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皇陵

 老刘tdrhg 2020-08-22

大明王朝先后定都南京、北京;就是在这些地方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皇陵,这些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阐释了封建中国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时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即明孝陵。明孝陵始建于1376年;地处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与马氏合葬。

大明王朝皇陵

1413年建成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工程历时38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规模宏大。当时从朝阳门到孝陵卫和陵墓西、北都筑有皇墙;长45华里,护陵驻军有5000多人,陵园内亭园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着千头长生鹿,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

大明王朝皇陵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德碑” ,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8.78 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 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 1800米。

大明王朝皇陵

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 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马、麒麟、獬豸各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 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 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 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 四个金字,是清康 熙帝第三次南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见到64 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大明王朝皇陵

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 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 此山明太祖之墓” 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

大明王朝皇陵

朱棣迁都北京后,其后去世的明朝皇帝均筑陵于北京;即明十三陵。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下方圆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大明王朝皇陵

十三陵以长陵建筑最为宏伟,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它建于1427年,共修建了18年,耸立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这是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保存得最为完好的陵寝。

大明王朝皇陵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大明王朝皇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同时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定陵规制仿效长陵,地宫面积达1193平方米,由前、中、后及左右五座高大宽阔的殿堂连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在这些殿堂间共有石门七座,虽重达4吨,但由于设计科学,重心集中在轴部,开启十分灵活轻巧,地宫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大明王朝皇陵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