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基本思维方法分为三种:第一,描述性思维;第二,判断式思维;第三,设计式思维。人类的创新活动依赖于设计式思维。我们在教学中将设计式思维与平行思维这两个概念经常混合使用。事实上,无论是平行思维,还是设计式思维,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数千年来,统治人类思维的基本模式是判断式思维。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学者们将判断式思维形象的比喻为垂直思维。判断式思维(垂直思维)的思考过程有两个特点: 第一,分析。判断式思维(垂直思维)将一个复杂的情形分解为各个单独的部分,并且将它们与现有知识、经验和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得人们能够识别这些部分。 知识、经验和价值观构成了认知模式,人们只能通过已有的认知模式认识问题,所以人们常常"带着框框看问题"。在分析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挑选或利用我们已有的思维定势。这样,人们的创造力就受到了局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只能看见它准备看见的。于是,人们难以看见解决问题其他的可能性。 第二,逻辑思考。判断式思维(垂直思维)使得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问题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纵深挖掘。一方面,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可以应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迅速发现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按照既有的经验路线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这样做的弊端是人的思维被局限在原有的逻辑链或逻辑框架之中,从而无法摆脱该问题的逻辑性的专制,无法发现解决问题第三替代方案。 垂直思维的优点与缺点 垂直思维的优点是比较稳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考方向。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描述"是什么"。第二,化整为零--对复杂的情形进行分析。第三,利用原有的思维定式、知识、观念、结构和感知,迅速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第四,使用逻辑链进行"非此即彼"的评价和判断,从而明辨是非。 然而,在现实中往往一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评估这些答案难以用对与错来下结论。同时,信息分析或问题分析不会导致创意产生。 人类需要开发其他思考模式去拓展思路和寻找创意。于是,平行思维(水平思维)就变成了当前最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平行思维与垂直思维的区别 “平行思维”意指进入旁边的路径,从而在不同的模式中进行转换,而不是像垂直思维那样沿着既定的路径一直走下去。 具体来讲, 平行思维与垂直思维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 垂直思维:关注"是什么"。 平行思维:关注"可能成为什么" 。 垂直思维:批判式思考。 平行思维:建设性思考。 垂直思维:产生非此即彼的观点。 平行思维:相互冲突的观点被兼容。 垂直思维:导致判断、质疑、争论。平行思维:聆听、理解、设计和创造。 平行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认知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当人们使用平行思维时,便能够跳出原有的认知模式和心理框架,打破思维定势,通过转换思维角度和方向来重新构建新概念和新认知。平行思维涵盖了以下思考方法:水平思考法、侧向思考法、横向思考法、逆向思考法。运用平行思维,能够拓展人们的视野,促使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建设性思考,使人们看到解决问题的更多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