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命之谓性

 素笛轩 2020-08-22

宋代理学家认为,《中庸》是一部研究性命之学的著作,他们对于《中庸》的研究也多在其本体论上,这周,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庸》的本体论思想。

宋代以前的哲学家所论述的“天理”鲜有本体义蕴,“天理”一词是与“人欲”相对立的哲学范畴。“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选自《礼记》)即是说,如果不加以控制心中的欲望,人就会被物同化,人的本性也就会被磨灭。这里的“天理”指的是人的本性,而“人欲”指的是人的欲望,此时的“天理”,并没有本体论的意义。

到了宋代,“天理”逐渐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的思想,并对《中庸》进行了诠释。天理是朱熹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在朱熹看来,天理是宇宙的本原。“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在伦理层面,一切道德皆源自“天理”。人性本善,现实中的恶的存在并非人性有恶,而是人们没有达到“中庸”的状态,要么太过,要么不及,因此人们善良的本性被蒙蔽却不自知。《中庸》开篇首句言:“天命之谓性”,朱熹注曰:“性,即理也。天以阴阳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顺健五常之德,所谓性也。”朱熹以“天理”来论证儒家伦理思想的合理性。

如何认识和涵养“天理”?在朱熹看来,就是要做到中道或恰好。朱熹在《四书或问·中庸或问下》中提到:“若曰中庸,则虽无难知难行之事,然天理浑然,无过不及,苟一毫之私意有所未尽,则虽欲择而守之,而拟议之间,忽已堕于过与不及之偏而不自知矣。此其所以虽若甚易,而实不可能也。夫如是,是以人无知愚,事无大小,皆得有所持循据守,以去其人欲之私,而复乎天理之正。”

当“中和”工夫做得好,自然就不会受到人欲的干扰,所以存“天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修养工夫的问题。朱熹指出,人们体知“天理”还要贯彻于行之中,具体说来,就是认知仁、义、礼、智后而行其德。可见,朱熹对“天理”的贯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命的涵养和人性的修养上。

但我们知道“天理”不是那么容易可得的,那么做工夫又有何意义?朱熹说道:“圣人固已言之,亦曰择善而固执之耳。夫于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如是为善而不能不为,知其如是为恶而不能不去,则其为善去恶之心,固已笃矣。于是而又加以固执之功,虽其不睹不闻之间,亦必戒谨恐惧而不敢懈,则凡所谓私欲者,出而无所施于外,入而无所藏于中,自将消磨泯灭,不得以为吾之病,而吾之德,又何患于不实哉!是则所谓诚之者也。”

即是说,我们要学会分辨善恶,要持守一颗善心,如此方能“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国哲学神秘而又璀璨,这个栏目并不严肃,但是绝对认真,我们可以聊聊某个哲学家,聊他的主张学说或是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谈谈某个朝代的流派,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我们没有思想的灌输,不过是想有个机会和大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当然,对于各种思想,我们只能主观地或者借用大家的主观为您讲解,若您有其他的看法和理解,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栏目策划:清圆;图文编辑:疏桐

图片来源:网络

知行合一 · 191222

素笛轩:sudixuan0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