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桥创业老板张士平,从扛棉花的苦力到262亿身家的棉花和铝业大王|富日记

 富日记 2020-08-22

山东首富、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前董事长张士平因病去世,享年73岁。

纵观张士平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他从扛棉花包的苦力开始,一做就是17年。

1981年,35岁的张士平接管了当时处于“半年开工半年闲”状态的邹平第五油棉厂。

油棉厂的扭亏为盈让张士平挣下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开始了山东魏桥的创业之路,终于成为亚洲棉王和铝业大王。

目前90%的苹果手机壳体所用的铝板材料均来自于张士平的工厂。

2018年4月1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72岁的张士平位居第25位。

现在山东魏桥员工总数18万人、集棉花加工、棉纺、织造、热电、铝业等于一体,自2012年连续七年入选世界500强,2018年位列第185位。

在新出炉的新财富2019年500富人榜上,张士平家族以262亿元亿财富排名第63位,超过比亚迪王传福、美团王兴、巨人网络史玉柱等知名企业家。

在棉纺和铝业这样很多人看不上,很多企业不赚钱的传统行业,张士平赚了262亿元,这并非偶然。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最提倡第一性原理,提倡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思考。

受此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也非常喜欢提第一性原理。

虽然身处传统行业,张士平用行动证明,他一直把第一性原理贯穿于创业始终。

有这么多赚钱的生意,张士平为什么一直专注于棉纺和铝业?

这是因为他看到的是全人类需求和市场,这成为他把两大产业做成世界之最的基石。

不管科技如何进步,世界怎么变化,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不变的,全世界的人不可能不穿衣服。

张士平相信,只要你能做出比别人更便宜更好,而且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须的东西,你就一定能够活下去

如何做出比别人更便宜更好的产品呢,张士平很早就得出结论:棉纺行业是一个大规模、低成本、好品质才可以生存的行业。

明确了这点,不管纺织业如何低迷,或者政策如何变化,张士平都坚定不移地在纺织行业继续投入。

因此只用10年时间,他就把魏桥的规模和成本做到了全国无敌手。

到2005年,张士平把魏桥做成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产品覆盖欧美、日、韩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除了横向发展规模,张士平还纵向拓展产业链,他进入服装生产领域,不但拉长产业链,还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他与人合资成立大型服装企业,生产男装、女装、休闲装、运动装、迷彩服等几乎所有产品,并从贴牌加工一直干到自主品牌。

虽然身处传统行业,张士平对技术的追求从未止步。

他不惜血本,从日本美国引进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等顶尖设备,让魏桥不但是最大,也是设备最领先的棉纺企业。

《财富》记者采访张士平时,目睹了这样一幕,几乎没有人的厂房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纺织机整齐划一地24小时工作。

张士平当着记者的面,揪断一根纺纱机上的丝线,这台机器自己找到了断点,用不足2秒的时间将其重新连接并继续工作。

为了降低成本,张士平绞尽脑汁,甚至突破重重压力,通过自建电厂的方式降低成本,把用电成本节省1/3。

这个举动不但降低子纺织业务的成本,还启发张士平进入电解铝行业,成为铝业大王。

因为通过自建电厂,有了价格很低的电力供应,张士平就开始思考召唤利用这个优势。

经过研究,他发现电解铝产业,电力成本占到全部生产成本的高达45%左右。

基于和当初做棉纺同样的底层需求逻辑,人类对铝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这让张士平毅然进入电解铝行业。

他又用了和棉纺类似的打法,一出手就全球最先进的装备,然后把业务拓展到整个产业链

2005年进入氧化铝领域;2011年进入高精铝板带箔、新材料领域;2014年进入采矿领域。

在魏桥,已经可以做到铝矿石进厂,铝水不落地,经过电解铝、氧化铝,再到铝材厂,直接出来汽车轮毂、铝箔、铝板的全产业闭环生产。

不到10年,张士平把魏桥铝业建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铝产业的王国,不到15年就坐上全球铝业的把头交椅。

高盛甚至称它是全球铝业中唯一还在赚钱的公司。

尽管身家惊人,张士平一直用一部200多块钱的功能机,但他偶尔也会用iPhone。

除了拍照,更多是向旁人展示手机的铝材来自他们公司。

目前90%的苹果手机壳所用的铝材都是张士平工厂产的。

张士平在棉纺行业和铝业上的打法,非常值得创业者们学习借鉴。

第一是确定是否是长久普遍的需求,这有点像亚马逊的贝索斯说的,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

第二是不惜血本采购最先进的设备,想方设法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到全产业链。

然后专注于此,不要被其他赚钱的行业吸引分神,持续投入,形成良性循环,自然会越来越好。

张世平用他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