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小苹果,爱你不嫌多。

 素笛轩 2020-08-22

探望卧病的故友或很少走动的亲戚,苹果算是最没创意的伴手礼,拎一袋苹果称不上体面,也绝不至于太过寒酸。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苹果吧!

人皆可赠

除了病床边簌簌削皮声传递出的祝福温暖,苹果对人的滋补作用也早已被广泛认可。再怎么没胃口,吃个苹果总无大碍,这似乎已是很多人的共识。孙思邈认为苹果能“益心气”,后世医家进一步研究表明,苹果有“和脾”与“治卒食饱气壅不通”的功效,这正是中国人习惯饭后吃苹果的缘由。苹果作为食疗手段,理所应当的对一些常见病症,比如水痢(腹泻)、结肠炎等等都有辅助改善作用。

苹果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百搭水果”。

名含美意

但除了药书,我们翻检古诗文会发现提到苹果的次数似乎不多,百余年前好像也从没有苹果这一称呼,那么这两字到底哪里来的?

明代《采兰杂志》上说:“燕地有频婆……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苹果原来最早是佛经音译,后来进一步本土化,频字加了“艹”头变成蘋,其实如果能一直保持“相思果”的含义倒是更不错呢!晋人郭义恭在《广志》中也早有介绍——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谓之频婆粮。

如之柰何

这样看来,苹果当时主要是晒干食用,而且主要流行于西部地区,所以才会“果珍李”。

西汉上林苑中有紫柰大如斗,核紫花青。曹魏明帝时期,诸王进京朝见,皇帝赐东城柰一区,诏书中特意指出:此柰从凉州来。从西域传入的柰,可以看做是今天苹果的原始种,但柰字过于生僻,在民间不如频婆好记,所以民间多称其为“频婆果”。直到明代,苹果种植地域也主要集中于北方(出于北地燕赵者尤佳)。学术著作中对其作简介,也是拿一些常见的本土水果作对比。明代曾棨的《频婆果》诗中“炎帝遗书惭未录”一句虽有偏颇,但当时苹果在中国尤其南方还未遍地开花,倒也是事实。

福建产的油柰早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产品。

先果玲珑

近代以来我们不断从国外引进改良品种,以至于今天大多数人对于本土的“柰”已经没有多少清晰的概念,不过大致上说它比现代苹果小一些是没错的。现在八闽大地还有油柰,长相比较奇特,个体圆中带尖,口味更似桃李混合,因为产量稀少又远销海外,故而要比一般的苹果贵出不少。

其实柰家族中还有特殊的一类,北方称为“沙果”,南方人叫它“花红”。在编者小的时候,这种不起眼的果子,就已经很少在市面上出现了。

小小的沙果虽不甚甜,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味浅情真

《本草纲目》上说:“此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檎、来禽之名”,李时珍还解释说,林檎就是更小更圆的柰,味道酸的叫“楸子”。西汉重修上林苑时,四方进献各地名果,其中就有十株林檎,但皇帝吃没吃过,吃过后感受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后世的《御制咏林檎》诗中说“虽然不及群珍味,也有微诚在此中”,总之就是嫌不大可口,但看在一片诚心的份上,也还是给了点鼓励。唐高宗时期,纪王李谨献上五色林檎,皇帝龙颜大悦,赐李谨文林郎,从此这一官衔也成为了林檎的代称。

万朵停春

因为林檎虽然有早熟而脆美的甜口,但扎堆在时令鲜果之中实在不够突出,所以相当于正七品散官的文林郎,也基本对应了它在水果中的等级。

相比之下,文人对它还算宽容,历代诗歌赞咏不绝,不过几乎都是品评花色,而不谈口味。晚春完全绽放的林檎花纤尘不染,簇簇鲜白中略带绯红,比同季的樱花更为可爱。元稹有一首《月临花》就是指的林檎花——镜钩娇面粉,灯泛高笼缬;郑谷的《水林檎花》也写得很柔媚——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林檎花虽然娇艳,但好在枝杈较高,路人很难攀折,故而过了清明直到初夏,依然能保持淡雅矜贵的本色。

洁白晶莹的林檎花初见之下颇为惊艳。

巧食多方

苹果做法很多,拌糖加热煮可制果酱,更简单的则是榨汁或者凝糕,和梨子的做法大致相似。古人认为苹果“惟八九分熟者最美”,即便早早摘了也不耐久放,还是生脆时咬上一口最为爽快,这一点现在也大致如此。

不过软烂的苹果也照样有人酷爱,《广志》上记载了柰豉的做法:将成熟的柰放在陶瓮中密封,六七天后开始酥烂,加黄酒搅拌成粥状,掺水后继续搅动,滤去果皮和子粒,过阵子滗去清汁,倒在纱布上,下方用灰把汁吸干,成形曝晒后形成粉末,再加入调料改变浓淡。

其实不光柰有传统吃法,沙果也可以做成点心——林檎麨,古人在《齐民要术》中已经详细地说明了做法,要不要试一下!

另外,林檎也不光有苹果家族的林檎,还有仅产于南方,属于番石榴科的林檎,你是否会傻傻分不清楚呢?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桃李成蹊 · 1912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