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李小妃作品 | 爷爷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木沐读书

作者简介:李小妃,原名李丹丹,东北女子,现居大连,红娘子工作室签约作家。喜爱文学,热爱讲故事,曾在网络上写过多部小说。


(一)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东部的一个小城,叫宝清。我出生在距离县城很近的村子里,从小我就跟着爷爷奶奶住在那。

从爸爸这边来看,在孙子辈里,我是唯一的女孩儿,同时也是最大的。爷爷、奶奶、两个叔叔还有一个姑姑对于我的喜爱,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她都捞不着抱一下。可想而知,当年的我是多么幸福,家里完全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都把我捧在手心里当成珍宝一样的疼。

而对我尤其“溺爱”的就是爷爷。

从我有记忆以来,爷爷就已经不教书了,他和三叔一起种瓜卖瓜。不是我自夸,爷爷种的香瓜又香又甜,吃了一次就会觉得别人家种的瓜都不好吃。有些老主顾只认我爷爷这块活招牌,不认瓜。有一次爷爷病了,三叔去了那个市场,老主顾一看不是爷爷卖的,都不买。三叔一直说是一家的,瓜都是一样的,他们偏不信,一定要等爷爷推车出来,才买账。

那个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上什么。但爷爷总是想方设法让我尝到更多的好吃的,各式各样的都想让我试试。所以他每次都会在出去卖香瓜的时候,用自己卖剩下的瓜跟卖吃的的小贩做交换。

所以,我小时候最喜欢夏日的黄昏。每当日落西山,晚霞映着天空变得红彤彤时,我就会搬来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门口,托着腮翘首盼着爷爷回来。不管多累,爷爷总是挺直了腰板推着架了两个竹筐的自行车,只要一拐弯,我就尖叫着跑过去,踮着脚看看今天爷爷换回来的是什么!

今天是山楂糕呢,还是柿子饼呢?或者是糯米圆子?红果子?是什么呢?闻着香香的,怪诱人的,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无论我怎么踮着脚,双手也是只够得着竹筐的边沿。我还太小了,也太矮了,竹筐都能把我给装进去了!

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就会把自行车架好,然后把我抱起来放进竹筐里,让我一下子就能拿到里面的东西!

耶!太好了!是一小段香肠!这是我最喜欢吃的!我爱爷爷!爷爷万岁!

我坐在竹筐里欢呼着,眼睛笑地眯了起来,抓着香肠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满眼的幸福。而爷爷就推着自行车载着竹筐里的我,踏着夕阳,一步一步往家走。嘴里面还念着那首教了我很多遍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当时的我可能是吃香肠太兴奋,一下子就开了窍,学会了那首诗,于是就扯着嗓子喊出下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喊完之后就“咯咯”地笑着,一直说那个“儿童”就是我,爷爷就是“老大”。

爷爷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爷爷的笑,现在就和我这个小孩子一样。

(二)

夏天过去,香瓜就卖完了。没有了香瓜,也就没有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麻花没了,糖豆没了,更没有汾煌雪梅了。

秋天只有收不完的玉米和黄豆。每当三叔开着四轮子拉回来一车从地里新掰的苞米,奶奶就会拿个厚垫子,戴上手套,坐在那儿扒苞米,那苞米堆得像一座小山。我也坐着扒,也并不会扒,就是捣乱来的。一会儿就爬到已经扒好的苞米堆上去了,扒好的苞米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紧接着我开始刨洞,等刨得完全看不到外面时,我就躲在洞里面,小声地数着数。可我只会数到十,十之后就要重新从一开始,数到第三遍时,我知道,爷爷就会上来把我抓出去,然后洗脸洗手,吃他刚烧好的苞米。

