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曾庆渝作品 | 乐享大朝年猪节

 梅雨墨香 2020-08-20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进入腊月,正是川北农村宰杀年猪的时候,各家各户抖擞精神,猪儿叫得凶,农户忙得欢。这不,2018年12月29日,广元市昭化区大朝乡举办一年一度的年猪节,大摆庖汤席。这个讯息早已通过报纸、微博、微信等传遍四面八方,“去大朝过年猪节,吃庖汤席”成了飞速传播的喜讯,一传十,十传百,越过千山万水,招来山里山外的客人,让冰天雪地的大朝热气腾腾,像过节一样闹热。

大朝乡位于昭化区西北部,山高沟深,平均海拔850米。一路路车沿着山路七弯八拐,向大山深处奔来。寒冬季节,雪花飞舞,路面冰雪交加,开车的小心翼翼,在深沟悬崖间谨慎前行。坐车的惊风火扯,为窗外的美景大呼小叫:白雪皑皑,山水朦胧,雪花大显神威,染白了山头,填满了沟壑,让这里成为北国雪乡,公路旁,树丛中,房屋顶,山脊梁,一片片一堆堆的雪,挤成厚厚的泡沫,绒绒的,软软的,像新弹的棉絮铺展在大地上。阵阵欢声笑语弹出车窗外,奔跑在雪国原野上,传递着年猪节欢快的旋律。

车还没有停稳,眼睛就被一字摆开的年猪吸引了。停车场俨然成了临时肉铺,杀好洗净的年猪被剖成两片,摊开摆放在铺开的木板上,白生生,红朗朗,肉色新鲜,似乎还冒着热气。人们排队买肉,你5斤,她10斤,嘴里夸赞,眼里含笑:28元一斤的生态猪肉,城里至少要40元左右才能买到。

大朝的年猪不一般,人称“乌金猪”, 属于四川境内最早的土猪品种,毛色黢黑,生长缓慢,足足喂养一年,才能长到200斤左右。乌金猪多于山林放养,吃五谷杂粮,采青草嫩芽,拱苔藓树根,喝山泉流水,野性十足。其肉鲜美,富含钙、铁、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据说可以和西班牙的伊比利亚黑猪媲美。正是认识到“乌金猪”的特殊价值,大朝乡把养殖“乌金猪”作为脱贫攻坚的一条出路,创建了五堆村8000亩乌金猪繁育园区;建成牛头村腊肉加工厂,按照传统工艺窖制腊肉,年产色香味俱佳的优质腊肉200多吨;开辟新凡村和松宁村乌金猪牧场,年出栏肥头大耳的乌金猪2000多头。“乌金猪”叫得欢,乡亲们笑得甜,脱贫攻坚的路子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希望越来越成为现实。

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平地生威,“2018中国·蜀道·大朝年猪节”在欢快的歌声中正式开幕。先是传统祭祀祈福活动,只见道士装扮的人分列两边,主祭者手握笏板,跪拜起伏,口中念念有词,两侧班列者随声呼应,气氛肃穆;接着是乡村民俗表演,健壮小伙双手捧着猪头摇头晃脑,憨态可掬,苗条姑娘双手舞动脸谱水瓢婀娜多姿,似在喂猪添食,农夫村姑载歌载舞;名动广元的旗袍美女款款漫步,姿态优雅,享誉世界的川剧变脸惊艳临场,红黄青紫的脸谱变幻莫测,观众凑近细看,不辨究竟。人潮澎湃,欢声雷动,热闹非凡。

开幕式一结束,就开始猪王游街。只见4个黄衫大汉肩扛200多斤重的乌金猪王,迈开脚步徐徐而行。往年游街的猪王是杀好去毛、开膛破肚的,今年为了突出“乌金猪”的本色,保留了生猪完整的原样,全须全尾,膘肥体壮,毛色乌黑发亮,身上缠着红色丝带,背上驮着硕大的红花,4脚分别用红布绑在2条长长的木棒上,像坐轿子似的,穿过看热闹的人群,游走在石板街道,引得人们追随观赏,不时有人喝彩拍照。街上人头攒动,卖凉面的,卖麻糖的,卖米花糖的,卖糖葫芦的,卖山货的,热闹非凡,与路旁、墙上、房屋上、树木上冷冷的积雪构成一幅火与冰融合的大朝节日图。老街街沿上,竖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乌金猪肉品尝点”, 一口大铁锅里翻腾着香气扑鼻的红烧肉,一位穿着白底蓝色龙纹厨师服的小伙子,仰着高高的雪白厨师帽,热情招呼大家品尝美味,他铁勺一舀,把几坨热气腾腾的肉块放进纸杯,送给游人。游人趁着热气,用牙签戳着猪肉喂进嘴里,顿时唇齿生香,胃口大开,又要第2次、第3次,咀嚼着,称赞着,说笑着。真是难得吃到的好肉,糯糯的,充满粘性,粘嘴巴,猪肉香味弥漫周遭,让人垂涎欲滴。这样好的猪肉,难怪要远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说来也巧,刚品尝乌金猪肉,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长存店”。这是一处建成于清代保存至今的四合院,进门就是长方形天井,中堂一块大匾悬于门楣,上书“五福同堂”,两厢2层木楼,还彰显出昔日隆盛的气象,张家后人至今在院内出入,守护着这百年老屋,讲述着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见证着大朝古今变化发展的脉络。

