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往高处走”的人后来怎样了?

 素笛轩 2020-08-22

“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绝迹,振响于无声也。”文人通过登高这一活动,在天地之间与古人对话,排遣忧愁,抒发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行至高处的诗人们都有怎样的心声吧!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在诗人怀才不遇的时候。理想的破灭最让人伤怀。诗人登上高楼前后眺望,凭古伤今,抒发悲愤之情。天地悠悠,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竟容不下一个失意落泪的人。

花近高楼伤客心

登高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流寓在外的诗人在“万方多难”的背景下登上此楼,入眼满是繁华春色,而心中却始终是国家危亡,以乐景写哀情,更觉黯然。历代文人对此诗评价极高,清代沈德潜先生说:“气象宏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菊花须插满头归

定风波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登高所作,上片登高赏菊,下片饮酒助兴,抒发旷达的胸襟。“登高”是为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处在天地之间,才越发感到自己的渺小。广阔无垠的宇宙可以容纳一切,诗人的心情在这时候得到释放。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行至高处,诗人们触景生情。你还知道哪些登高的佳作,在登高时又有怎样的体会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栏目策划:云卿;图文编辑:芷兮

图片来源:云卿

沧海探骊 · 1910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