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作品押韵“八戒”

 杏坛归客 2020-08-21

耿建华

一戒“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因为近体诗的押韵就要求只能一首诗里押一个韵,所有的韵脚的字都要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部之内。把别的韵部的字拿来做韵脚就不允许,那就是“落韵”。比如七绝: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韵字“屏、荧、星”都是在《平水韵》的“下平九青”之内的。比如,把这第二句的“流荧”换成“流莺”行不行?不行!不是指诗意,而是指这样押属于“落韵”了,因为“莺”字是在“下平八庚”部里,押韵,是不能乱串门的,否则就是犯病了就成了“落韵”了。

 还有两种情况叫“孤雁出群”及“孤雁入群”,即首句押邻韵及尾句押邻韵。个人认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可理解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毕竟是近体诗的硬伤,个人认为不可取。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二戒“凑韵”

     就是指,你选这个韵脚字,与全句其他的意思不相符合、不连贯,你在这勉强凑合使用它呢,这是不行的。特别是限韵写作时,尤其是步韵写诗时,为了合上韵脚,也不管意思通不通就用上了,所以常出现这种“凑韵”的现象。

   诗的韵脚,一定要稳!诗句就是在盖高楼,你乱凑合的韵字,就是伪劣原材料,盖出的楼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很破坏诗体哦。

三戒“重韵”

     就是在一首诗里,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是不可以的。

   古人写诗时有时是不忌讳重韵的,比如诗圣老杜就常有重韵的字,这点,咱不学他。

四戒“倒韵”

      这也是个常见的诗病,这是说,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儿颠倒着说,比如这样一些词“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那就是把多音词倒过来使用。无论是连(联)绵词:鸳鸯、鹦鹉、鹭鸶、鹈鹕、蜻蜓、蝴蝶、蟋蟀、蝙蝠、熊猫、狗熊、襁褓、画眉等(详见提供的“连绵词表”),还是并列词:森林、田地、楼房、庭院、沙石、道路、书籍、人民、民族、情绪、肝胆、心肠、岁月……;偏正词:桃花、梅蕊、荷塘、仙鹤、僧人、梦呓、粟米、秋水、晚霞、灯笼、心思、……

一切以自然本真为美,不可为押韵而生造。

五戒“哑韵”

     怎么说呢,所谓“哑韵”就是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有的字看着就不喜欢,读着也不响亮,就别强用它了。“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这是袁枚袁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在平水韵各韵部中,不少韵字的声韵是非常低沉的,读之不甚响亮。譬如“一东”韵部中的“瞢、咙”二字,瞢méng 眼睛看不清楚的样子。咙lóng,喉。“四支”韵部中的 墀、读作chí,指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祗。飔sī. 凉,疾风。莳shì、shí。等字,在唐诗中便很少有用其字入韵者,只因其声韵低沉,为诗家所弃,几乎成为“死字”,故称之为“哑韵”。关于其他韵部的“哑韵”也是有,下面便举实例证之。譬如

陆游《冬日观渔猎者》

人闲渔猎各相从,南陌东阡处处逢。

绣羽触机余耿介,锦鳞出网尚噞喁。

傍观扶杖常移日,就买还家足御冬。

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

  本诗中四句尾“噞喁”(yǎn yóng)之“喁”字从属“二冬”韵部,意思是“鱼口向上,露出水面的样子”,他还另外一个意思是“应和的声音”,读(yú)。从属“七虞”韵部,譬如当代黄福基《怀夏吷庵丈》:“试展黄山老画图,且凭松石想髭须。二陈既逝文将坠,一李犹存道未孤。造诣难登新境界,乱离翻废旧吁喁。钞诗曾寄康桥路,劫火还留一字无。”就是用此韵。不过,“喁”字终属“哑韵”,

六戒“僻韵”

      什么是“僻韵”呢,就是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我们尽量少用。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读作 jiā,是指力大的牛。有几个认识的?还比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读作dōng。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诗病的一种。我们这里还是借用袁老先生的话来说一下“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偶尔玩玩文字游戏可以,但是真要写出一首好诗,那些“僻韵”的选用其实往往会破坏你的形象的。中国汉字总数近十万余,但常用的只有3500余字,其余的都是冷僻字。冷僻字入诗就令人生厌,何况入韵?以冷僻字入韵,自然是吃力不讨好的。譬如

唐  李商隐《江东》:

