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慢教笔记三∥伤寒六经传变框架

 有缘者可网诊 2020-08-20

​《伤寒论慢慢教》笔记三

伤寒六经传变框架

一、太阳经受邪

1. 太阳经受邪,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受到邪气的攻击。

2. 邪气随着病毒品种的不同,或者受到邪气的方式不同,有不同的可能性。

3. 桂枝汤证,人的卫气受了风邪,风邪的能量是兜圈圈的,皮肤表面是松的,人还可

以流的出汗,害怕吹电风扇,脉浮缓。

4. 麻黄汤证,人的营气受到寒邪,寒邪垂直皮肤钻入身体,所以毛孔会紧闭,流不出汗,怕冷,脉浮紧,还可能会关节疼痛。

5. 大青龙汤证,风气和寒气被包在身体里面,体痛,怕冷,里面郁积了排不出去的热邪,手脚烦躁,心烦,口干,眼睛干,嘴巴干,鼻子干。

6. 葛根汤证,先流汗很多,身体津液不够了,然后又感冒,(比如海边游玩之后吹冷气)。皮肤表面有燥热,灼热的感觉,就是平常说的热感冒。葛根汤帮身体排出风气和寒气之外,还补充了津液。

7. 小青龙汤证,平时身体水代谢不好,肺里面有湿冷的水气,然后感冒,会发生湿哒哒的咳嗽声。小青龙汤可以帮助把肺烤干。

8. 麻杏石甘汤证,平时肺很干,里面有郁热,然后感冒,会发出干干的咳嗽声。麻杏石甘汤可以清凉润肺。

二、太阳腑受邪

1. 是指邪气传到了膀胱这个具体的器官上。

2. 五苓散证,即蓄水证,排尿功能不正常。

3. 桃核承气汤证,蓄血证,由于膀胱发热,导致周遭的微血管的血被烧成干的瘀血,人会很激动,发疯,乱讲话。情况严重也会用到抵挡汤。

4.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邪气是是会从经络传到对应的脏腑的,除了以上的方剂,《伤寒论》的太阳病篇还讲述了其他各种感冒初期的并发症,和杂七杂八的小感

冒。

三、邪气传到阳明系统

1. 阳明系统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腑。

2. 白虎汤证,邪气攻击足阳明胃经,也就是邪气从营卫到达了肌肉,因为肌肉是产生热量和能量的地方,受邪气攻击的时候,人会发高烧,是一种能量饱满的发烧,出大汗,不怕冷,很怕热。脉洪大而坚实。

3. 承气汤证,邪气传入大肠腑,大便干在里面拉不出来,用承气汤把病毒从肠道内部拉出来。

四、邪气传到少阳系统

1. 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走在人体的侧面,贴到人的淋巴系统。淋巴系统也包含在广义的三焦里面。

2. 小柴胡汤证,胆经受邪的时候,会嘴巴发苦,头晕,耳朵像被蒙住一样,会有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发冷的现象。(因为中耳系统和下视丘受到干扰)。

3. 如果邪气传到胆腑,可以用大柴胡汤或者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来清胆腑。

五、邪气传到太阴系统

1. 前面讲的三阳经会传到腑,接下来的三阴经会传到脏。

2. 足太阴脾经管的是人的消化系统,受邪之后,人就没有消化能力。

3. 理中汤证,上吐下泻,肚子痛,不烫屁股的腹泻。

4. 四逆汤证,上吐下泻,肚子痛,下利清谷(拉出来完好的食物),代表肾阳不够。

六、邪气传到少阴系统

1. 少阴系统包括足少阴肾经系统和手少阴心经系统,这里的心不是实体的心脏,而是人的灵魂中枢,

2.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心肾系统受邪,第一人会变笨,第二扁桃腺痛,同时脉沉。

3. 真武汤证,邪气传入少阴脏肾脏的时候,肾阳不足,水代谢的机能挂掉了,尿不出来或者其他和水代谢相关的症状,人会嗜睡。

4. 朱鸟汤(黄连阿胶汤)证,少阴系统的心阴不足,半夜躺着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七、邪气传到厥阴系统

1. 足厥阴肝经是风木之气形成的能量,是把人的阴和阳粘合在一起的能量。具体在人体的部位,是肝和心脏连接起来的地方加上横膈膜,也是“膏肓”的部位。

2. 厥阴系统受损的时候,人的阴和阳会脱开。会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高热和寒泄交替出现。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

3. 当归四逆汤证,手指尖发冷发白,麻木。因为手指尖是人阴和阳交汇的地方,当归四逆汤是让人的气和血重新结合。

4. 乌梅丸证,又虚又寒又上火,乌梅丸用很寒的药和很热的药,把身体的阴和阳缝合起来。

八、总结

1. 以上讲的方剂不只能治疗感冒,也可以调理对应经络脏腑的功能。比如太阴区块是调理消化系统的方法,少阴系统是调理心脏病和肾脏病的方法等。

2. 《伤寒论》里面提到人生病要少喝水,少吃肥甘厚味,这样身体的能量就不会被浪

费到代谢多余的水或者食物上。

3. 从以上的框架感觉张仲景是怎样的人,学《伤寒论》要复制张仲景龟毛的个性,才有耐心陪他耗

一一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