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法中寓有法 则可达神品

 伯乐书香小屋 2020-08-21


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几位有收藏意愿的人士,约我聊天,希望了解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审美判断方法,最好是具体到一些画面细节。

中国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欣赏中国画需要品味、感受,然后体味其中的意思、内涵、神韵、境界等等,而这些感受又非常微妙,人的心境不同,状态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很难定性说明,也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图

写意,是山水画的本旨。它是一种意识,一种情感,借助于笔墨立意为象。因此,它不同于西方具象的模仿和抽象的不似,是借助于山水表现人的主观意象、内在精神及情感气质。在写意理论的指导下,好的中国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有再现的因素,又有表现的因素。中国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更在于笔墨本身,笔墨可以不依赖于客观对象具有相对独立的美学价值。所谓“写意”的“写”就是强调书法的用笔在绘画造型中的书写意义。

佛家说:“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山水画能于乱中有法,放中有法,无法中寓有法,则可达神品。

中国画需先有法,先胸有成竹,后来画家修养达到深厚的程度时,则要无法,胸无成竹,后者境界高,如苏东坡的题跋,石涛、任伯年的小品,皆若不假思索,自称天趣。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画格越高,画法越简;画格越低,画法越繁。简是高度概括,画法简而意趣深。

有人画山水,画一遍待干后再画,一次一次加深画成。其实不管画面有几层,不管浓淡先后,一次画成,是高水平的画法,非到很高境界不能达到。

山水画在点景上最能见出工夫,如房舍、桥梁、人物、动物等等。安放位置位置是否恰当,安放是否安稳,是否得体得势,可反映出画家的造诣高低。

齐白石   农耕图

山水画重在能表达出意趣,齐白石画牛耕田,看来看去不像牛,但尽管形象不像,牛的意趣却在,并使人感觉到它还在慢腾腾地往前走;尽管没有画水,却使人感觉到田里的水还很深,这就叫“得意忘象”。因此,山水画不能光看“像不像”,应以意趣为第一。

画画之道,同能不如独擅。凡自出心裁的,皆最为宝贵。

宋  郭熙 雪山行旅图

山水画的空间不是物理现象的空间,而是画面产生视觉深度的空间。有自然性的空间,也有主观性的空间。画面上要表现出这条线和那条线、这块墨与那块墨之间的空间,好的画本身是有深度的,但这个深度不是物理的空间,而是由前后笔墨相互间的联系所产生的。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山水画重“逸格”。“逸格”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创造,不拘泥于常规、常法。在艺术表现上力求“笔简形具”,以“得之自然为高”。写意画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求在创作上突出这种“逸”的人格精神。所以在造形上要求突破常理、常法;重线条、墨韵而不过份追求色彩的艳丽。

八大山人  仿倪云林山水

写意画所追求的“逸笔”与“逸气”,其内涵浸透着长期形成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思想。它包含着基本的人生观(清高远世,刚正不阿,不同流俗,不慕荣华等等),又要求全面的文化修养(诗文,书法,经史等学识以及气质、风度等等)。这种价值观追求的是人格的独立、自由、自我完善。

八大山人  山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