惊鱼拨剌燕翩翾(xuān),独自江东上钓船。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该诗主要讲述了诗人在江东船上钓鱼时所见景色,末句引用了“谢家轻絮” “沈郎钱”两个典故,“谢家轻絮”是指谢道韫以柳絮咏雪之事。“沈郎钱”是指榆荚。《晋书·食货志》:“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汉代有小钱名榆荚钱。体现李商隐作诗晦涩难懂的特点。首句中的“翾(xuān)”字便是冷僻字入韵,容易让人误读成(huān),给人理解上造成了困难。

七戒“挤韵

      也叫“犯韵”或“冒韵”,有了韵脚的韵字了,就不要在句里再选用这个韵部的字了。不然在音上犯重了读之不美。下面以一首诗来做例子: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用的是上平二冬的韵,但是起句和承句里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是“挤”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八戒“复韵”

       一首诗中,意思一样的字,或相近的字,不要重复地押。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韵文不避复韵例》:“古人韵文不避复韵。如《诗·终风》云:'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以霾、来、来、思为韵。'来’字二见。比如:

押了“忧”字就不要再去押“愁”字,押了“花”字就不要再去押“葩”,

还比如:

押过“香”字了,就不要再去押“芳”字了。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

(耿建华 山东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山东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原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诗眼读诗

胡桂海

      最近一期《鲁风清韵》诗词园地刊登了张维刚先生的一首七律诗,诗曰:

感吟访青州诗词学会

今来海岱访青州,学问方知无尽头。

佛撷云门云几朵,神思景像景多眸。

范公氣派至今正,燮老风情仍旧悠。

欲让苍穹腾画卷,初心历练梦中求。

      笔者以为,这首七律平仄合矩,对仗工稳,用韵讲究,句式流畅,借典喻今,意境出凡,近乎完美。

 ①平仄合矩。此诗选用了律诗四种形式中的“平起平收”式。诗中除“无、范、至、仍”四字位应用了“可平可仄”规则,其他各字位完全符合平仄排列,无失律处。

 ②对仗工稳。颌联(第二联)用景物对,颈联(第三联)用人物对,拓展了视角。“佛撷”“神思”皆为名动词,“范公”“燮老”都是偏正名词,避免了“四平头”。以“景像”对“云门”,以“风情”对“气派”,词性相符(相近),灵动贴切。

 ③用韵讲究。此诗选用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韵部,既适合抒发悠长、舒缓、高古情怀,又隐喻着对吟诵对象的敬意。

 ④句式流畅。颌联、颈联的句式分别是2212和2221,使节奏流畅,节律和谐。

 ⑤借典喻今。诗中“范公”指范仲淹,“燮老”指郑板桥(郑板桥名郑燮),他们一位是青州知州,一位是潍县县令,官声远播,都有诗词传世,被后人景仰。作者以“范公气派”、“燮老风情”比喻青州诗词学会,委实妙也。更妙之处在于,李清照曾客居青州十年,但作者“舍李用郑”,显然是敬仰郑板桥的爱民之心,与主题更加切合。

⑥意境出凡。此诗写到访青州诗词学会,诗中虽无一字说青州诗词学会,而吟之余韵,却满眼是青州诗词学会。读罢,能不醉乎?读诗人各具诗眼,吾只双目,诸君众目,信胜之吾。

(胡桂海 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会长)

作品简评

小令词《如梦令》二阕简评

顾元隆  王来宾

如梦令·红嫂(新韵)

野菜草屋破袄,饥瘦力薄小脚。

社稷告危时,却敢舍身相报。

红嫂,红嫂,大义大仁大孝!

如梦令·观孟良崮张灵甫毙命处有感(新韵)

跋扈飞扬彪悍,狂妄肆无忌惮。

可笑谓金身,毙命乱石山涧。

莫怨,莫怨,正义不容冒犯!

