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说家风】树大自然直是自欺欺人:小时是歪的,长大也直不了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故事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家风故事!

关注


树立家风,是每一个“想明白的人”刻不容缓的任务

文/张建云

《道德经》开讲83天。

1、大方无隅

山西省有个高级领导干部叫任座,为人正直,公正不阿,在2400年前魏文侯的账下为官。

一日,魏文侯与几位士大夫宴饮。席间问大家,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纷纷拍马,尽是赞扬之语。轮到任座,说,大王您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攻取了中山国不封给弟弟,却封给儿子,您这是缺乏大义呀!

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借机快步离开。魏文侯余兴未消,接着又问翟璜。

翟璜是魏国的国相,推荐了西门豹当官,后来我们在课文中学到了《西门豹治邺》,还推荐了大将乐羊,乐羊勇猛善战,攻打下中山国,后来我们又在课文里学到了《乐羊子妻》。

翟璜回答说,大王您是仁德君主。

魏文侯经过任座的冲击,估计就醒了,便追问,你凭什么这样说?

翟璜说,微臣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

魏文侯当下就高兴,派遣翟璜去宣召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拜为上卿。上卿,相当于魏国政治局常委的级别了。

这个故事在《吕氏春秋》、西汉学者刘向编撰的《新序》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

任座,这种无偏无党的性格适合做纪检委书记。而翟璜却是一种外圆内方的为政智慧。正如老子所讲:大方无隅。

隅,是棱角。一个人高级境界的方正是不伤人的,没有棱角的。翟璜的方式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说话智慧,找到双方一个共同点加以赞美,规避两个人错误不谈。我们在生活里也可以借用。譬如夫妻吵架,丈夫吼了妻子,妻子觉得委屈大哭。此刻劝架人就应该这样对妻子说,他吼你是因为你在他心里最重要,一个男人到了憋闷的时候,不跟自己妻子吼,还去跟别人吼吗?然后再与丈夫说,你竟然吼你家媳妇,你媳妇在你心里有多重要啊,这样对得起人家吗?

在这里劝架人找到双方一个共同点:你在他(她)心里的重要性。假若,只站在一方角度劝解,可能会出麻烦。跟妻子说,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他对你吼,走,咱找一个不吼的人去!

温润的正直,智慧的方正,叫大方无隅。切记,切记。

2、大器晚成

大器,古时指贵重的器物,现比喻大才,大人物。也就是中国父母眼里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晚,不单指时间,而是长期的过程。想让我们的孩子成材,使其少年得志、出名要趁早,定是不行,而且是个致命的伤害。但等树大自然直也是自欺欺人,因为小时是歪的,长大也直不了。

咋办?

终身教育。

幼儿进行开蒙教育,中小学完成文化与素质教育,大学培育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走入社会还要进行职业教育以及自我人格的继续塑造。在家庭里,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家风教育亦不可或缺。

没有一个成功者不是终生学习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不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看人们是闲暇读书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玩手机。

《三字经》有这样的句子: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老泉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读书是一种生活幸福、走向成功的美好家风。正如苏洵,因为自己的发奋,也影响了两个儿子。这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苏洵年轻时候自持聪明,村里同学、同辈也不见得比自己高明。第一次应乡试举人,却不幸落第。失败之后,痛定思痛,深刻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

从苏洵27岁开始立志读书能看出,一个为人父亲的人在家里用心的读书,是可以影响到儿女的。我们不奢望有“唐宋八大家”的辉煌,但最起码可以逃离愚蠢、低贱的生活状态。

二十七岁似乎是个读书的分水岭。当今的我们,二十七岁恰好是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不久的日子,很多人因为走入社会的忙碌或者闲暇,而遗弃了读书。

如何是好?

只要坚持读书,我们的孩子大器、小器,大小都是器,早成,晚成,早晚终能成。此乃大器晚成。

今天的原文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张建云

著名作家、国学学者

天津市青年家风研究院 院长

微国学创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