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医,要做到用药严谨、精炼。除辨证、立法正确外,必须熟悉每味药物的药性及药物间的配伍。 以单味药立方,虽药少力专,但不适宜大多数疾病。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药对,多是行之有效、运用多年的用药经验总结。 01 黄连与吴茱萸 黄连,味苦,性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共奏清泻肝火、降逆止呃、和胃制酸之功。 02 黄芩与栀子 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栀子味苦,性寒,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两者配伍,共奏清热燥湿、泻火除烦之功。 03 黄芪与泽兰 泽兰,辛散微温,善入肝脾,能和气血、利水湿、破宿血、消癥瘕、通肝脾之血、利营卫之气、行而不峻,与补气升阳、健脾磨积的黄芪相配,则消中有补,不损正气。 04 柴胡与芍药 柴胡,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升举阳气。芍药苦酸甘,敛阴、养血、柔肝。 两者相用,一疏一敛,疏则治肝气郁滞,敛则护阴气内守。 05 当归与川芎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滑肠。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下入血海。 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要,二药伍用,互相制约其短而共展其长,气血兼顾,养血调经、行气活血。 06 苍术与薏苡仁 苍术,味辛、苦,性温,辛温升散,苦温燥湿,又可芳香化浊、燥湿健脾。薏苡仁,味甘,性淡,微寒,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是健脾补肺之要药,甘淡渗利,善治脾湿。 薏苡仁健脾,配以苍术共奏燥湿健脾之功。 07 砂仁与白豆蔻 砂仁,辛、温,功专于中、下二焦,偏于燥湿散寒,以醒脾宽中为要。白豆蔻性温、味辛,功专于中、上二焦,偏于条畅胃气,以止呕止痛为长。 二者均为辛温芳香之品入脾胃经,相须为用共奏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之功。 08 石斛与北沙参 石斛,味甘微寒,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北沙参滋阴生津,清热凉血,善养肺胃之阴。 两者相伍,共奏养胃阴、生津液、清虚热之功。 09 茵陈与赤小豆 茵陈,味苦性寒,气香主散,能清肝胆、泻脾胃、调气机、利水湿、祛瘀热,为除湿退黄之要药。赤小豆味甘微酸,性平,能除水湿、通小便、消肿满,兼有益脾胃之力。 两药相配,共奏利水湿、退黄疸之功。 内容来源:道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