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六经钤百病及《伤寒杂病论》的实用性

 昵称yOzIuWFC 2021-07-11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是学习中医的基石,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越发感觉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重要性,张仲景在自序里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其实这段话是有深意的,张仲景认为虽然不能把所有的病都治愈,但是如果能把他这套理论搞懂,对于所有疾病的病理都是能讲明白的,足够应付大部分疾病。后来越来越觉得仲景所言不虚,并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如下感悟性的总结。


1.六经辩证确实可以统治百病:
       中医的辩证方式多种多样,但六经辨证最为实用,从病理性质来讲,人类的所有疾病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人体的发病部位不外表、里、半表里三处,此三处的阳性疾病和此三处的阴性疾病合计六类疾病,也就是六种性质的疾病,三阳病包括:表阳证——太阳病、里阳证——阳明病、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三阴病包括:表阴证——少阴病、里阴证——太阴病、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这就形成了六经病。在这一框架下,所以病位的疾病当包含其内,所以可以在这个框架下辩证,就不会出现遗漏,这也就是《医宗金鉴》所说的不外阴阳表里间。著名医家柯琴、胡希恕、汤本求真等都持此观点,可遵之。

2.《伤寒杂病论》诸方证随处可见
       有人说伤寒杂病论就那么些方子,在临床上学会了也不够用,其实在临床中可以发现,六经症候和六经诸方证基本随处、随时可见,像大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桂枝汤各加减方等方证更是常见,只要是在六经框架下指导辩证,就会发现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六经病进行解释和指导治疗,伤寒杂病论确实就那几百个方子,但是疾病的发生和表现,并不具有单一性,往往二经、三经表现兼而有之,所以合方的应用非常普遍,几百个方子在合病是的互相配合,就由几百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新生方案,覆盖率还是很高的。

3.《伤寒》方只可以治伤寒、《金匮》方只可以疗杂病的观念是错误的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和各种方证,是通过在人体的各种表现而进行的归纳性总结,所有的临床表现作为证据,被《伤寒杂病论》进行了集合性、关键性的总结,而形成了各种证,各种证又因为关联性而形成六经病,《伤寒杂病论》已经写了两千年了,其内的各种方证现在仍然非常常见,可见当时的人们对于这种症状的分析以及各种症状的关联性是有深入研究的,对各种证进行了非常严谨而准确的概括性的总结,不管何种病因,只要患者出现这种症候,就可以用符合该方证的处方进行治疗。

4.很多后世方可以补《伤寒杂病论》之不足,但仍可用六经辨证思维指导其应用。
       很多在其他辩证思想下创立的方剂,比如脏腑经络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完全可以用六经思路指导应用,比如藿香正气散,外散风寒、内化寒湿,其证候按照六经辨证可以总结为太阳与太阴合病,藿香正气散在六经框架下指导使用,还可以大大扩展其使用范围。这是一种反向思维,目前有很多医家运用六经辩证思想进行时方六经分型的探索,丰富了六经辨证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