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深度思考能力

 温暖南方 2020-08-24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那些思维敏锐,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工作高效的那些所谓很厉害的一类人,常常我们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并不笨也不比别人付出的努力少,但为什么自己不能变成那类人,为什么自己上台演讲还是工作中的日常交流都会遇到以下问题:

思考的时候感到迷茫不知从何处入手。

讲话时没有条理,说了很多却没有讲到事情核心部分,别人听完也很难理解。

处理问题时效率低,丢三落四,付出很多努力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这些问题并不是关乎脑子笨,不够努力,性格不适合之类的一些因素,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习惯于解决问题的基本的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可能大家对这个词都不会感觉到陌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怎么用?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全球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所有咨询顾问都要学习它?别急,往下看。

1. 什么是结构思维?

结构化思维(Structured Thinking)

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以及体会整个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利用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全面的,有条理的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清晰的表达自己,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还记得自己童年时期或者现在家里面的小孩子应该都有玩过乐高积木类的玩具。积木有很多大小形状不同的一个个小零件,通过不同的搭建方式去造一个脑海中的小房子小汽车等形状。我们一开始拿到这些小零件的时候,是不是没有什么头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拼起来,拼的过程也是非常折磨并且不怎么高效。后来我们被迫去看说明书,跟随说明书的指导最后得到与图纸上一样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达到目标时的喜悦,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启发。随着我们按照说明书练习的多了,我们慢慢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并且这个时候我们想拼接什么形状时,脑海里都有一套大致的方案,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去给他做一些加工修饰,去得到一个说明书外的形状,有时候甚至比说明书上的形状更加有创意更有符合自己的预期。

我们的思维搭建方式其实也是类似的。刚开始去思考一个新问题时,我们的思维可能是混乱的,逻辑不清的。假如领导要你去分析自己公司目前所处外部环境,你会怎么做?大部分人估计都会直接按照自己想法,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整体思考不完整,逻辑不清。但是如果你掌握了PESTLE分析框架,你就会在脑海中有了企业大环境分析的方向,总比自己没有方向的分析好。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来完善结构,并最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结构思维。帮助我们很高效的,很有效的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结构看这个世界,你就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有句话说的好

“一眼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注定有着截然相反的人生”

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况且现在是信息爆炸并且杂乱的时代,这种高效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年轻的职场人去学习。

2. 如何去刻意练习“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第一步:拆 (以合适的角度分解问题)。这里的拆解问题不是简单的拆解,我们要弄清楚我们分解的目的是什么,分解的粒度有多大。

比如说电脑零件,你可以把他们按照功能来区分,也可以按照材质分类,方便保洁人员垃圾分类,也可以按照零件大小来分类等等。拆解的角度没有统一标准,或者是统一的标准其实就是便于接下来的组合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分析项目进度,那就可以按照时间进度或者阶段进度来进行划分。

结构化思维第二步:结(按照MECE原则,搭建新结构)。承接第一步的拆分,得到便于我们再组合的元素,我们便可以开始搭建结构了。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最出名的金字塔结构。什么是金字塔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确定了一个根节点(也就是目标问题)和我们分解目的的基础上来进行逐层分解。每一个父节点都可以分解成多个子节点,最后形成我们的类似金字塔形状的问题分解树。

在分解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MECE”法则来进行拆分,不能多拆,也不能少拆。所谓“MECE”法则,就是在19xx年麦肯锡咨询导师芭芭拉明托在其《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 “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ed”,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说我们分解问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分解标准,来使得我们分解后的每一层内容都不会重复也不会有遗漏。

比如说当我们收拾衣柜的时候,如果我们按照春秋装和职业装来分类,他们这两类就有了重合的地方,职业装也可以是春秋装;如果我们按照运动装,春夏秋装来进行分类,这样分类不仅有重复还遗漏了一些内容;我们还可以按照春夏秋冬装来进行分类,但是这样子春装和秋装又会有重复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分类为春秋,夏和冬装。这样子分类就做到了不重叠,不遗漏的原则。

还没太明白?不要急,我们通过例子来给你加深理解。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构建金字塔结构。

方式一:Top-down自上而下演绎法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的销售,公司要你接下来半年时间来完成900万的销售额,你接到通知后顿感焦虑,立马拿起手机开始一轮陌拜,或者想着怎么给客户优惠条件来吸引客户,收到无数个闭门羹后你发现这根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想着不行就辞职吧……

相反让我们看看一个有结构思维的销售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首先遇到这个问题,他首先想,销售额是从客户来的,而客户无非就是陌生的新客户,正在拜访或跟进的客户,和已经成交过的老客户这三种类别,如果我可以从每一类客户群体中得到300万的销售额,那么300 x 3 = 900,KPI就达到了。Ok,这样一分类,顿时感觉目标没那么“遥不可及”。接着分析,对于陌生的新客户,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获客渠道;对于跟进中的客户,我们可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对于老客户,我们可以提高老客户的复购率等。

接着我们可以思考一些具体落地的方案。对于拓宽我们 的获客渠道,我们可以选择与其它合作伙伴来进行客源交换或者新增获客渠道;对于准客户,我们可以添加优惠条件例如附送赠品;对于老客户,我们可以计划客户回访计划,看看老客户是否最近有新的一些需求。

这样子便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当然,我们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有不止一个的分解方式,具体还是得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最有效的分解分类。

方式二:Bottom-up 自下而上归纳法

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如何完成公司900万的销售额度指标。这时候你可能脑子里立马想到很多个点子:公众号合作,电话销售,产品组合打折销售等……如图所示:

这样子看起来很凌乱。别急,这个时候我们采取求同存异归纳的方式来将我们凌乱的思绪整理出来。我们可以对内容进行一些增减修补,根据不同内容给他一个“父节点”。经过一轮小概括后,感觉好一些了。如图所示:

还没结束,我们发现这样分组的话,其中有一组《客户分类》与其他的组别明显不是出自一个分类标准,所以我们倒不如把这个组放到上面去,然后将其他的组别根据客户分类的不同来进行组合。如图所示:

这样看上去就会比之前脑子里一堆凌乱的内容更有条理,也有助于我们做出一个有逻辑可执行的方案。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魅力所在。

3. 总结

其实结构性思维用的多了会更加体会到,结构性思维中的思维比结构更重要,结构性思维掌握初期会频繁的使用结构模型约束思维重点,它会慢慢让你养成这种聚焦的思维意识,我们甚至可以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拿来归类、重组、甚至按照骨架填充不同的颜色和特性予以区分,慢慢培养一种思维习惯。总之生活与工作的改变,先从改变思维开始。

作者: Rick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