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海龙王V 2019-01-17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平生不修善果,偏爱杀人放火。《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位伟烈佛陀鲁智深,虽然是个花和尚,但经历了梁山聚义、征讨方腊后,也大彻大悟,可见,佛家顿悟,可在寺院、可在沙场,也可以在庙堂。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僧侣作为造反的主力军、王朝的设计者,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史称“黑衣宰相”——姚广孝。

身如菩提树

姚广孝,长洲人,幼名天禧,家中累世从医,祖父与父亲积善从德,悬壶济世。可以说,姚广孝的家庭就如菩提一般,普救世人。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汉高祖刘邦看到秦始皇,说出一句:“大丈夫当如是也”,姚广孝幼年了解到元朝国师刘秉忠的事迹,心中也埋下了一颗起于庙堂,展于天下的种子。

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潜心苦读,一边学习儒家经典,一边参悟佛家智慧。云游天下之际,很快便成为了著名高僧。

盛世豪杰走四方,有志不在守庙堂。姚广孝挽起僧衣,走向了大明朝的煌煌盛世,也走向了他的宰相人生。

心如明镜台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姚广孝被明太祖朱元璋征辟入京,“诏通儒书僧试礼部。不受官,赐僧服还”。简单的来说就是没封官,给了件衣服,送你回家。直到经僧录司官员推荐,姚广孝才入天界寺,得到僧官职位。就这样,姚广孝成为了一名基层的宗教人士。如遇真龙,自当随龙上天。姚广孝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作为精通儒道释三教的精英和尚,他是一定不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而此时,机会来了。

太祖高皇后病逝,朱元璋遴选各地高僧进京为其诵经祈福,姚广孝再次被举荐入京。这时,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真龙,也是这条龙,让姚广孝付出了后半生的时间去辅佐,直到随龙上天,回首不见龙尾,留下了黑衣宰相的青史大名。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姚广孝在京祈福之时,遇到了当时还是燕王的四皇子朱棣,两位历史人物的碰面,碰撞出了历史的火花。两人相遇,相谈甚欢。一个是渴望功成名就的和尚,一个是按耐不住野心的帝王,正如刘备遇诸葛,苻坚会王猛,一句话:如鱼得水。

随即姚广孝便将自己这百八十斤卖给了朱棣这个识货之人,跟随朱棣前往了封地北平,开始施展他的造反才华。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开创明朝江山的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听从了老师黄子澄的意见,开始进行削藩。一时之间,诸王心惊胆战,周王、湘王、代王、岷王、齐王相继被问罪,废除封地。

在诸多藩王均被问罪削藩之后,建文帝终于对朱棣动手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对燕王防范措施。建文帝宠臣齐泰将燕王使者下狱,密令张信抓捕朱棣。肘腋之患,猜忌之艰,生死之时,一触即发。

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姚广孝直接密会朱棣,劝说朱棣起兵造反。但综上所述,朱棣几乎毫无优势,北平被朝廷控制,周边又有大军虎视眈眈,而且自己起兵,无名无分,只能落得个乱臣贼子的荣誉称号。

王爷问了一句:“如今民意都支持朝廷,奈何?”和尚曰:“臣只知天道,不知民心。”只要心中方向已定,管他外面风言风语,放手一搏便是了!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姚广孝开始为朱棣推荐相士,让朱棣在宗教层面上获得自信,并帮助他暗中拉拢朝廷军官,勾结部队,打造兵器,为造反大业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

直到1399年的夏天,朱棣终于决心起兵。暴雨倾盆,王府的青瓦坠地,众人瞬间变色,难道是上天示警,还是我朱棣命中注定做不得天子?姚广孝急中生智,“此乃吉兆!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朱棣装疯麻痹张昺、谢贵二人,将其擒杀,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终于夺回了自己的大本营。后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在朱棣迷茫、自卑、畏惧之时,姚广孝坚持为朱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助力,心如明镜般的为朱棣铺设好了未来的道路。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靖难之役,开始了。

时时勤拂拭

经过三年的艰苦征伐,燕王朱棣成功攻入南京,夺得天子之位。但胜利者的胜利之路永远不是平坦的。

在这三年靖难里,朱棣遭遇了无数的困难,而姚广孝则起到了异常关键的作用,为朱棣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是运筹帷幄。姚广孝为这造反大业做足了准备,从练兵到武器、从战机到将领,姚广孝多次为朱棣建言献策,在诸多关键时刻提供了十分正确的战略方向。

二是协调后方。在朱棣开赴南京,攻城略地之时,姚广孝留在了北平辅佐朱棣的儿子,多次筹措粮饷、保障后方稳定,为朱棣巩固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三是紧握战机。在朱棣攻取东昌(现山东聊城)不利,大将张玉阵亡之时,军队士气低落,主将进退两难。姚广孝直接指出批亢捣虚,趁机南下,夺取京城的战略,这一战略部署直接导致了建文帝朝廷的全面崩溃。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靖难之役战略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一个有大志向、大抱负的君主,一个有着萧何之能、张良之才的僧官,一前一后的合作,奠定了靖难之役的成功。

莫使惹尘埃

朱棣成功入主京城,登上了九五之位,这时,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

朱棣以姚广孝为靖难功劳第一,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姓为姚,赐名广孝。从此,朱棣每与广孝交谈,都称呼其为少师,从不直呼其名。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为何又“迷恋”官场?

姚广孝与朱棣

朱棣又命姚广孝蓄发还俗,娶妻生子,并赐府邸宫女,一一被姚广孝拒绝。这位黑衣宰相,上朝时穿朝服,退朝后着僧衣,每晚也只是住在寺庙里。

因为他知道,他一直是一个和尚,从前是,以后也是。功名利禄,权力抱负,改不了他的初心。

但凡久在贫苦、渴望富贵的人,一旦遇上锦衣玉食、高官厚位,大多会沉迷其中,或贪赃枉法、或党同伐异。但是这位和尚却真正做到了“莫使惹尘埃”,时时刻刻拂拭着自己的内心,不让世俗欲望所玷污。

笔者认为,姚广孝的一生,做佛陀是不贴切的,做和尚是优秀的,做宰相是完美的。

明朝思想家李贽曾言:“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生养息,遂至今日,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平定乱局,开启盛世,这位黑衣宰相的一生,恰如佛祖顿悟一般,寺院可成佛、沙场可成佛,朝堂,亦可顿悟成佛。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姚广孝在北平去世。明成祖听闻后,“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用自己的悲伤缅怀这位优秀的黑衣宰相。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普通人无法做到六祖慧能物我两忘的境界,但坚定信念,初心不改,却是我们应该追求和思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