      这是在《鲁风清韵》微信公众号《诗词园地》第十三期诗刊上李振声先生发表的二阕令词作品

      两阕《如梦令》的主题范围基点,都选在了早已闻名遐迩的著名红色圣地—沂蒙老区,且素材都是大家早已熟悉了著名故事。所以,“沂蒙精神”的意象早在人们印象中固化,这的确是给作者增加了诗词作品的创作难度。而李振声先生从全景角度观察,从细微处着笔,以比较朴实而完整的“文字”画面诠释了作者所思所悟的“有感而发”的创作目的。

      小令《红嫂》,起拍用了六个具有“特殊意象”涵义的词汇“造境”,直接行笔“白描”了红嫂鲜活的形象并推到读者面前,进而却【反笔】延伸,用与其身不相称的【形】勾勒出【典型环境】中【典型的这一个她】的既朴实又高大的独特形象。

      特别是叠“韵”句的运用,朴素、自然、通俗、最大形象化的把红嫂推出,起到了整篇承上启下的好处,以“ 大义大仁大孝”为煞尾合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观孟良崮张灵甫毙命处有感》与《红嫂》的不同在于,所塑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这就需要作者要有颠覆性的文学艺术处理能力。

     小令起拍改用形容词为主、动词为辅刻画狂傲不羁的张灵甫,再用纪实的手法点出其毙命于山洞,以叠“韵”句“莫怨、莫怨……”铺垫了煞尾合拍,从而道出:一切反动势力必将战败的必然历史规律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如梦令》是常用词牌,况且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的两阕著名经典范作《常记溪亭日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早已深入人心。这也就给选择小令词牌《如梦令》来倚谱填词的作者,无论在选材范围,还是在主题“题旨”及其立意上都似乎“出足了难题”,许多作品因此成了平淡、平庸的【有题无旨】之作,这是其一;尤其是红色体裁的诗词作品又特别容易落入口号化、模式化、僵硬化的【惯常】窠臼之中。这是其二。

      然而,我们今天来读李振声先生的这两阕小令作品,却是为之点赞!因为他使我们广大古典诗词爱好者悟出一条道理:现代题材、现代表现手法以及现代语言是完全可以创作出古典诗词形式的【时代】作品的!只要肯恒心不断地学习、下苦功夫。就如我们看到的:一个词牌同填两个体裁的作品,这必定验测了作者的视野、个人修养和文学功底。

      当然,这两阕小令词,肯定也存在瑕疵,主要是两点:一是该作在遣词造语的【语境】上还欠缺【雅化】意识。还不能自宋词的【韵味儿】中彻底理解宋词【求雅但不远俗】的真正涵意,行笔中没有注意【化用、拟用、雅用】一些俗语和熟语而减弱了词味儿。二是在掌握【令词】的【小】与【主题】的【大】的两者【契合点】上还需要【立意点】的升华,尤其在创造【艺术】意境的写作实践中,逐步的明晰【直白与含蓄】以及【虚实结合】的技巧淬炼。但是,总的说来,这两阕小令都是现实主义的佳作。

(顾元隆 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顾问)

(王来宾 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

诗词写作小知识

“对偶”与“对仗”

顾元隆 

      对偶,是一种语法概念中的【修辞格】。

——即成对使用的两个分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则是指诗词创作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相反)”,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所以,两者在其【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上是具有较大不同的。可以总结为:对偶是对仗的基础,而对仗则是对偶的【高级】表现形式,但对仗绝不等同于对偶!正是因为两者在概念上的根本【不同点】,那么,在格律诗中,就只能是【对仗】,绝对不存在【对偶】之说!

——了解了对偶与对仗的【概念】特点,就能一般地区别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分句,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就不符合【词性一致,平仄相对】的对仗的要求了,只能是【对偶】句。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两分句是原诗中的颈联,对得极为工稳。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对仗原则,所以就是最为典型的对仗句。
    对偶与对仗其所以有这样一些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运用于不同文体的。由于不同的文体对各自表达的要求不同,所以对表达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赋】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而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这是格律诗词创作的大忌。

(顾元隆 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顾问)

词律学课件连载

认识中调词牌《蝶恋花》

顾元隆 

一、词牌渊源

蝶恋花,原唐教坊【商调】曲名。原本是采用梁简文帝萧纲之【宫体】乐府诗中:“翻阶蛱蝶【jiá dié】恋花情”为名。

——该词牌又具有多个异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由于曲牌基本调式为 “商调”。同时,还曾列入“小石调”。因此,该词牌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主题内容。

——而真正成其词牌名,却是始于宋。并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该词牌,历来精典范作居多。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及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和苏轼的那阕【花褪残红青杏小】都非常有名。而北宋词人赵令畤更有《商调蝶恋花》联章十二阕所作《鼓子词》,咏《会真记》【即西厢记】事。尤其一代伟人一代词人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更是该词牌【古为今用】的典范。

