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渭南广生堂 2020-08-24

昨天去了一趟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古代先民们在陶器上绘制的各种绘画觉得很有意思,分享一些我喜欢的: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彩陶是一种将矿物质颜料涂在泥坯上,经过焙烧而成的带有纹彩的陶器,这种陶器的纹彩不会因年代久远而脱落,大量远古优秀艺术作品由此得以保留下来。在我国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都发现有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制品。位于黄河上游的中国甘肃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拥有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

甘肃彩陶是在融合当地及周边不同民族文化并持续汲取中原文化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自距今八千年前的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兴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晖,时间跨度达5500余年,在世界诸多彩陶文化中延续时间最久,具有独特完整的风格体系。其中,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甘肃彩陶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一次绚烂绽放,充分体现出彩陶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悠久历史、灿烂辉煌和巨大潜力,既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融合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富矿。

黄土下的彩色世界

甘肃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欧朗,孕育了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它们在中国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有着开启之功。这些早期文化大多含有多姿多彩的彩陶,彩陶作为一种独特文化传统绵延数千年后就沉寂于地下,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重新被发现。

191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受北洋政府聘请来到中国,负责矿产资源调查。因为战乱,探矿工作无法进行,他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化石采集及考古研究方面。1921年,安特生在辽宁锦西砂锅屯、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揭开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证明中国史前存在一个新石器时代。1923——1924年安特生在西北考察,发现了甘肃、青海地区的彩陶文化,他将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遗存一同视即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与沙井期,前三期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后三期为青铜时代文化。由于考古材料,发掘方法及认知条件的限制,安特生的文化定性与分期有一定错误,这些错误被后来的考古发现逐一纠正。

甘肃彩陶的发现和研究与瑞典学者安特生是分不开的。1923——1924年,安特生为了寻找仰韶文化的源头,溯黄河而上,在甘肃、青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先后发掘了临洮辛店、广河齐家坪、临洮马家窑、广河半山、民和马厂、临洮寺洼山、民勤沙井等著名古文化遗址。他对所获彩陶赞叹不已,称其“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安特生的甘青考察发现了甘肃彩陶大部分有代表性的遗址,揭示了甘肃悠久的史前史及特色鲜明的彩陶文化。

1944——1945年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发掘临洮洼山遗址,认识到安特生所谓的“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于是将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的体系中独立出现。不久,他又在宁定县(今光和县)阳洼湾齐家期墓葬遗址中发现了甘肃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的证据,纠正了安特生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中上游地区古文化遗址被陆续发掘。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山丹县四坝滩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命名了四坝文化。1961年在广泛调查和部分遗址发掘的基础上,马家窑文化被正式命名,并为学界普遍接受。1978年甘肃省考古工作者在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彩陶,为仰韶文化彩陶找到了源头。至此,黄河中上游彩陶文化的历史序列基本确立。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彩陶以黏土为原料,经过制坯、彩绘、干燥、打磨、烘焙等工序制作而成。器型一般是盆、钵、瓶、壶、罐、瓮之类。甘肃彩陶制坯一般分为模具敷泥法和泥条盘筑法,后来还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尚未出现快轮制陶技术。

彩陶在甘肃远古陶器中的比例较大,多为实用器。彩陶纹饰一般用毛笔画在素面的陶坯上,颜色来自矿物质原料,以黑色为主,也有少数红、白、黄等其他颜色。因为矿物颜料与陶器同烧,颜色可以经久不变。

陶器烧成后再绘制花纹的陶器称为彩绘陶。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件白色的彩绘几何纹陶片,说明彩绘与彩陶的历史同样悠久。有学者推测,彩绘技术简单,对颜料的要求不高,所以彩绘陶可能出现在彩陶之前。

甘肃地区的彩陶文化历时5500多年,分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大阶段。新石器时代以农业文化为主,包括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受气候变化影响,甘肃中部及河西地区以农业和畜牧业兼容的文化形态为主,包括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不同的文化类型分布范围随时代而变化,有的仅限于甘肃一隅,有的则以甘肃为主,旁及周边的陕西、青海、宁夏和四川地区。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宽带纹三足钵 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1979年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出土,甘肃博物馆藏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垂弧锯齿纹瓮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漩涡纹四系罐

笔画与色调的奏鸣

甘肃彩陶纹饰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纹样,包括植物、动物、人物、景物等;一类是几何纹样,如条带、线条、三角形、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两种纹样都是远古先民在对物象观察基础上的构思成果,有区别但不能绝对分开,有些图案兼具两种纹样共同的特点。一般而言,自然纹样与几何纹样同时存在,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随着时间的顺延,自然纹样有向几何纹样过渡的现象。在数量、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几何纹样明显优于自然纹样。

