都成问题,这就使朱棣陷入了无尽的犹豫之中,直到姚广孝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

"黑衣宰相"姚广孝画像

初遇朱棣,二人一拍即合

早在洪武年间时,姚广孝就曾经接受国家的征辟前往礼部参与考核,如果通过就可以成为一名僧官。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通过,具体的原因我们尚不可知,最终姚广孝仅仅获得了朝廷赏赐的一件僧衣。从姚广孝参与礼部的考核就能看出,他虽然是一名僧人,但是是有着想要入仕为官之心的,而考核的失败也一定使他郁郁不得志,后来受到推荐进入了天界寺等候自己的伯乐。

南京天界寺

公元1382年,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因病去世,朱元璋寻来了南京城周边全部的高僧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也在其中。同时,按照明代礼节,各地藩王都需要入京祭拜,朱棣也在其中。

马皇后的病逝给了姚广孝和时任燕王的朱棣一个完美的见面机会,二人进行了简单交流后都颇为欢喜。姚广孝也感觉自己终于等到了想要等的那个人,于是在法事结束后随朱棣一同回到了燕地。在随后的时日里,朱棣常常命姚广孝入府议事。没人知道他们之间究竟谈了些什么,想来应当是为后来的起事在暗中谋划。对此,《明史·列传·姚广孝》中有着相关记载:

"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经北固山,赋诗怀古。其侪宗泐曰:'此岂释子语耶?'道衍笑不答。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宗泐时为左善世,举道衍。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朱元璋发妻马皇后画像

在笔者看来,姚广孝与朱棣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正是因为朱棣早有了篡权夺位之心,而且这一心思应当已经在朱棣的心中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是因为不知如何掀起兵变而犹豫万分。姚广孝的到来让朱棣看到了希望,也正是因为姚广孝为朱棣谋划了一份夺权的战略,才让朱棣真正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其实早在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储君之时,朱棣就已经十分不满。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明显也有着合法的继承权。但朱元璋却不顾朱棣的感受执意册立朱允炆为储君,这就为后来的兵变埋下了伏笔。当然,不是说朱元璋不可以立朱允炆为帝,毕竟他才是当时握有皇权的人物。但是朱元璋完全可以在自己死前就对朱棣的势力进行削弱,以免将来会发生皇位争夺战。所以说,这也是朱元璋的一大失误。

明初藩王势力分布图

辅佐朱棣做兵变准备

公元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城驾崩,皇位顺理成章落在了朱允炆的头上,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建文帝刚刚继位就着手开始削藩,很明显,他已经意识到这些藩王未来将是他最大的威胁。同时,建文帝登基后也必然会削藩,这是他强化中央集权的必经之路。如果藩王不除,那自己在行使皇权时要遇到极大阻碍,到时想要削藩就很容易激化与藩王之间的矛盾。

但是,建文帝太过心急,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根除来自藩王的威胁。然而削藩一事绝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缓缓施策。即便是汉武帝,也没有直接剥夺大批诸侯的封地和爵位,建文帝又何以能和汉武帝相比?

永乐帝朱棣画像

果不其然,建文帝的削藩运动很快就引起了其他藩王的恐慌,都担心自己的封地和爵位遭到剥夺。此时明帝国境内势力最大的藩王就仅仅剩下了燕王朱棣,所有人都知道,建文帝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在这一背景下,姚广孝向朱棣建议先下手为强。与其坐等被建文帝夺权,不如抢先发难夺取皇位以求自保。《明史·列传·姚广孝》中曾记载:

"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夺诸王。周、湘、代、齐、岷相继得罪。道衍遂密劝成祖举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乃进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决。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密甃翎甋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

建文帝朱允炆画像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姚广孝好似不是一名僧人,而是一名政治家。在他看来,只要能够辅佐燕王建功立业,自己也就能够青史留名,而并不在乎百姓是否会因战乱而遭殃。

在朱棣忙于应付建文帝派来监督他的官员时,姚广孝则暗地里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为了不被建文帝派来的官员发现,姚广孝还在燕王府的地下修建了密室用来遮挡兵器的锤炼声。明代初期的藩王虽然有着封地的兵权,但仍然需要在得到中央朝廷的授权才能够调动兵马。也就是说,藩王之兵其实是朝廷之兵。但是,有一些特殊的藩王是可以在不经过朝廷批准的情况下直接调动兵马的,比如宁王和燕王,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封地临近边关,需要及时对少数民族的侵略做出应对。如果在面对入侵时还要上奏请求赐予调兵权,那基本上就失去了战争的先机。

