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

 素笛轩 2020-08-22

中国交通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自国家出现以来,就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交错纵横的道路、姿态各异的桥梁、功能多样的馆驿、各具特色的舟车……都展示了中国古代交通的风采。

本期学而时习,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古代车马略谈

古代陆上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虽然很早就有了牛车,但并不为人所常用,而且被认为是卑贱的。《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是把牛车和马车并提的。魏晋以后还有乘坐羊车的。如晋武帝司马炎荒淫透顶,在宫内专乘羊车,任其信步,停在何处就在那里的宫妃处过夜,结果使久居深宫的嫔妃在自己门上挂上了羊爱吃的植物以邀君幸。

马车不但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且还是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左传》所记载的大规模战争几乎都是车战,因此古书中关于车与马的记载到处可见。先秦古籍往往车马连称,说马往往也包含车,说车也包含马。古人驾车以四匹马为常,称为“驷”。

《诗经》和《左传》中描写的马车绝大部分是四匹马的,例如《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大雅·燕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也有驾两匹马的称作“骈”,骈即二马并列之义,魏晋以后兴起的骈文,即从此义引申而来。

套三匹马的叫“骖”,骖还有个意义,即指驾车时套在两边的马。《楚辞·九歌·国殇》中说:“左骖殪分右刃伤”,指的就是驾在两旁的马,因为左右对举,前文并有“霾两轮兮絷四马”的诗句,足以证明,当时参战的战车是四匹马的。汉代时,天子的车有时也套六匹马。

古代的车是一根辕,前端高昂,故又谓之“轩辕”。靠辕的左右两匹马叫服马,外侧的左右两匹马叫骖马,因骖马在外,战争时容易被树木等挂住,《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鞍之战中,齐侯败逃,晋大夫韩厥紧追不舍,齐侯的车“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险些被俘。先秦尚左,所以左骖就比右骖尊贵。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解下一匹马时,则解左骖,以示尊重。《韩非子·外储说》说:“(晋文公)解左骖而盟于河。”结盟杀马也要先杀左边的,可见其尊贵的程度。

车既以四马为常,古人常以驷来计算车辆。如果说有马千驷,就包含一千辆车,反过来,如果说有车千乘,也就意味着有四千匹马。又因为乘代表四匹马,久而久之,乘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数词——四。

车上的主要部件

车上部件较多,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车厢部分叫“东舆”,车厢的两侧立着木板或栏杆可以凭倚的叫做“輢”。车厢的长度据孔颖达说:“四尺四寸而三分。”车厢前边“横一木,下去车床三尺三寸,谓之为式;又于式上二尺二寸横一木,谓之较,较去车床凡五尺五寸。於时立乘,若平常则凭较,故诗云‘倚重较今’是也”。式就是轼,可见轼离车床约七十厘米(周制每尺约二十三厘米),轼上还有一根横木叫做较,平时站着而乘车时就靠着较,较离车床约一点三米,正好依靠。不过“较”在古书中不常见,“轼”则常见。古人乘车时,如果遇到需要尊敬的人,就要手扶轼,俯身低头表示礼貌。

古人从后边登车,车后边的板或横木上有一缺口,是登车处。车上有一根绳,供人们上车时用手拉,叫“绥”。《礼记·檀弓上》载:“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果贲文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坠),佐车(副车)授绥。”鲁庄公因马惊从车上掉下来,后边保护他的副车上的人便把绥递给他,让他拉着绳子上车。古人的一举一动都有礼的要求,上车也有讲究。所以《论语·乡党》中说:“升车必正立执绥。”上车拉绳子时身体还要保持端正的姿势。

车辕是一根直的或稍曲的木杠,又叫“輈”,既可起掌提行车方向的作用,又可起传动的作用。后端连在车轴上,前端上拴着一根横水叫“轭”,又叫“衡(横)”。古代马脖子上套的皮圈也叫鞅子,即今天的马套包。轭和辕连接处有销子,大车的销子叫“輗”,小车的销子叫“軏”,销子拔掉,辕和轭失去联系,车就无法行走。

车轮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围在外框的部分叫“辋”,正中间的部分叫“毂”,毂的中间有孔,车轴就贯穿在孔中。车毂较长而露在外面,所以古人在形容车多时往往用“车错毂击”这个词,《史记·苏秦列传》中说:“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楚辞·国殇》中有“车错毂兮短兵接”的诗句,都是表示车辆之多和战斗之激烈。

连接车辋和毂的长木条叫“辐条”,成放射状排列,故“辐辏”和“辐射”二词都是出辐条安装的形状引申出来的。一般的车都是三十根辐条,《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但据出土实物考察,战车上的辐条一般为十八至二十根。

看完本期的学而时习,相信各位诗友对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讨论。

栏目主编:剑雪;图文编辑:亦竹

学而时习· 1812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