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还未出伏,别做”湿人“!

 为什么73 2020-08-22

今天

一层花蕊一层高,
花蕊层层竞探腰。
莫道残花随雨落,
枝头新秀几多娇。
          ——平心堂张晓彤

处暑在即,玉簪花开渐繁。

处暑中的“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所以,“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随着一场场大雨,拉近与秋天的距离。

处暑之五运六气

处暑处于五运六气中的四之气中,主客气都是太阴湿土,形成了一种比较反常的气化环境,虽然处暑节气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在往年,这时三伏天已悄然而过,气象上的秋天即将到来,但今年伏天长达四十天,处暑时节还未出伏,湿气偏重,因此仍然处于夏季湿热的气候之中,养生还应以“祛湿”为主。

脾胃对湿邪最敏感,在这种主客气的条件下,如果天气还没有完全转凉,或像南方雨湿笼罩,要注意调养脾胃,不要着急贴秋膘、过量食用肥甘厚味。另外,处暑余热未退,但早晚偏凉,一旦雨水多,气候变化更快,要注意寒热外感病。

艾灸行气血祛湿

处暑时节艾灸可以通过艾草受热时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经穴,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强对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营养,驱寒祛湿补充人体阳气,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此时艾灸可以取穴:水道穴、丰隆穴、足三里穴。

水道

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通经活络。

丰隆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功效:通和经络,凉血止血。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左右腿各一。

功效: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艾灸方法:

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仪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时间为10-20分钟,用艾灸仪灸每穴施灸时间为30-50分钟。



食疗清热利湿

进入处暑节气,夏秋换季,但暑热未完全消退,不妨多吃蔬菜来养生,如四季豆等豆类,以及山药、菱角、莲藕等蔬菜在初秋季节食用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不仅可以滋养脾胃,还可以祛除余暑。

另外,夏季的烧烤、大排档、麻辣小龙虾的吸引力实在难挡,平心堂也为您准备了荷香清润茶,哪怕是一不小心吃油了,也能给肠道SPA一下,解腻又清油。



多睡一小时解乏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人体开始修整,准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产生疲劳,人称“秋乏“。

为防止秋乏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虽然已经是名义上的秋天,但蚊子依旧猖獗。保证优质睡眠,远离蚊子的侵扰,平心堂为您准备了夏日无忧香囊,可以取代电蚊香、驱蚊液等,一般可持续10天。

香囊由纯中药组成:苍术、白芷、川芎、冰片等。 

香囊无毒无害,尤其适合保护婴幼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