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女首富的传奇人生,揭示了五个商战哲理

 王浩然 2020-08-22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了清末出身民间的陕西女首富周莹跌宕起伏的励志传奇人生。

这本是一部商战戏,但起初看时,更多只是关注了其中的感情故事。

重刷该剧之后,我觉得,它深刻揭示了五个商战哲理。

一、谨记“诚信”二字,这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底线

剧中第三集,吴家大当家吴蔚文就给周莹上了一堂“诚信”课。

沈家故意压低报价和吴家争夺户部膏药订单。吴家很为难,报价高了可能拿不到订单,报低了则要亏本,因为订单指定要用血竭,而血竭是一味很贵的药材。

刚巧站在一旁的周莹就说,可以用杜鹃花的叶子代替血竭,它具有同样药性,成本却几乎为零;再说制成膏药黑灰灰的,没人知道成分是什么。

吴蔚文听了大怒,他让周莹跪在学堂的“诚信”二字前,说他生平最痛恨的事就是弄虚作假,要求她永远遵守吴家东院的规矩,不哄不骗,不欺不诈。

吴聘也希望她以后无论走到哪儿,都要谨记“诚信”。

“诚信”二字从此铭刻在周莹的心里。

她在学堂和小江比试算帐,由于吴聘暗中提示而赢了小江,却主动认输。她说因为做人要诚信。

担任吴家大当家后,她为拓展市场前往迪化,历经艰险查出假药真相,并用真货无偿替换市场上所有打着吴家名号的假货,一举赢得良好声誉,同时收获了大笔订单。

再后来,她在上海首次与洋人做生意。在两千包生丝已经全部交接完成后,她得知其中有一绞颜色略有偏差,尽管买家克迪再三表示没关系,仍坚持换掉有瑕疵的整包生丝。

克劳迪被她的诚信精神打动,与她签下十年合约,并帮助她迅速打开了上海租界的生意圈。

而贯穿整部剧的军需案,其实质也就是关于诚信之争。

吴家虽因官场斗争牵挂被诬陷作假而遭遇大灾,但周莹因为吴家这份诚信的底气,不屈不饶申冤,并最终重振吴家。

与之相映衬的是,沈四海为仇恨蒙蔽双眼,无论为人还是做生意都失去底线,虽挣得一时风光,最终却落得一无所有。

二、要有长远眼光,看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周莹在重振吴家东院过程中,通过种棉花赚得了第一桶金。但她没有止步于此。

她通过观察发现,单纯做棉花生意跟做布生意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棉花从泾阳运到武汉所布,再卖回到泾阳时,价格就翻了几番。

于是她倡议并说服吴家兄弟,把她的棉花生意和吴老四的织布坊和吴老二的布庄联合起来,成立吴氏布业。

就是这个大胆设想和决策,为之后吴家的再度崛起拉开了序幕。

后来,吴家土布因受到洋布冲击而滞销,周莹另辟蹊径在迪化打开销路,把囤积的所有土布全部卖出,盈利颇丰。吴老四想着土布赚了那么多钱,便打算继续生产土布,周莹立马称万万不可。

她表示,这次土布能全部脱手纯属侥幸,洋布相比土布优势太多,用不了多久,土布在迪化也必将失去市场,吴氏布业转向迫在眉睫。

同时,考虑到单纯经销洋布利润有限且容易受制于人,周莹还提出,直接从原来的自产自销土布转为自产自销洋布。这一设想刚好与陕西当局欲筹建机器织布局的想法合拍。

为此她顶着各种阻力,力排万难,终于促成了织布局的建成和运营,也由此真正完成了重振吴家的大业。

后来她在上海四面出击与洋人做生意,起因固然是为了向沈家报仇,但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看到了,与洋人做生意挣钱的巨大商机。

而这一突破,也为吴家生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转型升级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三、坚持合作共赢,大家都好才是商场硬道理

该剧一开始,就用一个反面例子证明了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沈家大少爷沈月生为拿到户部订单,不顾成本压低报价。

假设沈家如愿拿到订单,按这样的报价他们不仅挣不到钱反而会亏本。沈月生的想法是先抢到订单再说,这次亏了的钱可从以后长期的生意中再挣回来,但他忘了,后续吴家也可用同样的办法把生意再抢回去。而这样恶意竞争的做法必然会是两败俱伤。

吴聘知道沈家报价后,向沈家提出两家联手重新报价,最后两家都能赚钱。可见吴聘在经商理念上显然胜沈月生一筹。

在剧中,本次订单中已有奸人挖坑在先,无论吴沈两家联手与否,拿到订单者都必将遭殃。 这当然又是另一码事了。

还有周莹与胡咏梅关于经销洋布的激烈商战也是关于合作才能共赢的绝好案例。

机器织布局建成投运后,为尽快打开销路,周莹提出与胡咏梅合作,利用胡家已有的古月布庄经销织布局生产的富民洋布,承诺按所有客商中最低的价格给吴咏梅供货。

周莹预测,她们俩的合作,将促使机器织布的产量在几年内再翻几番,胡家的古月洋布庄也可以把分店开遍全国。这无疑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大好事,所以胡咏梅起初也是答应的。

