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保时代,基层医疗该如何发展?

 细雨微风s 2020-08-20
大力支持基层医疗才是医保结余的釜底抽薪之策。

 


随着医改步伐的加剧,继合作医疗与医保合并后,又将药品采购与付费权交到了医疗保障局。而这一切的改革举措都预示着医疗行业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医保时代。

 

医保时代的到来,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们面对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吃紧的现实,应当重新定位基层医疗、发展基层医疗,进而用最少的价格解决百姓看病的最大问题。

 

笔者从事基层医疗一线工作及管理工作多年,对于以上问题有自己的体会。“医保时代”,基层医疗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首先,给基层足够的编制。有编制就会有人,然后从治疗和用药上放开基层医疗手脚,让基层的医生可以大有作为。

 

给基层医疗机构足够的编制和人,基层的编制不随基层的人员而流动。定岗定编,也就是说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那么这个编制就属于你的,你如果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那这个编制就是属于在那个岗位上工作人的。

 

而给编制的数额应当打破以前的法律和文件规定。最近两年基层医疗都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不知有没有人测算过,按照优质行的工作要求设岗,基层应该设多少岗?有多少岗就给多少编制。

 

有了编制就有了人,有了人还需要放开手脚,解放生产力。基层的医疗才能大放光彩,才能将病人最大限度的留在基层。放开手脚首先要放开的药品,基层医院除了基药外,非基药也要正常使用,将基药占比降低点,或者要求基药种数要不少于多少种,其他非基药能够合理使用的就去尽量使用。

 

而在医保报销方面,不要在限额总费用,更不要去纠结自费药品占到了多少,只要明确告知、患者同意,就算全部自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毕竟患者除了钱,更为看重的是怎么能解决自身的病患。

 

也只有将病人最大限度的留在了基层医院,医保的资金才会最大限度的结余。我们国家医院级别不一样,收费标准就不一样。当然看病的医生也不一样,因此也就出现了同样的一个阑尾炎,在乡镇卫生院几百块钱,在县级医院两千多块钱,在市级医院就成四千多块了,甚至于听说在省级医院有七千多块的。如果阑尾炎都在卫生院解决了,那医保能节省多少钱呢?所以大力支持最基层的医疗才是医保结余的釜底抽薪之策。

 

其次,重新定位医疗机构功能关闭三甲医院普通门诊,将县级医院专科化,基层医院全科化,乡村医生家庭化。

 

重新定位医院的功能和定位,村医在基层医疗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是在规范化的前提下,作为群众的家庭医生,时长在家门口的医生,为其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等工作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群众也愿意去。而未来“健康中国”的治未病工作,将是他们的战场。

 

在防病失败的时候,就需要治疗了,而卫生院将承担最主要的治疗工作,能将绝大多数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当地解决,并对一些有难度,并分诊患者到专科的县级医院就诊。而县级医院则以专科为主,在某一科当中精益求精。

 

当然还有区域内的三级医院,我们将其定位为教学研究医院,里面的医务工作者按大学教师或者科研单位人员管理,只负责疑难杂症或者研究性的治疗。将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关停,将爱看病的技术性人才分流到专科医院,将研究性人才留下来教学、研究疑难杂症。彻底解决感冒挤三甲的现状。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