那香糯可口的苞米立刻就把我征服了,我问爷爷,为啥三叔种的苞米那么好吃。爷爷这个时候就偷偷看了看仍旧在外面扒苞米的奶奶,然后飞快地点了一支烟,特满足地吸了两口,才笑眯眯地说,因为饿了,所以吃得格外香。当时我吃的满脸都是苞米粒儿碎屑,爷爷随手帮我擦了擦,又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长大了就明白了,长大了是什么意思!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饿了就煮苞米吃,渴了就喝水,一碗不够,就再来一碗。爷爷去阳台的石阶上躺着,我也跟着躺着,结果不小心翻身掉了下来,幸好阳台不高,也没摔伤,哭了几下就好了。可是没有记性,下次还学爷爷的样子躺上去。爷爷对着镜子刮胡子,刮完之后,我趁他不注意,也拿起刮胡刀刮胡子,胡子没刮到,倒是刮掉了一小块肉。到现在我的左脸上还有一小道疤痕,好在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再后来爷爷迷上了教我吹泡泡糖,没事儿的时候就牵着我的手去村口的小卖店。那个时候的口香糖是可以分成一片一片卖的,爷爷一次就买一片。我踮着脚尖仰着头,盼着爷爷快点把银色的糖纸剥开,然后喂进我早已张开的嘴里。

泡泡糖真好吃啊,甜甜的,怎么嚼都吃不完似的。有好几次我都想趁着爷爷不注意,偷偷咽下去。可每次都不成功,嚼到最后泡泡糖都没味儿了,吹泡泡还是没学成。后来我爱上了学吹泡泡糖,总是拽着爷爷说要学吹泡泡。倒也不是真的喜欢吹,而是为了刚开始嚼泡泡糖时那满口的甜味儿,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不会吹。

(三)

等我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住了。当时我不想离开,就想住在这个用篱笆围住的小院里,想永远和爷爷在一起。可我还是太小了,做不了这个决定。从那以后的一年,我和爷爷就不像从前一样形影不离了,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见面。记得有一天爷爷要去亲戚家吃喜酒,要带着我去坐席。可我那时候已经八岁了,上小学一年级了,不能随便请假去坐席。我也是后来听妈妈说起才知道,爷爷那天知道我去不了,自己也没有心情坐在那吃饭了,写完礼就气呼呼地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并不好,也不爱学习,但作业还是要写的,因为怕老师骂。有一次,班里举行个活动,说是要和省城学校里的孩子通信,写信互相鼓励。我不会写信,可还是硬着头皮举了手,晚上放学就跑去了爷爷家。

爷爷一听我要学写信,非常高兴,翻箱倒柜把自己的信纸和笔墨找了出来。我还记得,爷爷的信纸是有些泛黄的,闻起来还有种墨香,是竖格的老式信纸。爷爷写的是软笔字,一边写一边教我说,写字,一定要横平竖直,就算写得难看,也不至于潦草。爷爷兴冲冲地教了我两个小时,包括写信的格式,开头称呼,正文该怎么写。他非常细心,每说完一句话,都会抬头看着我的眼睛,确认我听懂了才继续往下讲。讲完之后,最后还手把手教我把那封写给省城同学的信写完了。

信是学会怎么写了,可我后来却没怎么写过。

别看我现在这么乖,小时候也说过很多谎话的。记得有一次数学没考好,我怕回去被爸爸骂,就偷偷把答案改成了正确的。然后跟爷爷说,其实我好几个地方都答对了,只是老师批错了。我不知道爷爷真的信了,还跑去和数学老师说起这件事。原来之前爷爷在教书时,和我那个数学老师认识。结果可想而知,我拙劣的改卷子手法被数学老师一眼看穿,她还用食指使劲点着我的头,一共有三下!嘴里还教训着,说我不仅乱改卷子,还说谎骗爷爷,真是坏透了!

我当时怕极了,一下子就哭了出来,倒不是怕周围的同学笑话,也不怕老师说。只怕数学老师回去跟我爷爷说,爷爷又告诉了爸爸,我怕爸打我。要知道,我还是很怕我爸的,因为他在我小时候的确是太凶了。事实上,我的亲弟弟包括叔叔家的堂弟都怕他!