二、律格与词格、声情规范

【1】规范格律谱式如下:

【该词牌,钦定词谱与龙榆生词谱均以北宋词人赵令畤范作为正格体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2】词牌格律:

正体双调:上下阕字数相同各三十字,全阕六十字,全词共十句。

其各句排序为:74577X2

用韵方式:上下阕同调各四仄韵。其上下阕,均于第1、3、4、5句押仄声韵。

全阕句式:上下阕同:

七字句:上四下三===6句,

四字句:上二下二===2句,

五字句:上二下三===2句

唯一可变通处为:上下阕第四句尾最后三字律格平仄仄可变通为“仄平仄” 

三、正格例词解析:

蝶恋花 作者:北宋  赵令畤【zhì】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作者简介:

      赵令畤﹝一作赵令畴﹞(1051~1134) 初字景贶,苏轼改为德麟。自号聊复翁。涿郡(今河北蓟县)人,【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玄孙【所以后世被称为:宗室词人】。哲宗元佑时,签书颍州公事。因接近苏轼,遭致新党排斥。

——著有最初【西厢记】之咏张生、崔莺莺爱情故事的12阕《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韵语散文相间,有诗有词,有说有唱,把叙事同抒情结合。该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及显现诸宫调递变之迹的历史资料。

——著有《聊复集》词1卷,曾刊入南宋长沙书肆《百家词》,已佚。其词凄婉柔丽,极近秦观。

构绪章法解析


1】上片起句【欲减罗衣寒未去】为:第一拍,是个别开生面的开局,它不以景语起兴,而纯粹以陈述语气,点明了词作的背景时间,并直接描写了主角:闺中女子的心绪:冬春之交闺客佳人“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

2】“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这两句为词作第二拍,是非常【含蓄】的句子,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揭示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

——尤其是:结尾三字:“深深处”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一种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之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


3】以下两句【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为第三拍,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

——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

——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

——然而,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作者的感情折射而已。但从其情绪之强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

——大家注意:“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拟人化】写法。——词之上阕,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4】歇拍后下阕三句,

(1)第一拍【转拍】句:【尽日沉烟香一缕】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这一转拍,没有【疏散】,而是紧接着上片结句【只恨清明雨】的心绪脉络,进而将【心绪】转化为【行为】的揭示!你看:

——她终日对着一缕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

(2)第二拍两句【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进一步揭示出女主人公在愁思重重——佳人怀人心事的那种无法排遣的愁闷下的【特定行为】:就是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她心中有无限恨,不觉中喝了很多酒,以至于久睡不醒。紧接着一句“恼破春情绪”,径直说出她的春愁。
(3)第三拍两句【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在【春情愁绪】无法排遣,终日以酒浇愁的【寂寞闺中】的她,多么希望燕子——这春的使者,给她带来远方【情-亲】人的信息、消息啊!大家注意:【飞燕又将归信误】此句的构思【独具匠心】,你看,作者在这里不说主角所惦记着的人没有捎信回来,却怪燕子忘了带信,构思巧妙。

——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然而,这扇【淡烟流水】的画屏上,却偏偏画的正是通往西江的、遥遥的、渺茫的【烟水】之路!这幅画面,宛如一柄剜心戳肺的利刃,深重的疼痛,使她痛不欲生!——因为她蓦然回想当初,她的那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此处的行为描写,是非常有力度的,沉绪的笔力,将愁绪、惆怅、绝望的一波三折的情感宣泄推向了艺术再现的极致!

5】歇拍之后的三拍,与上阕【心理情绪】的描写迥然不同,以具体的的【行为】形象,描摹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假如你细细的、静静的、几番诵读这阕词,你就会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欲哭无泪】!——所以,此作,充分呈现了造语深婉空灵,语婉意深;境构意象迭起,含蓄蕴藉;全词情绪缠绵悱恻的艺术风格。

四、写好《蝶恋花》习作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这阕中调词,主题是写春日闺中怀人。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尤其在【描述】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态的【构境】铺陈中,用语简练,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堪为:语不多,情无限;韵味儿别具一格。

1】本词牌写作的适合内容与【情绪基调】:

①本词牌基本调式为【商调】,适合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婉约内容。

②本词牌基本韵序为:1、3、4、5句押韵,节奏较为舒缓,不适合大开大合布局结构,纤笔细流、涓涓溪水的情绪表达方式才是该词艺术特色的恰度选择。

③由于以上本词牌基本的体式结构和情感基调所决定,在我们写作选题上,就要做到:以抒情为主、以情寓景为主、以情融境为主。

2】通过以上我们对例词的解析,就会感悟到:本词牌的特殊的写作要点:

