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尺方台偃清昼——床榻小史(1)

 素笛轩 2020-08-22

正常情况下,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枕席之安关乎着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不会直接睡地板上,一张宽敞柔软的大床,是每一个疲倦的灵魂最为淳朴的向往。我们就一起在河图洛书中看看古代的床榻故事。

室俭席寒

上古居住环境普遍卑小狭隘。周代通过礼制形式作了统一规定,明堂度“九尺之筵……堂崇一筵”,以当时的尺度衡量,九尺也就在一米八左右。这个高度勉强能够满足中等身材的男子正常出入,不过还是得小心碰头,因此席地坐卧不仅是礼貌,更是条件所限。但坐卧仅仅在室内铺席,很难抵御湿气侵入,所以需要将身体稍稍抬高,用一张立体腾空的“席”来隔绝地面。

根据考古实物复制的荆门包山楚墓折叠床,下方有较高的栅足,中间连接点清晰可见。

这种设计被后世统称为“床”。其实从发展源流来看,床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商代之前就已出现。但早期的床仅仅是一些简单捆扎的平铺木板,上面盖有干草,考究一些的才有床席。就尺寸而言,通常,床都是可坐可卧的,甲骨文的“床”就是一张垂直侧放,带有平足的床板,而“疾”字是一个人躺在床上浑身出汗的样子。当然我们今天没法还原三千多年前的床到底是何模样,但可以想见它们材质大多比较粗陋,故很难完整保存下来。

古制管窥

春秋战国时代的床大多木制,考究的还加以髹漆彩绘或者雕刻镶嵌,达到了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统一。因为质量过硬,有些还较为完好地保留到了今天。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过彩漆木床,大致为长宽2:1的布局,四角加上中段前后共有六条床足,床框通过一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得以加固,床沿上还设置竹木扶栏,侧面开有缺口以便上下。除了这种整体大床,湖北荆门楚墓中还发现了折叠式的带围栏木床,可以从中间拆开单用,床足为格栅形式,工艺和装饰也更为精细华美。

汉画像石上坐在匡床上的大人物,接受臣属的跪拜。

从河北望都东汉墓出土的石床来看,当时的床尽管比较宽阔,长度却只有一米六左右,显然不太适合作为正式卧具。但这时坐床的配套设施却已趋于完备,贵族所用的床常常设有背板和帐幔,设置屏风主要为了倚靠,帐幔则冬夏兼施,避寒防蚊皆宜。这些附属设施可以自由拆分,比如屏风可以仅设单面的背屏,也能设三面的围屏,或者是两面的曲尺屏。帐是展开的布幕,幔是数幅连缀,单面的叫,侧面的叫做,顶上接灰的叫(也叫承尘),大型的床帐称为

膝下三尺

这些坐床通常是放在厅堂中央,正对大门的位置。古代明间承担重要的采光作用,放在这个位置便于阅读、谈话和宴饮。尽管床的功能多样,但主要作用还是躺卧,另外它的尺寸较大也不便搬动,故而不太适于礼仪会客场所。但《商君书》中说“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所谓的匡床,指的是当时的一种方形小床。这里的“处匡床”就是坐在方床上。因为方床尺寸较小,不大可能躺着。《庄子》中写到“与王同匡床,食刍豢”,当然也同样是坐着。

独坐一榻把玩如意的悠闲,是典型的魏晋名士风度。

从礼仪的要求来说,匡床当然也得有所铺垫,通常铺蒻席。张衡《同声歌》中“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可为明证。在匡床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坐具称为,《释名》上说:长狭卑小者曰榻。同一声旁的汉字基本都有低矮扁平的意思,故而最初的榻,只是适当抬升了跪坐的高度而已。榻比席肯定层次更高,师长讲课时坐于榻上,海拔超出坐席上的学生一头,表明他更受尊敬。三国时期蜀汉名臣简雍性情倨傲,常趁刘备不在时,独擅一榻高谈阔论。

礼遇居中

根据《通俗文》的定义——三尺五曰榻。从河南郸城出土的西汉石榻来看,榻长约八十七公分,也就是不到床的一半(床的标准尺寸为八尺),因此床和榻同时放在室内,前者显然更尊贵。到别人家中做客,上榻没什么问题,但除非得到特别允许,否则贸然上床是万万不可的。东汉《风俗通义》中有个故事:南阳人邓子敬对年长三岁的张伯大非常敬重,张晚上睡床,邓子敬就在榻上凑合一宿,每天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床行礼。

即便是简陋的竹床,也不能随便让别人爬上去——我醉欲眠卿且去!

但独坐的榻也不是谁都有资格享用的,君主表达对贤臣的宠信才会给予如此厚遇,三国时孙权就这么优待鲁肃。若一室之内只设一个独坐,便只能留给最为尊贵之人。独坐对某些级别的官员而言,不但不能坐,也不能随便设置。萧梁时期临汝侯萧渊猷担任益州刺史,给自己的宾客专设独坐,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建康,梁武帝大发雷霆,吓得萧渊猷精神恍惚,不久便郁郁而终。

合独有别

与榻非常类似的一种坐具就是枰,类似于今天的大棋盘。“枰,平也,以板作之,其体平正也”,可见枰(平)是方方正正带有短腿的坐具,只容得下一个人坐,而榻除了独坐的榻,还有两人对坐的合榻。另外榻的边缘带有纹饰,可以和帷帐、屏风相连接,属于组合式家具,比简单到极点的枰要高级一些。过去人们对枰和摆放碗盘的案有过争议,有人甚至认为两者可以通用,但目前学界倾向于枰的底足为矩尺形,足间形成壸门,这样加大接触面以便承重力更强。

古人坐在低矮木榻上阅读小憩的习惯,今天依然是休闲慢生活的一部分。

合榻对坐的往往是宾主两人,中间再摆上个小案,就可以喝点小酒,玩几盘桌游了。尽管合榻至今未见考古实物,在汉代陶俑或木俑中却多次出现模型,它们按比例放大长度也不过一米左右,否则就不方便“促膝相谈”。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可供四人以上共坐的连榻,而且多采用壸门底座,这可能受到了外来家具的影响。

话说回来合榻和连榻的级别,是要低于单人坐榻的,这与坐席的规格一样。汉代将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尚书令统称为三独坐,即这三名官员各自都有自己的坐席或者坐榻。独坐榻虽尊贵但更轻巧,后汉陈蕃对徐孺子另眼相待,为其专设一榻,平时可以挂在墙头,本尊亲临才取下供坐,这就是后世“下榻”两字的来由。

本期的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河图洛书 · 2003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