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文集134

 昵称69650584 2020-08-21

【诗文集134】周博群抄录 共七首 
2020年8月18日

【医乃道之】
医乃道之,黄帝内经,基本内涵,以道养生。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道家养生,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颐养天年。
医道结合,传承千代,今可阅之,国人荣幸。

【治未病】
中医养生高境界,黄帝内经有记载。
不治有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四时】
四时气候,春暧夏热,秋凉冬寒。
四时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四时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日四时 】
古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
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一日之内,阴阳盛衰,朝则气生。
日中气长,夕则气衰,夜半气藏。
四时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五脏四时】
东方肝木,春季生发,阳气初生, 春气在经脉。
南方心火,夏季生长,阳气旺盛, 夏气在孙络。
中央脾土,长夏主化,长夏气在肌肉。
西方肺金,秋季收敛,阴生阳衰, 秋气在皮肤。
北方肾水,冬季收藏,阴气最盛, 冬气在骨髓。

【药性阴阳】
中医治病,配伍用药。
配方之妙,妙在阴阳。
药物药性,寒,热,温,凉,即四气。
药物五味,辛,甘,酸,苦,咸。

药性阴阳,温热为阳,寒凉为阴。
治疗热证,用寒凉性药物。
治疗寒证,用温热性药物。
五味阴阳,辛,甘,淡味为阳,酸,苦,咸为阴。

酸味,可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
苦味,可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
甘味,可补益,和缓,解痉挛。
咸味,可泻下,软坚,散结,补益阴血。
辛味,可发散,行气,活血。
辛味药性主发散,凡是药物有发散作用,皆属辛味。
其他诸味,以此类推。

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
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
黑色咸味入肾。

气类药物,食质较轻清,善发散或温煦,属阳,
可充养机体,推动生命活动。
味类药物,食质较厚重,善通泄或滋养,属阴,
可化生精血,补养形体。

【药物功效】
药物功效,升降沉浮。
升,即药性上升,降,即药性下降。
浮,即药性发散,沉,即药性镇敛。
凡是具有,升散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功效。
大多药性,上行向外,或升或浮,或兼见两者,属阳。
凡是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
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摄纳功效。
大多药性,下行向内,或沉或降,或兼见两者,属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