①《蝶恋花》整阕词的造语遣词非常细腻、凄美,行笔宛如行云流水,尤其是起句为【独立】的一拍,它统领全词的基本情调和脉络走向,所以造语要:涵盖、清晰、真挚;具体写作中,可陈述、可设问、可赋兴。

②大家要特别注意该词谱的“分段为拍”的特殊手法:第一拍起句为独立的【意思表达】,而且以下各拍的分配也是如此,基本上每一拍都表意了一定的【独立】意绪,这与其他词牌不同。

而该词中,拍与拍之间的勾连,则完全依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一条内在的【情绪气脉】相接续的!——我在例词解析时已经【有意识】的强调了这一《蝶恋花》特具的创作特色。

③大家要特别注意该词谱的第二句【四字句】,此处,是写好该词谱的关键点!

  大家在诵读该词时,都会感觉到:上句一个七字韵句读下来,宛如溪水的潺潺长流,气息通畅,人们的意识流便会习惯地继续【畅流】下去,然而,接下去却一个【四字句】突然一【顿】,就好像溪流遇到【断崖】一样,水势急停忽而下泄,然后紧接一个五字韵句后,却又【舒缓】下来——这一顺、一顿、一续,将第一个韵脚字的韵声【堵】后,延长至下一个韵脚字的韵声,而且,这个四字句的造语也非常奇特:它的最后一个字,平声字色很亮!—这一切就造成了韵声的【惯性】连绵,更造成了【情绪】的起伏!

  ——这就是《蝶恋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在实际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处置】好这四个字,同时,你更要注意到:这第二拍的九个字,实际是将一层独立的意绪【事情、意思】,人为地分成两半句来说的,这是该词牌显著的【语境】特征。

④大家还要特别注意该词谱的1、4、5、6、9、10句的6个七字句,基本为【律句】或者【准律句】,除了4、9句可以允许【变通】为:后三字“仄平仄”外,其余七字句则必须依据正体格律来写,这也是该词谱的特殊规范。

⑤该词谱上下片字数相同,句式也相同,这就要求大家在实际习作中特别注意:物象选择、意象构思、情境意绪千万避免【重复】与【重叠】,其章法布局必须合理、合情、合规。

⑥虽然本词牌基本调式为【商调】,且情绪基调为【伤婉】,适合抒发个人的情感心语,然而,毕竟当今不是【士大夫】的时代,古典诗词的情绪氛围已经离我们很远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再写作《蝶恋花》时,更要注意与时代脉搏合拍,无论自主题的选择到基本的意境构思,从入笔素材的剪裁到个人情感的抒发都要做到:哀婉恰度、悲烈扬情,摒弃阴暗的、私愤的、狭隘的、扭曲的心理情绪,要健康的、向上的、宽怀的情感抒发!——这一点,大家要重点学习一下伟人毛泽东的《答李淑一》。

⑦本词牌写作时的用韵要求:

一是:由于本词牌基本调式为【商调】,且情绪基调为【感伤、委婉】,所以就要求写作选韵时做到:

—一是不但要注意韵脚字尽量择取沉郁、凄感、稳定的字声,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句中词汇的选韵与韵脚字声的谐和、恰适与情绪宣泄的统一。

——二是:该词体中,平声字的韵声选择,要符合整阕词情感基调的色度需要,选字,尽量做到【中性】响度,即不亮不暗、不浓不扬,沉压为度。

五、本讲练笔

1】依据赵令畤正格体《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谱格:以【缅怀】为主题写出一阕习作。特别注意:该习作要以个人【情感】抒发为构思主线、以【寄托情思】为立意词绪,写出:【景忆】、【真情】、【心绪】三者互融的【意境】作品。

2】用韵:依据范词词作,步韵、依韵均可。【但自选韵副题必须标识】。

(顾元隆 山东诗词学会省直分会顾问、老年大学讲师、网络大学讲师。)



编委会主任:林建华

副主任:张维刚、胡桂海

委员:顾元隆、王来宾、刘业玲

主编:胡桂海

副主编:顾元隆、王来宾、刘业玲

编辑:王勤、谢洪英、王明兰、吉洪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