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建云·说家风:《孟子》篇】一个孩子为了找个工作、混口饭吃而学习,基本都学不好

 微国学 2020-08-20

家风

家长变一念,孩子好十分

请听张建云国学家风课

关注

文/张建云

《孟子》开讲87天。

中国人都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但还有一位功绩不逊色于大禹的老先生叫后稷(jì),是中华民族的农耕始祖,赐给老百姓种子,教民耕种,拯救民众免受饥荒灭种之灾,也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果孩子们无法理解,您可以说,袁隆平够伟大吧?后稷比袁隆平伟大的多得多。

伟大不在于当代,而在于后世评说,孔子对于后稷和大禹给予动情的打CALL。

孟子曰: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当平世的意思是,世道还算平和,没啥战争。但老二位依然解决纷争,化解矛盾。一个处理了危害人生命的水患,一个开启了赖以生存的口粮,很多次从家门口走过,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很温馨,却毅然决然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能不伟大吗?所以孔子贤之。

孟子又列举了颜回。说春秋战国时期很乱,很穷,很无奈。但颜回在曲阜那条破旧的胡同里,力拒干扰,不问闲杂,渴了喝一瓢凉水,饿了吃个干馒头,连个外卖都舍不得叫。一心想学成圣贤拯救苍生,没有半分忧虑,一直快乐通达。所以,孔子给予动情的点赞。活着的人,被孔子如此赞誉的不多,真的不多。

孟子曰: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我经常分析,为什么有人干事创业,舍身为国;有人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有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人与邪恶殊死搏斗,没有一分惧色?

答案很简单:把单位事当成专自家事,把国家事当成自家事,把天下事当成自家事。如同孟子说大禹和后稷。大禹看到水患就如同老婆孩子被淹,后稷看到百姓饥饿就好比自己爹娘老子受饿。颜回亦然。用心学习,专心体悟,不分白天昼夜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清华北大混个好名声,不是为了娶个媳妇当个官,而是要以所学为救天下讨个说法。所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上!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当一个人为了很多人而学而做,就会生出无限的智慧和勇气。譬如沐风栉雨的历代先贤,力克痛苦,超越烦恼,终成大德。

所以,一个孩子为了谁,为了什么而学至关重要。只为了混口饭吃基本学不好,学不成。当然,这比连混饭吃都不知道的学生要强点。

格局决定高度,决定视野,决定位置,决定是否被人尊敬,被人记住。孟子做了一个假设,假如家里来人偷盗,危及老婆孩子和爹妈的性命,你去救吗?

当然。二话不说,投入战斗。不顾自己是否衣着整齐或者披头散发,什么帽子、外套,即便穿着睡衣我都得抄家伙就上!

孟子又问:假若是邻居家里人遇到危险,你还会不假思索,死活拼命吗?

您先别回答。我再问:假若是邻居的邻居,邻居的七大姑八大姨,你也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勇敢吗?

您不用回答,我替您回答了:救助人太多,性命只一条。我管得过来吗?

那么,基本就等同于社会、国家、民族、地球、人类,跟我都没关系。我还不如关门闭户,假装看不见的为好哈!

原文: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pi)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但问题来了,假若每个人都关门闭户,独享天伦,我们自己家被偷盗、抢劫和欺侮,是不是希望邻居帮一把,是不是希望社会推一把,是不是希望祖国拉一把?

既然是,我们为什么见到邻居有难避而远之呢?因为自己也是别人的邻居呀!

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有段广为流传的话似乎能解释我们的境遇:

在德国,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这就是孟子的担心,都把门关上了,最后每个人都被杀了。

让自己长大、成熟、有能力、有智慧、有德行,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让自己的家人长大、成熟、有能力、有智慧、有德行是第二位的。再然后,让更多的人长大、成熟、有能力、有智慧、有德行,是永恒的法则,永远的幸福。

譬如大禹,譬如后稷。

今天的原文是《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

《中国家风》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