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武则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文山书院 2020-08-21

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一代君主,显示出来巾帼的能力,无论是广招贤才,还是创立殿试、知人善用使得朝廷稳定,百姓安定,文化复兴。

笔者阅读了刘连银编著的《武则天》以及影视作品中稍稍管中窥豹一二。

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官位较低的家庭,却凭个人能力逐步成为皇帝,着实让人惊叹。而其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性格与际遇,内修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之大。

以史观人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崩,武则天随宫女、妃嫔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在感业寺内,青灯古佛,修佛理经。别的女人都在哭哭啼啼,为未来感到绝望。

而当老尼姑准备给她剃发之时,武媚娘一句“发落复生,首级不会!”只要脑袋没掉,头发落了又怎样?年仅二十六岁的她在隐忍并等待着,在感业寺期间,孤灯念经,研读佛家经典,对于人生观与境遇有了更冷静客观的分析。

在感业寺期间写下给李治的情诗《如意娘》,佛经诗文《开经偈》。武则天才情智慧可见一斑。

《如意娘》则即表达了唐高宗李治的关心也抒发了自己的对爱火的怀念与感伤。为后来武媚娘重回宫廷带来了希望。

《开经偈》后来成为所有修行人诵经前的发愿文。


开经偈

【唐】武则天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意娘

【唐】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等待,三年,在感业寺,武则天不曾放弃自己,对佛教的知识与参悟有了更深的造诣。

诚如笔者所认为的,没有错的环境,只有错的心境。无论佛法,道法还是其他宗教都是有其内在值得深思的地方。

人生不止红尘漫漫,还有更深的归途。在参悟佛经的过程中,武则天也看破了人生两件大事——生与死。

与其日日神伤,不如走出去掌控自己与未来。

永徽元年,李治来感业寺祭奠李世民一周年忌日之时,两人重燃爱火。

永徽三年,时年二十九岁的武则天重新入宫,生皇子,被封为昭仪。

带着修读佛经,深明佛旨的内参,心胸更加开阔,对于问题的处理更加理性。这也奠定了她未来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代女皇,而这一等又是三十八年,天授元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终于易唐为周。

成为武则天

从性格来看,她开始的不甘,之后的隐忍,恃宠不自傲,低调前行,自己有心中既有明路。步步为营、儿女情长却不感情用事,胡作非为。

隐忍,从三年削发为尼中就能看出,参释佛经,必也学到稳中求胜,临危不乱之态。即后来的襁褓杀女,这点也是好理解的,性格刚毅,目的强而不外露,对于这步有时觉得太过残忍。

可细想来,对于当时的摄政手段高明不到哪里去的她,可想的办法太少,而王皇后地位又不那么容易动摇。虽说之后高宗并未废皇后,但为之后废皇后起到关键作用。另一点,杀人之手不怕一次、就不怕之后的两次以及后来的各种杀戮。

聪明,武则天运用个人创新的方法解决了许多问题,能清洗分辨事态、识人、知人、用人、废人、杀人。如果说此为智商高之举,也并非一定。人的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观察、总结、从他人各种事情以及言语中观察辨析得出,借鉴别人的经验便能更轻易得控制自己和别人。

另一层,只是,文才武略均是武氏之好,其好音乐诗赋、亦爱骑马。所以聪明之人也是兴趣广泛,培养各种能力。骑马使人感受到控制感,驾驭能力,骑马之人多有坚毅顽强的品质。歌词诗赋始人安定隐忍,细心。

际遇便是命中所遇,武德,武字,武氏初生。后因入宫,换帝等各种际遇,成就她之后一统江山的能力。有一次有谋反之人想趁其到寺庙拜祭之时行刺,可是上天却让那天阴雨连绵,未去成,武氏未死。际遇使她巧避了很多灾难,大难不死,终有所成。

内修,即一个稳字,不由各种风波而焦躁不安,稳大臣,稳庶族,稳天下百姓,识才废才讲一个稳字,内心也要平稳。

言致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