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田志猛作品 | 母亲的炊烟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给父母在县城买了套小房子,装修好催着他们来住,可父母总也不愿意来。偶尔来一次,顶多住上一两天,收拾一下就又回去,也不爱给我们信儿。

这一天,已经是深秋了,傍晚时分,母亲忽然打电话说,她和父亲在楼上了,做好饭了,让我们过去吃饭。我知道,这是父母实在是想我们了。于是,我带了妻子儿女,一块走过去。父母住的高楼离我们的小区不远,儿子嫌我们走得慢,自己跑着去了,我们仨慢慢走。

远远的,我抬头望着那些被父母称作笼子的楼房窗户,我知道,母亲站在高楼上,也在寻找着我们,就像我小时候的许多时刻。

最早的记忆,好像也是个傍晚,我和小伙伴玩够了,看到村子里每家房顶的烟囱都冒起了炊烟,都纷纷做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一溜风地跑进屋,正在灶台下烧火的母亲看着我笑,我说:“娘,我怎么这么热啊?”母亲微笑着叫我过来,站到她的面前,逐个地解开我棉袄上的扣子,手摸着我的胸膛说:“咦,你看跑的,棉袄都湿了!傻孩子,春天来了啊,该换衣服了。”我转头看看屋外,才觉得是有些与往日的冬天不同,柳树枝头微见黄色,院子里地面上不见了冰冻,风也不是那么冷冽。至今我一直觉得,那是我生命里,最早的对春天的感知。

我的母亲向来没有像别人的母亲那样,到当街,或者上房顶,扯着嗓子,叫自己的孩子回家来吃饭。她知道,我会准时地回来。因为有一次,我回来晚了,母亲批评我,我忽然想到,我的一个小伙伴,是用在地上打滚的方法,让他的母亲妥协的。我也躺下去,刚打了半个滚,母亲放在灶台下的笤帚便已经狠狠地打在我身上了,母亲说,起来!我一跃而起,从此再不敢。那时起,我知道,我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是不一样的。

母亲那时候是那么的年轻,她生了我们四个儿女。她一生中的美好的青春岁月都奉献在了风里雨里的庄稼地里,烟熏火燎的灶台下,搓洗不完的洗衣盆里,咔咔作响的缝纫机上。她会做庄稼地里的一切伙计,甚至比父亲还能干;她还会裁剪衣服、织布;她还总是能把简单的饭食做得让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我能从母亲炊烟的颜色和味道里知道母亲烧的什么柴火:麦秸,玉米秸,红荆条根、叶,棉花柴,晒干的树枝和杂草,秋天里用筢子搂来的落叶。高粱秫秸母亲平时舍不得用,攒下来只在过年吃饺子时才烧。我还能从进我家院子后的气味里知道母亲做的饭:蒸窝头、馒头、包子;熬玉米粥、面粥、小米粥,擀面条,做尜尜,溜疙瘩汤、菜汤。时常盼望母亲能做上一年中也许才有一次的,包顿饺子,炸果子(油条),熬鱼,炖只鸡、鸭,炒一个带肉的菜。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腌的萝卜条,黑酱碗,葱蒜,蒸的虾酱,油水不多的熬白菜萝卜。——母亲现在还经常笑着说,那时没给你们做好东西吃,也把你们养大了,而且都人高马大。

现在,我才能想到,每年的春天里,母亲多少次都在盘算,家里还有多少柴火,能接上今年;夏天里,无论农活多累,狂风暴雨来的再急,母亲也要去把明天早上用的干柴抱进屋;秋天,母亲想尽办法,搂树叶、割杂草、拾树枝,一定要储备下足够全家老小足够的柴火;冬天,母亲无数次在寒风凛冽的风雪里,起早去抱柴烧饭。当时的我,只知道,每天的早上,总在母亲的风箱声中和柴火的烟味中醒来。

有一次,我又回家,明明是真真地见到正在灶台下烧火的母亲在默默地哭泣,见我来了,她慌忙地用手抹去眼泪。我跑到母亲身边,说,娘,你为什么哭啊?母亲强做了一个笑容,说没有啊?她低下头去,抓了一大把柴火,投进了灶膛,拉着风箱,把带着她的泪的柴火烧旺。母亲的苦,母亲的累,母亲的不易,母亲的痛,母亲至今不曾让我知道。也随着母亲的炊烟,一并成为我永远的记忆了。

就这样,母亲在她的炊烟里,送走了上大学的哥哥;送走了两个出嫁的姐姐;送走了她最小的儿子。她和父亲像两只老燕子,把小燕子一一地喂养大,翅膀硬,教飞翔,离开。她俩也老了,默默地守着老巢,花开花落,春雨冬雪,无怨无悔。两三年才回一次的哥哥一家回来时,母亲照样地在灶台下等;经常回娘家的两个姐姐也是在母亲的炊烟中“常回家看看”;只有我,可以在母亲的炊烟里,接受着母亲召唤。

但高楼之上,却不见了炊烟;脚下的秋天的落叶,就像是母亲的白发。

到了父母的楼上,母亲已经给我们盛好了饭,儿子给大家分筷子。热气腾腾的馒头,小咸菜,玉米粥。母亲对妻子说,不要让孩子们多吃些肉食,对他们不好。还是这馒头、黏粥,才养人呢!

我们坐下,一如那曾经的岁月。我知道,父亲母亲看着我们吃喝说笑,是在体验着幸福。

窗外的县城,已是霓虹闪烁,万家灯火。

母亲忽然对父亲说,老家院子里晾着的那些柴火,估计晒干了,明天家走,堆起来。


作者简介:田志猛,1979年生,河北盐山人,供职于河北沧州市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2015年开始发表作品,哲学著作《生命的自觉——你为什么不快乐》获河北省沧州市第十四届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牛》《亲亲我的庄稼》《父亲的麦子》等多篇散文作品在《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公众号推送,《老家》发表于《西部散文选刊》2017年第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