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讲案|第三篇八佾之第22章

 泪眼问花华不语 2020-08-19

八佾之第22章

原文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很狭小嘛。”有人说:“管仲俭约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田产家邑,各处职事专设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俭约呢?”

又问:“那么管仲懂礼吗?”孔子说:“国君殿门前设立照壁,管仲大门前也设立照壁。国君设宴招待外国国君,厅堂设有放置酒杯的筑台,管仲也有这样的筑台。如果管仲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呢?”

探究

孔子为何说管仲“器小”

本章为管仲去后百年,孔子评说管仲。

《集注》说:“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齐桓公元年,管仲任齐相。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曾辅佐齐桓公纠合诸侯会盟,尊奉周天子,天下安定,不受夷狄侵扰。《谷梁传》载“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史记》载“兵车之会”三次,“乘车之会”六次。

《管子·小匡》说:“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孔子却说:“管仲之器小哉!”诚为“大器”的管仲,在孔子眼里“器小”,故这段话很有意思。

《邢疏》说:“此章言管仲僭礼也。”有人问,管仲是否俭约。孔子颇有微词:“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管仲“三归”历代多歧见,一说三房正妻,诸侯娶三姓女(其时还有同姓妹妹陪嫁之俗),管仲亦娶三姓女。见《包注》:“三归,娶三姓女也。一说三处采邑,齐桓公赐管仲“三归之家”。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桓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一说三成市租,市租取之民,本归公室,管仲取三成。见《管子·山至数》:“民曰:‘无币以谷。’则民之三有归于上矣。”一说三归之台,又指藏货财之府库。见刘向《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详考古籍,今取采邑说,即三处田产家业。俞樾《群经平议》:“其家有三处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则载:“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今夫子亦相寡人,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岂不可哉?”《晏子春秋》所载史话或可为佐证:齐国大夫晏婴因老请辞封邑,齐景公不许,说:“从前我先君桓公时,有管仲为齐国忧劳,临身老年长,拿三归赏赐他,令恩泽惠及子孙。现在先生也辅佐我,我想要赐封先生三归,恩泽答至子孙,难道不可吗?”晏婴坚辞不受。

管仲“三归”,周秦时并无疑义,自汉儒而启异议。其实,孔子看不惯的是管仲如此奢靡豪费,家业富有三处,各处设职事有专人,又从不兼职,家臣本可身兼数职,不让兼职,家臣便多,故说管仲不得俭。当然,还有一说,“官事不摄”是说对公家的事很吝啬不资助。

管仲还让孔子看不惯的是,不知礼。“树塞门”好理解,犹今照壁,立于门前以隔内外。“有反坫”,同样是逾制。反坫,为厅堂内设土筑之台,诸侯宴会,用来放置酒杯。犹如今日吧台。《皇疏》:“筑土为之,形如土堆。”《邢疏》引郑曰:“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胙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于坫上。”邢昺有所解释:反坫,为放回酒爵的台子,设在房屋正厅中两根大柱间。正厅所在,为举行大典的地方。若与邻国举办盟会,有那些献上祭肉的礼仪以及再行饮酒,饮酒完毕就各自将酒爵放回台子上。《正义》引金鹗《礼说》:“是大夫不得有反坫,今管仲僭为之。”周制,反坫为君主能设。管仲僭越,也设有反坫。

管仲“树塞门”“有反坫”,做派俨然,不过是家门前设有大照壁,厅堂设有吧台。由此反观,周礼设计之繁琐至微至细而等级鲜明。孔子事必循礼,且以礼观君子,故说管仲不知礼。

管仲一不得俭,二不知礼,故孔子视其为“器小”。但又不止于此。从孔子列举管仲无礼之事“树塞门”“有反坫”来看,管仲僭越尚有分寸,不像鲁国三桓突破祭祀规制。至于“有三归,官事不摄”,与管仲爱财个性及治国方略不无关系。

管仲为政治奇才。齐僖公死,太子诸儿立为襄公,襄公被弑,齐国无君,管仲所辅公子纠、鲍叔牙所辅小白争相回国为君。管仲轻骑引弓狙击先行出发的小白,小白装死躲过此大劫,先回齐国而为齐桓公。管仲后经鲍叔牙举荐为相,成就齐桓公霸业。后齐桓公不听管仲临终之谏,用易牙、竖刁等,酿成身死“虫流”之祸。

对管仲业绩,孔子仍给予了充分肯定:“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都得匡正,百姓至今还享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头发披散,衣襟左掩了。”这里说管仲“器小”之事,一言蔽之,或特指管仲喜财富、图奢靡。

管仲为国相,治国“与俗同好恶”,重开源而不事节流,致奢靡之风兴盛。而这或许是姜尚立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的发扬光大。故司马迁说:“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史记》)或者齐国其时诚然国富使然。管仲甚至以官办名义开设“女闾”,比雅典早半个世纪,被称为“官妓之父”。今日言之,当然有个伦理道德问题。

管仲精明但不厚道,这在他与鲍叔牙一起经商时就已现端倪。管仲执政,提出“利出于一孔”(《管子·国蓄第七十三》)的国策。一孔,指驱民耕战一条途径,强国而弱民,也见管仲少仁。从这一点来说,孔子的“器小”之说倒是很准确。“孔子小(贬低)之”,无他,概因其人品。

或说,管仲推行霸道,孔子崇尚王道,以故孔子说他“器小”。此说不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