燕王朱棣虽然有调兵权,但建文帝已经派遣了专门来监视他的官员,这就等同于是特派"钦差"。这些官员在燕地可以代行皇权,也就是说,在没有得到这些官员的同意下,即便是外敌入侵,朱棣也不可以调动燕地的军队。而且这些官员对于兵库内的武器数量都已经经过了详细调查,定然也派人对兵库严加看管,所以朱棣和姚广孝只能通过私铸兵器的方式来为后来的兵变提供基础。

宁王朱权画像

靖难之变中坐镇北平,镇守后方

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即便姚广孝隐藏的再好,也终究有可能被他人发现。当时燕王府属官,左护卫百户倪谅注意到了燕王府的异常。为了讨取建文帝的欢心,于是将燕王谋逆的消息密奏给了朝廷。建文帝得到消息后即可命燕地附近的朝廷势力暗中抓捕朱棣,但这一消息却被执行任务的都指挥使张信泄露给了朱棣。考虑再三,朱棣与姚广孝决定提前起事,靖难之变正式爆发。

为了师出有名,避免被朝廷挂上"篡位谋逆"的罪名,朱棣选择以"靖难"为口号向中央朝廷发起全面进攻。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对藩王大行分封之时曾经指出"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这便是"靖难"的来源。《明史·列传·姚广孝》中曾记载:

"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道衍辅世子居守。其年十月,成祖袭大宁,李景隆乘间围北平。道衍守御甚固,击却攻者。夜缒壮士击伤南兵。援师至,内外合击,斩首无算。景隆、平安等先后败遁。成祖围济南三月,不克。道衍驰书曰:"师老矣,请班师。"乃还。复攻东昌,战败,亡大将张玉,复还。成祖意欲稍休,道衍力趣之。"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在笔者看来,朱棣之所以没有携带姚广孝同行,并非是姚广孝不懂军事。首先,朱棣本人驻守燕地多年,精通兵法谋略,用兵更是信手拈来。对于他来说,有没有军师都没有太大影响。其次,朱棣在起兵之前就已经意识到此战凶多吉少,毕竟他将要以燕地一军抵御朝廷的兵马。虽然明廷直接掌控的兵马并不多,但是建文帝可以通过发布勤王令召集天下兵马入京勤王,到时燕军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是,因为建文帝的削藩之举,早已经让各地藩王寒透了心。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响应勤王令的藩王屈指可数,而他们手中的军队也都不如燕军的数量和战斗力强,所以这也是朱棣最大的胜算。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命姚广孝辅佐燕世子朱高炽镇守后方,也可以为自己提供一条后路。一旦作战不利,进攻的局面被扭转,朱棣还可以率兵退回北平。至少能够在危机关头不至于失去立身之地,将来也可以选择与朝廷分庭抗礼,继续寻找颠覆建文帝统治的机会。

燕世子朱高炽画像

结语

姚广孝为朱棣和靖难之变的成功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一点从朱棣夺取了皇位并对姚广孝的态度就可以清楚看出。公元1403年,朱棣改年号为永乐,随即就敕封姚广孝为太子少师,并赐予他上朝议政之权。同时,二人私下依然经常见面议事,而朱棣从不直呼姚广孝大名,而是尊称为少师,足可见朱棣对他的尊重和依赖。

不仅如此,在朱棣率燕军主力出征之时,李景隆曾经率兵将北平城团团包围。此时城中多以老弱病残,无法抵御朝廷之师。在这种背景下,姚广孝运筹帷幄,亲自指挥将士登城作战,为朱棣回援争取了大量时间。也正是因为姚广孝,朱棣才不至于失去最后的立身之地。此时的世子朱高炽也尚在城中,姚广孝在保卫北平城的同时也保住了朱棣的"太子",可谓是功勋卓著。

在随后的时日里,姚广孝不仅继续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还肩负起了教育皇太孙朱瞻基的任务。可以说,后来出现的宣德之治也与他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姚广孝死后,朱棣特赐他荣国公的爵位,这在明朝历史中绝无仅有,而姚广孝也成为惟一一个进入宗庙的僧人。


参考文献:

1. 《明史·列传·姚广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