我担心的事一直没发生,倒发生了另一件让我兴奋的事情!

这件事情发生的缘由,我忘记了。但那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犯了错,被爸打了一下,时至今日,我记不清是被打了脸,还是被打了屁股。总之我是被打了,然后爷爷知道了,他立刻把爸爸叫去院子里训话。我就躲在大门口,站在树根底下,探着头往院子里面看。爷爷的情绪很激动,说了爸爸几句,并且还打了他一巴掌!

躲在暗处的我真是高兴极了!太好了,爷爷替我报仇了!我知道不管发生什么,爷爷都是站在我这边的!

(四)

 在我的记忆里,家的冬天都是温暖的,热闹的,可是我十岁那年的冬天却是凄凉的,冰冷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爷爷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我记得他那时总是咳嗽,吃了药也不见好。亲戚来看他,给他买了梨,他吃了几口就不吃了,放在那。见我来了,想要跟我说几句,可再没有精力说那么多。

我记得,当时爷爷的头发已经花白,原本很饱满的国字脸已经瘦的不行,脸色蜡黄蜡黄的,整个人也没有精气神儿,他应该很难受,时不时地咳嗽几下。可看见我时,眼睛却是发亮的,眸子里也透着浓浓的爱意,他动了动嘴唇,开口跟我说了几句话。

爷爷说,孩子,你要好好念书。

我那时只有十岁,不明白,问他为什么?

爷爷笑了笑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为什么长大就知道了?长大了又有什么好呢?我现在已经长到十岁了,已经长大了,可是我还是什么都不不知道。我不知道三叔种的苞米为啥那么好吃,也不知道为什么院子里的沙果树从去年开始就不结果子了,更不知道好好念书要做什么。我只知道,小时候爷爷的身体还是健康的,精神还是抖擞的。他一下子就能把我抱起来塞进竹筐里,然后嘴里念着诗,蹬一下就把自行车骑得很远。我坐在竹筐里,透过它的缝隙看着茫茫一片的庄稼地。路很长,我知道,爷爷的一筐香瓜卖完了,要去地里再摘一筐。

天很蓝,庄稼地里有一股子超清新的味儿。我的手里握着爷爷拿香瓜换来的红果子,咬一口满嘴都是甜味儿。我衣服的口袋里还有一块大白兔奶糖,那是爷爷独独给我的。我就这么喜滋滋地,理直气壮地坐在竹筐里,什么都不用怕,因为爷爷在骑车!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量,仔细一听,却又是那句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沉厚有力的声音像是带着回音似的,响彻在绿油油的庄稼地里。自行车骑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天是蓝的,溪水是清澈的,爷爷的眼睛是笑盈盈的。

(五)

爷爷离开的那天,我正和几个小伙伴在邻居家看电视,看的是六小龄童演的《西游记》。弟弟来叫我出来的时候我还挺不情愿,心里想着还没看完呢!到了外面,弟弟告诉我说,爷爷走了,爸让你赶紧回家。

我跟着弟弟走在路上,那是去往爷爷奶奶家的路。秋风瑟瑟,还有些冷,我心想,爷爷走了?走去哪了?走丢了?那就把他找回来呗!

后来,妈妈给我和弟弟都穿上了白色的麻衣,腰上也绑着白色的腰带。不仅我和弟弟如此,家里所有人都这样。小院的大门上,篱笆上,只要是我能看到的地方,全都用白色的布绑了起来。

我跪在搭在院子外的灵堂里,弟弟和叔叔家的堂弟也跪在一旁。周围都是哭声,尤其是堂弟,哭声特别大。他们都很伤心,要用哭来表达对爷爷的不舍。

爷爷就躺在我的面前,就在我一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地方。他双眼紧闭,安详地躺在那,一动也不动。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哭,也没流一滴眼泪,那时的我太小了,还不知道死意味着什么,也并不明白什么叫死别。周围也不知是谁,说爷爷生前最疼你,你怎么一滴眼泪都没有啊!我依旧没有哭,也没有流眼泪,就那么低着头,没有人知道我在想什么。