遗憾的是,后来胡咏梅受人挑战利用,不仅不与周莹合作,还不惜血本降价五成,并为此抵押了古月洋布庄和胡家所有土地,想要挤垮周莹。

周莹为了机器织布局已经砸锅卖铁,面对胡咏梅的步步紧逼没有退路。她于是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应战。

最终,周莹凭着灵活的促销方式和富民洋布过硬的质量彻底打败了胡咏梅,而原本可以通过经销富民洋布把胡家生意进一步做强做大的胡咏梅却落得一无所有。

四、要有勇气和魄力,关键时候敢于放手一搏

周莹重振吴家的道路可谓跌宕起伏、处处艰辛。

很多时候,眼看已山穷水尽,她却终于又迎来柳暗花明。

而每一次扭转危机,背后都充分展现了周莹敢于放手一搏的勇气和魄力。

吴氏布业开张后不久,胡咏梅开设了古月洋布庄开业。洋布畅销,致使吴家生产的土布大量积压,吴氏布业面临关闭风险。

为找到销售突破口,周莹决定去地域偏远的迪化跑一趟。她相信在那里应该还有土布的市场。但去迪化的路充满危险,有险峻山崖,还是茫茫沙漠,更有土匪出没,人们都传说这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

吴家老二、老西还有周莹的父亲周老四都反对周莹去迪化。她却决心无论如何要试一试。即使吴氏布业最后不得不关门,在关门之前她也要拼一把。

就是这股“拼一把”的勇气,让她在历尽艰辛之后终于迎来吴氏布业的转机。

陕西机器织布局筹建受阻,原先已经认购织布局股份的沈家和胡家将所有股份悉数退出,周莹却逆流而上,不惜倾家荡产凑了二十万两白银将他们退出的股份全部认购。

当土布织户在奸人挑唆下将纺纱机和织布机全部砸烂,吴家遭受重大损失,周莹依然坚持重建织布局。

吴家老二和老四因此退出吴氏布业。当初力推这件事的赵白石也觉得坚持重建或可能碰得头破血流。但周莹却说,不如先碰了再说,说不定能碰出一条血路。

正是周莹的这份魄力,才有了后来民富洋布的畅销全国,为吴家也为政府创下了巨额利润。

五、最好的激励,就是激发员工的自驱力

机器织布局被砸后,周莹想要重建,却苦于无处筹钱。

偶然的灵感,她决定将吴家东院名下的所有产业折合成银股出售给家里的丫头和伙计,凡购得银股者每年都可按股比参与分红。

这一招不仅帮助周莹筹得了重建织布局的银两,更让伙计们的干事热情大增。

吴老二去他名下的商号,发现伙计因为太清闲在睡觉。然后他听说西院的掌柜去了东院新开的水记,因为东院另外给了银股,感觉就像给自己干活,再苦再累也甘愿。

紧接着,吴老二又发现东院的伙计在半路抢西院的客商。周莹解释说,自实行银股制,那些拉起客来都拼命似的,不过她以后会加强管束,要求伙计不得为生意伤及同行义气。

吴老四为清算之前中院退股的帐,查看了吴家各商号的帐本,却发现现在东院一家的收入竟超出了当初三家合股的收入,要求周莹给出合理解释。

而老练的吴老二至此已洞悉其中所有奥秘,并决定西院以后要和东院一样实行银股制。

事实上,周莹实施的银股制的奥秘就是激发了伙计的自驱力。

在现实中,往往一边是老板为了公司利益不知疲倦工作,同时员工却只想快点下班,因为老板干得多自己就可以多赚,而员工干多干少收入却没有明显变化。

从人性的角度,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是为自己而干的时候,才会有激发出最强的工作积极性。

而吴家东院实行银股制,伙计也都参与分工,就意味着东家赚得越多伙计也分得越多。

如此,则伙计就不仅是在为东家干活,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干。

周莹的传奇人生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商人若想在商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几个基本素质——

一是要有纯良的本质。否则即使再多人提醒你要“诚信”,一旦面临利益诱惑,良知依然有可能败给心魔。

二是要有足够的智慧,能理解基本的人性。如此方能懂得合作以及分享,从为一己利益单打独斗转变成为共同利益协同作战,因此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是要有过人的能力,包括眼光和胆识。能否看得远,看得清?关键时刻是否敢出手?人与人的差距往往就在这里,而这也往往也决定了成败。

这些道理,其实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

~END~

注:本文于2020年6月14日首发头条号;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