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古稀老人赵 2020-08-20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一条街,一个区,再到一座城,小店的身影无处不在。而正是这不起眼的小店,才烘托了城市的烟火气。

位于大栅栏区域的杨梅竹斜街,正逐渐变为一个网红打卡地。小编最近到这里逛了逛,经过探索创新旧城改造,现如今在这条街上,已经有不少具有文化气息的小店,穿插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氛围,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现如今这般文艺,谁可想到,以前这条胡同主干道都是土路,路两侧都是一些低端业态。2010年后,北京市发改委选取杨梅竹斜街作为保护修缮试点项目,对街区进行改造,目前已经全部铺成了地砖,同时对有历史特色的墙体进行保护修缮,引入了一些文创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的门店。

进入杨梅竹斜街数十米,可以看到北京济安斋书店,这是一家具有杨梅竹斜街的历史基因,又是更新计划的经典案例。这家店原本是一家药铺,后来售卖医药类书刊和文具,但整体经营不是很好。随着杨梅竹斜街进行更新改造,北京济安斋书店如今被改造成书店、咖啡及博物馆为一体的门店,成为了该条街区的一处打卡地。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非遗文化也是杨梅竹斜街的一大特色。小编走访时看到,杨梅竹斜街 19 号老北京兔儿爷是一家经营北京民俗商品、传统老北京工艺品的小店。店主张忠强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承人。他介绍,这间门店虽然仅有11平米,但不仅兼具产品售卖的功能,还承载着对兔儿爷文化进行传教的功能。“自从街区改造之后,年轻人、外国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这使得北京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位于杨梅竹斜街 35 号的采瓷坊已经进驻该胡同有七八年时间了,自2013年入驻杨梅竹斜街后,采瓷坊的收益率也在逐渐上升。采瓷坊设计师介绍,随着街区的改造推进,店铺客流量逐渐增长约30%,工作日每天入店的客流约四五十人,周末客流日均100人。

这离不开政府对小店的各种扶持。例如,通过对胡同的改造,一些公共区域可以免费提供给店铺,为外摆、做宣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杨梅竹斜街的租金在同区域内算是比较低的,相当于周边其他门店租金的六七折。尤其疫情期间,租金还有减免。

正是因为各种类似上述的小店不断进入了杨梅竹斜街,这条胡同的特色定位才日益突出。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杨梅竹斜街目前拥有15家此类的文创、特色小店,多为30-50平方米。为加大引入符合胡同定位门店,政府会对门店进行租金上的优惠政策,并进行多样的传播。很多文创小店或手艺传人对于线上线下渠道的传播没有太多经验,政府在这些方面都可以支持。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实际上,杨梅竹斜街只是西城区大大小小胡同改造的缩影。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方面介绍,杨梅竹斜街的原著居民较多,改造初期,采用将居民、社区、在地商家等多种主体联合起来共同改造都方案,包括在统一的风貌保护要求下,鼓励居民、商家自我改造,特别是对前期腾退形成的非完整院落的改造;此外,胡同还将继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区公共空间、公益服务设施;同时,挖掘本地文化再生,打造社区生活配套服务业。从而提升居民和社区的区域建设意识。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据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城区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居民密度相对较高。目前西城区小店规模大约在3000-4000家,而且相对集中。“小店经济只有跟老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才具有人气和烟火气。”该负责人说,对于西城区内小店分布不太均匀的地方,还需去补充和优化一些,把小店真正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

打卡杨梅竹斜街,治愈了老北京多年的胡同情节

当然,并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文创小店的布局。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积淀,西城区的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积淀非常丰富,同时不同区域的特色相对分明。例如马连道主打的是茶叶茶艺的展示,恭王府区域则展现的是皇家文化。

“西城小店的品牌化、连锁化及规范化已经达到70%左右,未来还应有进一步的提升。”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接下来西城在小店经济方面的发展,该负责人表示,小店经济的核心是需要符合西城区工作定位,让商圈、街区“静下来”。通过降低人口密度、降低建筑密度等举措发展“静美西城”,要让小店具有文化、展示、拓展、商业等功能,而不再是吵吵闹闹。同时,要减少区域旅游小店,例如烟袋斜街,跟旅游相关的商业店铺要逐步进行调整,降低同质化的商品和门店,给予消费者的街区舒适感。此外,随着数字发展,小店要通过线上渠道拓展新领域,这样才能提高商业经营面积的效益。

虽然目前西城区的小店经济有序推进,但如何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仍需探讨。相关负责人指出,发展小店经济的同时需要突出西城特色,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便利化。同时,小店正好是商圈的有益补充,它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比较小,所以跟居民的生活结合更加紧密。

有商业研究人员表示,小店实际上既是一种商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此类业态特别容易在旅游地区,或文化街区等具有特殊属性的街区聚集,呈现文化多样性的小店。当小店自发形成特色区域之后,可与周边商圈形成互补关系。从目前北京的发展来看,一般小店连接着大型商圈,正如杨梅竹斜街,紧邻大栅栏、前门商圈;南锣鼓巷紧邻地安门商圈;王府井步行街上的门店链接各大大型购物中心等。所以这两种业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矛盾,小店如果能够跟商圈结合起来,对于消费者而言反而能增加体验感。

不过,也有商业人士指出,当小店形成聚集性街区后,需要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物业方出租给个人之后导致的乱象经营。

对此,有企业高管指出,小店经济长期运营的话可能会出现不够规范或技术难以跟上等现象。因为小店的发展就是为了吸纳更多的从业者进入商业领域,需要专业的服务和后台技术支持。所以,如何让小店更加规范和现代化是市场关注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