也许是我生来反射弧就长,葬礼结束之后,我依旧像以前一样,上学念书,放学写作业,一样的和伙伴们出去玩。

等到过年的时候,年夜饭做好了,我去厨房把爷爷的专用碗筷拿了出来,这每年都是我做的。爷爷信佛,初一十五从来不沾荤腥,所以年夜饭那一顿,爷爷就会用自己的碗筷。

我拿出爷爷的碗筷,用清水细细洗净了,然后拿出去想要摆在桌子上。可是刚走到客厅,我僵住了脚步。那个时刻我突然意识到,爷爷已经走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我怕人看见,偷偷跑到外面去哭。

我跑到三叔之前存放苞米的院子里,蹲在地上放声地哭了出来。我闭上眼睛数数,像从前的无数次那样。想着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数到十,数到第三遍的时候,爷爷就会找到我。他会一下子把我抱起来,帮我洗过脸和手后,就拿出我最喜欢的苞米。接着会牵着我的手去小院后面的庄稼地,告诉我,这是小麦,这是苞米,这是高粱,这不是韭菜,是水稻......

爷爷永远不会来了,就算我在雪地里蹲上一夜,他也不会再回来了,爷爷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从此夏天再没有竹筐,秋天再没有苞米,冬天也再也没有那特殊的碗筷了。

(六)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十岁那年的心情,为什么在爷爷的葬礼上我一滴眼泪都没有流。直到现在我才真正能够表达清楚。眼泪,并不是唯一一种表达伤心的方法,脸上没有泪,可是心却在流血。那是我最亲最爱最敬的爷爷,几乎整个孩提时代,他都一直陪伴着我,他教会我冬天不仅仅是冰冷的,离别的,还是温暖的,团聚的。他教会我念书,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生活,还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灵魂。他教会我,当有一天,我能真正理解“长大”这两个字的意思时,就会知道,当责任和重担压在身上时,我要做不是逃避,而是承担。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当年我没有哭,不是因为不伤心。而是因为,哭,代表哀痛爷爷的离去。可是不哭,就代表爷爷一直没走。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爷爷一直还在,在我无数个午夜梦回中,在我无数次的思念里,他虽然早已离我而去,可灵魂却一直为我领路。

就像小时候,爷爷把我装进竹筐里,载着我穿过茫茫原野,走过岁月的长河。他教会我坚强勇敢,教会我提笔写信。让我可以在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城市里,用文字来温暖那颗午夜梦回时颤抖的心,用文字将过去温暖的回忆记录下来,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永远都不会遗忘,所以一直都不会孤单。

我知道,我会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带着爷爷的嘱托,活出自己的模样。等归来时,仍旧是年少时的模样!


已经在《木沐读书》上推送过文章的作者名单(以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适时更新中)

一、 安徽:

