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岸居居 2020-08-24

岗,意为高起的土坡,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也可以指值勤,守卫的地方。在肇庆的地名中,以“岗”为名的地方很多,如:黄岗,睦岗,景山岗,狮岗等!

究其原因,皆因肇庆地势东南较低,西北偏高,平原较少,山地丘陵较多,形成了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

如此多的“岗”中有一处碧绿静谧的山岗少有人问津,它就是本期的主角——龙顶岗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 图源 网络 龙顶岗上面的旧屋,曾经软禁过张闻天

龙顶岗,位于古端州城西,今康乐中路,城西清真寺背后。在古端州时期,与城东的石头岗(今阅江楼处)遥相呼应,形成两个制高点。

因此,龙顶岗在古端州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曾上演过一段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从古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 图源 网络

上张龙顶岗旧地图,为宣统高要县志里面的,但实际上是描绘1920年代的肇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肇庆街巷地图,图中的东西基本没有变化。

龙顶岗炮台于1920年建设,祝家巷是康乐中路,大井头是包公井,西门后街是现在的后东街和后西街,三眼井也有在图上,上方的长塞,是以前的长砦街。上山的道路现在也还是那样弯曲,马巷、大井头和回龙里三条组成现在的三联巷。

公元1058年,宋端州计划取东向西修筑城墙,将城廓建成“月”字形,取“日从东,月字城垣,日月穿城”之意!不料,在修建过程中,负责筑城的官员竟将计划中位于端州城的龙顶岗和石头岗置于城外!

原计划设计的“月”字形变成了“日”字形。端州城将竣工后,新城图样被传送到朝廷!军机大臣非常愤怒,因为新城在龙顶岗和石头岗之间,一旦遇上战事,敌方只要占领这两座山岗就可以俯视城内动静。

如果敌方在这两个制高点用强弩炮石攻击,府城很快就被攻破,新筑的城墙也就失去的军事防御的价值。

一些喜好风水之说的官员到过肇庆府后,也连称端州这座方城要不得,因为方城为“日”字形,有日但无月,城的北面有七星岩,有星无月,意喻方城像日,太阳一出,七星就没有光彩,没有光彩的地方就不能地杰人灵。

筑城的官员听罢惟恐皇帝治罪,只好在北门的池塘中筑起一个50余丈宽大的土台,形如圆月,这样便是日月合璧,七星耀彩!

这座“补月”台后就称为宝月台了。

“补月台”虽然建成,但失去了石头岗和龙顶岗东西两大制高点的古端州城已然失去了军事上的防御能力!危如累卵,一旦发生战事,必定不堪一击。

然而历史上的肇庆,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鉴于此,到了清朝年间,清政府便在龙顶岗设置“督标营”负责协防附近的西城门。

1854年,伍百吉率领红巾军度过西江,攻打肇庆,一举占领了城区龙顶岗督标营,城内清军把总领黄琴胜在披云楼上,企图用炮火轰炸龙顶岗的红巾军。而这个时候早已预先打入侵军内部的红巾军将领韩洸正好驻防披云楼上。

当黄琴胜下达炮轰命令时,韩洸擒贼先擒王,手起刀落,击杀黄琴胜,防卫清兵纷纷弃枪逃散,伍百吉带领红巾军弟兄乘胜追击,猛攻府城,架起几道云梯,直冲敌阵,占领了肇庆。

至今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 图源 卫星地图

民国6年(1917年),黎元洪任命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占据两广,拥兵5万!成为两广最大的军阀。陆荣廷控制广东以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破坏护法运动,排斥粤系,引发了桂肇两军火拼以及粤军讨贼驱桂之战。

民国九9年春,孙中山组织讨贼义勇军,发起“驱桂之战”。为了抵御孙中山指挥的粤军,桂系第二军总司令,肇阳罗镇守使林虎在肇庆修筑七座炮台,七座炮台中就有龙顶岗炮台。

炮台大小不一,设备齐全,常年重兵驻守!援闽粤军林虎所部驻肇庆的桂军东调后,在新编粤军第六军军长李耀汉的策动下,驻阳江的肇军旧部陈铭枢脱离桂系,趁虚占领肇庆,桂军被驱逐回广西。

民国17年,城西乡绅辟龙顶岗为公园,现《广东近代园林史》第二章中也收录有“高要龙顶岗公园”,当年其建筑与规模可见一斑!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闻天受到迫害,遣送肇庆,安置地点正是位于肇庆军分区龙顶岗西南侧牛岗的一所平房。从此,张闻天在这偏僻的山坡中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流放生涯。
在那个昏暗的小屋里,张闻天不停地阅读,不仅读马列的中文版,还读马列的外文版。他不顾年老体弱多病,经多次请求,批准到广东仪表厂、新华印刷厂、市西区、红旗大队等20多个单位。
在工厂和农村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细致了解工人农民的生活情况和工农生产。正是这些阅读和实践经验,让张闻天最终写下了近10万字的文稿。
该文稿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著名的“肇庆文稿”。

这里曾在古端州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地位,现在却少人问津

▲ 图源 网络 城西清真寺后就是龙顶岗

改革开放后,龙顶岗先后被改造成休闲避暑山庄,烧烤场,羽毛球场等。现在的龙顶岗,犹如一位垂暮的老人,满目苍夷,两三栋荒废的小楼屹立在晚风中,晚归的云雀在电线杆上叽叽喳喳。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龙顶岗被列入了肇庆市旧城镇改造项目,计划沿着宋城墙西段及龙顶岗公园,以附近的包公祠,包公井,包公楼,绿瓦坑,清真寺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为载体,打造一个以龙顶岗公园为中心的城西文化、购物、娱乐、休闲中心。

改造后的龙顶岗必定比现在热闹许多,而那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故事也沉没在滚滚历史烟云中,留下的只是那岗中荒废的小楼孤单伫立,留下的只是那岗上树林中的鸟儿孤单吟唱……

正应了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字整理丨大猫

图丨网络

编辑丨大猫 小日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