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阶段成果分享(第10期)

 标准生活 2020-08-21

本期

主题

本期主题:优先支持领域及若干重点课题凝练报告(市场营销)

报告撰写:才凤艳,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消费者的信息处理。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上海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ACR最佳论文奖。

1、智能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升级与营销创新

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消费者的行为与企业的营销模式呈现出一系列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体现在几个方面:消费行为与消费场景的融合、不同消费渠道的整合、不同传播媒介的整合和不同消费者模式的整合。在这种多场景、多渠道、多种媒介、多种消费者模式相互融合的时代,在研究消费行为改变与演化的基础上,探索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既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新兴科技的赋能下,消费决策与行为的全场景化与社群化;基于消费旅程的需求触发、行为跟踪、精准推荐;多平台、多终端、多渠道的融合与全场景营销策略;营销科技赋能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平台治理与企业营销的数字化转型;线上与线下消费者互动行为与营销的联动策略。

2、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营销研究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营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企业的各个层次的运作都有AI切入的影子。在营销领域,受这一技术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服务营销方向。随着我国服务行业所占的产业比重的加重,随着AI在各种服务行业(旅游、银行、餐饮等等)的广泛应用,研究服务营销的智能化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应用高潮,有关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中,有关新的服务营销模型和理论的研究也值得高度的关注。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面向电话客服(语音)、在线客服(文本)、传统销售及服务(线下)等场景,探讨研究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解析、情感感知、对话管理等技术在服务营销中的应用;探讨基于语音、五官、表情、手势、肢体语言等多模态用户意图识别技术在服务营销中的应用,探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人机协同智能服务营销;研究在人工智能服务环境中,消费者的认知、感知、态度和行为决策的过程发生的变化与及企业应对策略;探索在人工智能服务情境下,服务管理和服务管理理论的创新;人工智能服务场景下,服务失败与服务补救方式的研究。

3、营销理论的社会性应用研究

在传统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中,无论是营销理论,还是企业的营销活动,绝大部分时候是为企业的运营和盈利服务的。然而,随着社会性营销理念的提出,营销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社会性的影响。为此,营销活动的设计和营销理论的发展都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环境,更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应用。由此可见,结合我国当前所关注的典型社会性问题,考虑营销活动的非盈利性功能不仅仅是营销理念发展的进步,也是现实的需要。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研究营销活动对消费者与社会福祉影响;基于精准营销理论的扶贫效果研究;基于营销信息传播理论的全民健康意识提升研究;如何利用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相关理论去引导青少年养成更健康、更成熟的消费观;基于中国国情的公益营销的模式与创新性研究。

4、中国消费者行为的追踪性研究

该课题主要研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中国消费者行为将如何演化。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是我国营销实践和营销理论构建的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侧重的是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来理解消费者的决策和购买行为。然而,对于消费者行为在时间维度上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当今迅速发展的技术因素不仅仅为营销研究提出了挑战,也为学者们从纵向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规律提供了可能性。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开发并构建支持对中国消费者行为开展追踪性研究的面板数据库;对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购买习惯、决策风格等做追踪性的研究;分析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变迁规律,并探索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与技术驱动因素;新技术因素对消费者认知过程、偏好建构与消费体验的影响;技术环境与文化属性对消费者决策的交互作用研究。

5、5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我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沿。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些技术上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些技术优势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如何基于这些技术优势发展出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网络营销理论,从而为实践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都是管理学研究者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一系列新兴的营销模式,对这些营销模式的研究不仅仅有利于企业营销实践的发展,也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网络营销理论和模式。

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研究5G相对于4G的新特性(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会给互联网营销模式带来的影响;在技术便捷性极大提高的前提下,探讨消费决策的制定和消费体验的提升;基于社交媒体的营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新兴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的发展与演进研究;基于新技术的消费需求预测及个性化推荐对于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6、逆境中品牌国际化理论创新研究

全球蔓延的疫情不仅仅危害到人类的健康,也对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封国措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研究品牌国际化的理论对于企业实践和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研究主题下,主要是关注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展开品牌的国际化战略。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研究;中国品牌进入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市场的路径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家品牌、企业品牌的影响及对策;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公关危机管理研究。

7、新技术环境下品牌体验、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研究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由于消费者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乃至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新技术背景下,系统地探索品牌信息呈现深度、呈现广度、呈现的模式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品牌态度乃至品牌忠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研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等对品牌体验、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影响;新技术背景下,顾客深度参与品牌共创对品牌依恋、品牌态度和品牌忠诚的影响;探索新技术环境下,如何权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品牌体验和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之间的关系。

8、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石,企业的生产、运营和销售各个环节都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善因营销等方式来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绿色营销,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虽然这样的观念已经慢慢深入人心,但是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贯彻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如何实施更好的绿色营销策略,如何从企业的角度培养和教育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观念,都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绿色营销理论构建与完善;可持续的新型交易和网络关系研究;顾客可持续消费观念和行为塑造研究;企业可持续营销策略的动因与价值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