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敢是迎接挑战、战胜自我的动力

 展言老师 2020-08-23

孩子产生恐惧的时候,家长的态度是要安慰他、肯定他,这关系到能否让孩子克服恐惧,战胜自己。对孩子的恐惧,家长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呵斥,也不要采取冷漠的态度,应该认可孩子产生恐惧的合理性,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以及产生这种恐惧情绪的原因。

勇敢在心理上表现为对困难和挫折的不畏惧,在行动上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坚持行动,不受任何阻挠因素影响。现实中的事物并不是都随人所愿,如果家长像母鸡呵护小鸡一样,将孩子整日藏于翅膀下,孩子是长不大的。但是当大人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困难的时候,孩子都会有个适应阶段,怎么帮助孩子战胜困难是大人必须考虑的。

一封询问怎么才能让孩子单独睡的来信:

我有个很头疼的问题想和您聊聊。我儿子今年9岁,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在我眼里,他的性格很内向,不愿出去玩。而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在学习、纪律、团结等各方面都很好,在班级是学习委员。老师、同学、亲戚都夸他。唯独晚上害怕一个人睡觉。七岁前,在我们房间里临时搭个简易床,他和我们睡在一个屋里,睡得又香又甜。上了一年级,我就让他自己一个人睡。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到晚上他总是起来又哭又闹、他说害怕黑。给他开了一盏台灯,还是不起作用。我和他爸从开始劝说到发火,嘴皮子都磨破了,我作为家长真是没有办法了。我们给他讲了一些勇敢的人,让他学会坚强、勇敢一些,可是到现在也还是无用。

这位妈妈焦虑的都是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问题。其实,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有很多让他害怕的事情,如吃药打针、和家长短时间分离、夜晚的黑暗、扭动的小虫子,等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胆小,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我就知道不少的成年人对黑暗、蛇、臭虫、老鼠等有一种恐惧感。所以,要理解孩子的害怕,对于孩子胆小、害怕的表现,家长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呵斥,那会让孩子更加惊慌失措,觉得失去依靠而更加害怕。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要了解孩子害怕情绪的原因

比方说,晚上刚开始独自睡觉,要独自面对黑暗,确实会让孩子有一种不安全感。有的孩子会惊呼“有坏蛋”,等家长到了孩子的睡房打开灯却没有见到任何“坏蛋”,于是就训斥孩子。等家长转身刚离开不久,孩子又故伎重演。于是家长会变得不耐烦。也许在家长的呵斥下,孩子不敢再出声,但孩子的恐惧心理会加重。懂得一点儿童心理的家长会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说清楚到底害怕什么。对于孩子所说的“坏蛋”,家长不要一味地否定,也许关上灯,从孩子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在光影的作用下,确实有一个人形的影子在晃动。当你真正体会到孩子所看到或想象的景象后,和孩子说清楚,就能够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

对于孩子的害怕不要采取冷漠的态度,对于孩子的恐惧不闻不·问,会让孩子更加无助。对于孩子害怕的事物不要硬逼着孩子马上接受,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并帮助他做好心理准备。

孩子在害怕的时候,家长的态度是怎样的,关系到孩子能否获得自信、战胜自己,关系到孩子能否养成勇敢的个性。家长对于孩子的害怕不要采取冷漠的态度,而是应该认可孩子产生害怕的合理性,并给予安慰。对孩子的恐惧不闻不问,会让孩子非常,无助。我的一位朋友曾对我说起过她童年的一件事。那时她还在上小学,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恰巧遇到了邻居家老年人去世,大家忙碌的情景以及躺在床上的逝者在她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回到家中,联想起前天看过的一个电影《平鹰坟》,尽管剧情还不太理解,但挖坟的镜头总是挥之不去。她越想越害怕,最后忍不住哭了起来,并挤到了大人身边,结果,家长并没有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而是不耐烦地训斥道:“哭什么哭,快去睡觉。”那一晚,她就靠在家长的床边,坐了大半夜,直到实在太困了,才睡着了。朋友说,其实,那个时候真的很希望家长能够抱抱自己,安慰安慰自己。

家长对于孩子害怕的事物不要硬逼着孩子马上接受,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并帮助他做好心理准备。比方说,孩子非常害怕走“独木桥”,家长嫌孩子胆小,非逼着孩子走,结果孩子边哭边在“独木桥”上发抖。如果家长能够先扶着孩子走一次,再慢慢脱手,就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学中常提到的“系统脱敏疗法”是很有效的方法。主要就是在一段时间里,让孩子渐渐地接触某类让他感到害怕的东西。如孩子害怕兔子,则一开始并不让孩子去接触兔子,而是接触类似的皮毛等,渐渐地,让孩子远远地看到兔子,最后才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兔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