几何纹样纹饰通过色彩形式,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构成图案,更多体现了人们的观念意识与抽象思维。点有大小,线有宽窄,面有多种形状,色有红白黑黄,多因素、多方式的图案组合与变化,赋予了彩陶无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大地湾文化的居民在渭河河边阶地聚族而居,从事农业生产,定居生活催生了彩陶。大地湾文化彩陶质地较粗,器型较少,只有碗、钵和深腹罐几种:纹饰简单,一般是在碗和钵的器口外侧绘一周红色的条带纹,色彩偏暗。尽管如此,这简单的色带却如一片朝霞,宣告了彩陶艺术时代的到来。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彩陶生产呈现出逐步繁荣的景象。甘青地区仰韶文化早期彩陶多为盆、钵形器,也有一定数量的壶、瓶,饰彩部位一般在口沿和中上腹部。与大地湾文化彩陶相比质量提升了,彩陶均为泥质红陶,打磨细致。大量使用黑彩,常见宽带纹、直边三角纹、圆点纹、垂弧纹和鱼纹等。线条简洁明快,图案规整有序;仰韶文化中期彩陶仍以黑彩为主,红彩和白彩较少。常见弧形三角纹、回旋勾连纹、花瓣纹等几何形图案。线条柔美流畅,图案华丽精巧;仰韶文化晚期彩陶数量大幅下降,但图案繁多,技法更为成熟。黑彩居多,间有红彩。新出现器物内壁绘彩的做法。常见纹饰有弧边三角纹、圆点或圆圈纹、漩涡纹、网格纹等,往往由几种纹饰共同构成连续的组合图案,还有独具特色的鲵鱼、蛙、犬等象生图案。晚期彩陶风格,尤其是漩涡纹的出现,对稍后的马家窑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马家窑文化大体经历了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早期的马家窑类型,又称“马家窑期”,距今约5000——4700年。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仍以盆、钵、壶、瓶为主,但扩展到罐、豆、瓮等器类。陶彩以黑色为基调,时与白彩共用,形成浓墨重彩的风格。通体彩绘的陶器增多,内彩发达。盛行漩涡纹、水波纹、同圆纹、网格纹和平行线纹等,还有蛙、鸟等象纹样。几乎每一件彩陶上都绘有旋转翻滚的涡流,表达了人们对黄河母亲深厚的情感。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马家窑文化中期称为“半山类型”,又称“半山期”,距今约4700-4300年。彩陶数量庞大,约占该时期陶器的60%以上,彩陶艺术也到了巅峰阶段。随着农业的发展,壶、瓮等大型储藏器成为半山彩陶的主要器型。陶彩多装饰在大型壶、瓮的肩腹部,彩陶纹饰更愈加精美,色愈加绚丽。常见纹饰有漩涡纹、锯齿纹、菱格纹、葫芦纹、网格纹等。精品彩陶器型大多匀称圆润,常以黑色锯齿带和红色条带镶嵌构成各种连续的漩涡纹。造型与图案浑然一体,无论平视还是俯视,都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马家窑文化晚期称为“马厂类型”,又称“马期”,距今约4300-4000年。一些大墓随葬品中彩陶数量激增,表明彩陶已成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黑红两彩逐渐被单一黑彩所取代,纹饰渐渐变得粗犷而松散,图案渐趋纷杂而抽象,精美程度已不如前,彩陶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但器型种类增多,盛行红色陶衣,出现了单耳筒状杯等特色彩陶。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网格纹、回形纹、折带纹成为马厂期彩陶的主要纹样。四大圆圈纹以内填纹饰丰富多彩著称,延续了半山期富丽华贵的风格。回形纹、折带纹则对青铜时代的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距今4000年前后,甘肃历史步入到青铜时代。同时期我国其他地区的彩陶已基本消亡,而甘肃境内的彩陶依然独具魅力,先后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地域文化。由于此时甘肃地区气候已日趋干燥,这些文化阶段居民的生活方式或半农半牧,或以畜牧为主。彩陶上则表现为陶器的小型化,以及带耳陶器大量增加,象生性纹饰也由水纹和水族动物纹转换为以草原戈壁地区常见的陆生动物纹为主。它们特征鲜明,风采各异,进一步丰富了甘肃彩陶的内涵。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大自然的生命组歌

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每天面对山间流水,仰望日月星辰,时时刻刻都能观察到自然界的花叶蔓枝、伏蛙游鱼、飞禽走兽的生息动态。他们将自然物象提炼为艺术形象,简洁生动,特色鲜明。这些形象有些是单纯的艺术装饰,有些则蕴含了信仰内涵。其中的太阳、植物、动物和人形纹饰展示了人们生息之地的自然生态。

彩陶中的植物纹主要包括花瓣、叶片和果实纹饰。仰韶时代的植物纹样往往与抽象的圆点纹、弧线纹、三角纹互为表里,难分彼此,马家窑类型时期植物纹较为少见,但在漩涡纹的水流及器口、器盖的装饰上能看到花瓣纹的影子;到了半山、马厂类型阶段,植物纹又大量出现,并成为彩陶中最美丽的装饰纹样;进入到青铜时代以后植物纹逐渐消失。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鸟纹可能源于信仰因素,飞鸟自由飞翔,上天入地,啾啾而鸣,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上天使者的联想。鸟纹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早期,外观形象生动、写实;仰韶文化中期已经出现图案化趋势;仰韶文化晚期的鸟纹只突出眼睛,身体的其他部位已经脱去鸟的基本外形,毛羽飞扬,旋转如风,并越来越趋向于水流漩涡形态。马家窑类型时期的鸟纹常表现为对鸟旋转缠绕的式样,鸟头部已经变成圆点,身体则已变成了涡旋线条。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上古时代,人们滨水而居,水里的鱼、蛙及其他水生生物既是日常捕猎的对象,也是彩陶艺术离不开的母题。仰韶文化早期盛行鱼纹和蛙纹。鱼纹存在时间不长,但蛙纹及其变体形象一直延续到了马家窑文化晚期。有学者认为鱼、蛙类水生动物能大量繁殖,繁殖过程中的体态变化也很容易观察和识别,鱼纹、蛙纹彩陶的普遍出现,可能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有关。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折线蝌蚪纹壶

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驯养家畜。中国内陆较早驯化的品种是狗和猪,西亚地区驯化了山羊和绵羊。青铜时代,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甘肃地区一些原来宜于农业的地区变成了半干旱、半沙漠地带。随着山羊和绵羊的传入,这里人们的生存方式也从农耕变为畜牧和狩猎。这一时期,彩陶题材出现了不少犬、羊、鹿和蜥蜴纹饰,反映了畜牧生活的特色。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斗犬纹壶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鹿纹罐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狩猎纹罐

国色初光,来国家博物馆看甘肃彩陶艺术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