历史上,大朝曾经是古蜀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秦汉时期,大朝驿名叫“达摩戍驿”,是出川入蜀的必经之地,王公贵族、商旅行人、贩夫走卒多在这里歇息休憩,形成热闹的人居环境。东汉时期,还专门在此设了“邮驿”,置邮差,配马匹,专人负责传递公文飞檄,急促的马蹄时常敲醒寂静的黎明。随着社会进步,川陕公路开通,宝成铁路兴起,绵广高速、西成高速通车,大朝驿也就随着金牛古道一起走进历史深处,只留下昔日辉煌的背影。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朝驿,是新修的仿古建筑,两进院子宽大气派,外院一层木屋环绕,内院两层木楼环伺,古朴雅致。内院墙壁上,悬挂着邮驿宣传图片,宣讲邮驿文化的来龙去脉,述说着大朝驿的前世今生。最令人惊喜的是,陆游曾经于此留下一段佳话:他受好友范成大之邀入蜀,走金牛道住大朝驿,发现驿馆墙壁上有一首题诗:“玉陛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墨迹新鲜,似为女儿所写。好奇心动,他向杂役打听作者,杂役随手一指说是春香姑娘,只见一位妙龄女子飘然而过。陆游哂然一笑,疑小女子才情,及至聊天,见其口吐莲花,熟悉柳永苏轼,才情不凡,又兼貌如牡丹,心动不已,相见恨晚。春香佩服陆游才情,愿意以身相许,其父闻言大喜,促成美事。因陆游急着赶路赴约,春香父女冒着小雨专程送别,饮完酒,骑上驴,踏上旅途,放翁心怀激荡,不禁吟诗一首:“衣着征程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末?细雨骑驴入剑门。”这个故事至今在大朝驿一带流传,成为佳话美谈。

具有2000年历史的大朝,蕴含着多少奇闻轶事,只有静默不语的山风蜀道了解。云台山是大朝的名山,也是县域内最高的山,海拔1254米,传说是邓艾的头颅化成的。山顶建有望远楼,可以一览山川茂林,还有川主寺,最先供奉的是治水有功的李冰父子,祈愿风调雨顺。其他名胜古迹还有牛头山、皇柏古驿道、摩崖石刻、铁栓子桥等,每逢节假日,游人不断。我们因为大雪封路,没有去更多的地方,给以后的朝拜留下希冀。

时值中午,著名的大朝年猪节“庖汤席”正式开席。“庖汤席”专指杀年猪当天,用猪下水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宴席。主席设在大朝驿内外两进院子内,约莫有100多桌,除了来自本市各县区的游客,还有来自德阳成都的许多好吃嘴,大喇叭不时呼喊:“还没有座位的客人请到街上的坝坝席入座!”可见食客之多。数十位身着红衣,戴着红帽的“店小二”手托大盘,飞快地把美味佳肴递送到十人围坐的圆桌上,有热气腾腾的小肠心肺汤,有绿色黄色黑色粉色综合的黄花木耳酥肉汤,有白菜青菜片子肉混合的棒子骨汤,还有黑色和绿色搭配的猪血青笋汤,有香气扑鼻的红苕蒸大刀肉,有油光水亮的芽菜咸烧白,有红白相间的糯米龙眼肉,还有刀尖圆子、芹菜炒肉、红烧肥肠等等,新鲜的猪下水,新鲜的猪肉,配以新鲜的绿色蔬菜瓜果,产生绝妙的饮食效果。食客们二目有神,双筷频动,大快朵颐,满园飘香,满院欢笑,这热闹劲儿连房顶上厚厚的白雪都要被融化,这是冬天里火热的的大朝春天!

大朝年猪节,带给人身心愉悦。雪花依稀飘舞,大人小孩借着“庖汤”留在身上的暖气在雪地里嬉戏。2019年立春在腊月三十,春天已经不远了。


作者简介:曾庆渝,男,1958年生,四川成都人,18岁到广元插队下乡,最终扎根山区。恢复高考首届师范生,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系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特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任广元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写月报》《中国电视报》《广元日报》《教育导报》等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上发表60余篇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