1、许辉  2、潘小平 3、张庆龙 4、梅雨墨5、唐旭艳

6、姚尚书 7、王家运 8、陈玲9、黄丹丹 10、阿紫

11、刘晓凤 12、彭光品13、刘宏江 14、邹辉15、张易亨

16、黄圣凤17、严明 18、徐艳友 19、姚尚书 20、宝茜 

21、孙辉 22、金迟 23、周岑岑  24、史太群25、胡占敏 

26、赵爱霞 27、曹孟伦 28、张正旭 29、安宜生 30、高怀和

31、薛业忠 32、毕子祥 33、许道连 34、苏金文 35、宋同文

36、彭光品 37、王忠正 38、廖丽 39、司舜 40、张恒

41、陈进42、程永生 43、刘家宝 44、邱晓鸣 45、赵克明

46、赵兰 47、金鹏 48、陈艳49、吕树国 50、肖震

51、陈锐 52、朱晓军 53、刘应姣 54、刘檀风 55、陶静

56、张建春57、周芳 58、郜芬59、钱广安  60、季纯贤

61、李晓莉62、鹿伦琼63、黄璜64、彭均生65、单宝霖

66、王琼67、李惠68、张亚林69、任志鸿

二、上海

1、安谅  2、河丁 3、苏岚烟4、单金龙

三、北京

1、马雪花 2、绿藜 3、陶瑰丽4、白岩

四、重庆

1、任飞雪 2、王家魁 3、李晓 4、阳莉5、程滟

6、何仙草 7、何真宗 8、胥淋译9、王景云 10、刘屹

11、胡琴12、罗学玲

五、四川

1、邹安音 2、孙文华 3、黎均平 4、信封5、陈辰

6、李安7、陈平8、杨莉

六、贵州

1、刘燕成 2、陈珍秀

七、山西

1、刘文来 2、卢静 3、清菡 4、宋晓明5、赵欣

6、王小燕

八、陕西

1、韩静 2、白玉稳 3、黄福海 4、李永安5、郁秋

6、姜启德 7、王炜 8、杨晓景9、温洁 10、王念平

11、郑媛

九、内蒙古

1、张继炼 2、裴海霞 3、温长春4、景绍德5、心柔

6、徐义萍 7、李瑞平

十、新疆:

1、石桂霞 2、刘佩枫 3、晓犁 4、马乾

十一、甘肃

1、赵新平2、淇兰舒3、万有文 4、周银德

十二、山东:

1、徐文奇 2、张芳华 3、高原 4、厉彦林5、马迁

6、郑洪亮 7、张桂珍 8、姜佃友9、孙瑜10、邱秀玉

11、张意中 12、马来敏13、张呈明 14、杨军 15、李阳

16、王明新17、王丽 18、刘立云 19、郭爱华 20、李彩华

21、刘瑜22、葛桂凤23、徐月强24、谢慧娟 25、鹿晓兰

26、卜宪玲

十三、江苏:

1、一抹寒烟 2、魏丽饶 3、曾荣  4、孙建国5、阿土

6、周雨阳 7、赵峰旻 8、周荣丽9、倪玉琴 10、徐玉向

11、陈燕 12、卢静13、夏邱梅 14、郭朝晖 15、仲小梅

16、薄金龙 17、邓晓燕18、曹利生19、付光前

十四、浙江:

1、胡曙霞  2、高金海  3、尤静静

十五、江西:

1、朱仁凤 2、黄小军 3、贺湘君

十六、湖南:

1、张雄文 2、田瑛 3、许艳文 4、刘勇5、陈青延

6、邹劭玲 7、杨盛龙 8、张宪9、唐臻科10、范诚

11、卢宗仁12、刘月娥13、李方明14、白亚军15、肖正民 

16、彭湘 17、高求忠 18、叶佳萍19、卢小夫 20、李风格

21、傅沐辉22、刘天红23、杨明

十七、湖北:   

1、菡萏

十八、黑龙江:

1、道非 2、李百合 3、靳银环4、李小妃

十九、吉林:  

1、王德林 2、宋雨薇

二十、辽宁:   

1、范彧 2、朱宏程 3、杨成菊 4、王贺岭5、商景远

6、李娜

二十一、河南:

1、苏宪权 2、程敏 3、叶晓燕 4、李成猛5、连伟峰

6王建峰 7、范恪劼 8、蕴儿9、李长顺

二十二、河北: 

1、高立丽 2、张华北 3、李东辉 4、田志猛  5、史丽娜

6、燕金城7、刘海亮8、薛丽英9、侯瑞平

二十三、广东:

1、张旗 2、邱少梅3、野平 4、黄春宇5、高艾珊

6、筱卉7、吴晓锦

二十四、广西:

1、庞华坚

二十五、福建:

1、土楼人 2、朱慧彬  3、刘丽芬

二十六、云南:

1、李海2、优游

二十七、天津:

1、李锡文2、鹿艳哲

二十八、海南:

1、贺清梅

二十九、青海

1、梅尔2、张云玲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