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书记蓝绍敏坚定论断:怎么搞好产业链?建立“链长制”!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20-08-19

近期,产业链链长制全国风行。我们注意到,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产业链工作。要建立“链长制”,施行“八个一”工作模式。为此,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整理了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对产业链的重点论断供大家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蓝绍敏:建立“链长制”,施行“八个一”工作模式!

要高度重视产业链的研究、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的安全、产业链的做强。贯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产业链;贯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锻长板”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产业链;贯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产业链。推进产业链工作要坚持“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分批推进、全面布局”的基本原则,重点打造生物药、医疗器械、光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高端纺织、钢铁新材料、智能设备制造等十条产业链。

要以产业链为切入点和工作抓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创造最好产业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安全,推进产业做大做强,推动苏州“一号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更好发展。同时,要注重从全市域角度推进产业链研究。

要建立市领导挂帅产业链“链长”机制。建立健全“八个一”工作模式,即:一条产业链“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一个研究院、一套运行机制、一群龙头企业、一个产业联盟、一批服务平台”,形成工作合力。

要实施产业链培优做强行动、产业链自主创新行动、产业链要素保障行动、产业链服务提升行动、产业链替代攻坚行动、产业链柔性拓展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02蓝绍敏:产业链“六个围绕”思路

我们在推动产业链发展上形成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高度契合的“六个围绕”产业发展思路,以此推动苏州实现从高速度发展标兵向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华丽转身。

围绕产业链做强产业链。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抓关键企业招商,苏州支持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横向联合、纵向整合,“一事一议”精准扶持,切实提高垂直整合程度,让产业链一通到底、强而有力。苏州已经着手“产业大脑”建设,深化挖掘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建设“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的产业集聚大数据云平台。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产业链上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环节的攻关,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解决好研究“最先一公里”和市场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目前苏州正在大力推进姑苏实验室建设,构建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同时,苏州对引进诺贝尔奖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给予重点支持;对创新型企业,推出了系列鼓励政策。

围绕产业链配置资金链。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深化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活水为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通经活络、舒筋活血。苏州在全国率先发布了苏“惠”十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满工满产。

围绕产业链部署服务链。瞄准重点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更多的载体,构建更优的生态。蓝绍敏代表介绍,在5月18日举行的产业链云对接活动上,苏州首发“苏州产业链全球合作对接图”,以1万家产业链重点企业为基础,建立产业链供需数据库,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产业链对接平台。无论企业需要普通零件、精密仪器,还是高端设备,都能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围绕产业链谋划替代链。既立足于国际大循环配置自身产业链,实现要素配置最高效,同时积极布局极端情况下,最高效率在国际实现多边多元替代配置、最大限度在苏州及省内和长三角实现替代配置,提高内循环的能力、小循环的活力、微循环的动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保证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在苏州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

围绕产业链拓展柔性链。推动供应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柔性制造当中生产线和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苏州是首批5G网络国家试点城市,正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着力培养“双化融合”龙头企业、基础共性互联网平台企业、细分领域领先企业,推动苏州制造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转变,让现有生产设备有更多的柔性转换、生产线有更多的功能拓展,让企业适应市场反应更快、应对挑战能力更强。

苏州将全力营造最优的产业生态,让企业做自己“该做”的事,让政府做企业想做但“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做产业链的倡导者、支持者、维护者、守望者,通过建立“链长制”等制度,强化对资源和要素的组织协调,研究出台更为精准的产业政策。通过不断补链、强链、延链,提高产业垂直整合程度,增强产业关联性、集成性,让产业链真正强起来。

03蓝绍敏:产业链,宁脱一层皮、不松一口气

要充分看到工业是苏州应对挑战的底气,但“支撑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我市工业正面临着全球产业分工秩序重构和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的“双重机遇”,传统动力逐渐衰退和新兴动能驱动不足的“双重压力”,历史积累问题尚未消化和当前外部环境影响冲击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既要抓当前,也要抓长远,要咬定目标,“宁脱一层皮、不松一口气”。

从当前来看,非常之时要扛起非常之责,以工业增长的逆势上扬把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节奏“拉上来”。

★要抢抓全国两会新政策下的新机遇,积极关注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走向,结合实际找准发力点,用活用好政策。

★要追求工业投资高速度下的高质量,瞄准“1544”目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及时打好政策“补丁”。

★要给予市场主体强压力下的强信心,解决政策落实不到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

从抢抓机遇的角度,非常之势要拿出非常之举,以“六个围绕”的思路让苏州产业链的独特优势“突出来”。

★要在国内区域经济地理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持续放大优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抓住用好新一轮区域布局调整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放大我们制造业门类齐全、垂直整合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政策支持。

★要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波动的变局中向高端攀升,积极推广企业“上规列统”等做法,在保持产业链完整性的基础上,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要加强产业链对接,把握规律、创新举措,在围绕产业链谋划替代链、拓展柔性链等方面取得更大实效。

★要在把握全球产业变革的客观规律中推动苏州产业的持续升级,苏州产业基础雄厚,在车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把苏州真正的优势想明白、让核心的优势更巩固、把发展的优势树起来。

从立足长远的视角,非常之任要具备非常之能,以一流的专业素养使苏州产业发展的战略谋划“强起来”。

出台的政策最没有“知识产权”,最关键的比拼是“内功”,是落实的能力、规律把握的能力和工作到位的水平。

★要解决发展哪些产业的问题,让苏州制造业长盛不衰。要深入思考研究我们的四大先导产业、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怎么持续推进;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层出不穷的新兴产业,苏州的优势、方向、发力点在哪里等问题。

★要解决攻坚什么技术的问题,让创新成为苏州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以开放推动创新、打造姑苏实验室、把产业链布局在产业链上等问题,不断深化研究。

★要解决怎么布局产业的问题,让制造业企业在最适宜的国土空间上梯次展开。划定100万亩产业用地红线既是转型的过程,也是空间调整、产业布局的过程,要加强相关问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