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稿

 lhhtlibo123 2020-08-24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古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中的预设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是教师经验的积累。成功的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教师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方法实现自我建构。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预设和生成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存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生成,课堂就成为了生硬的操练场所;没有预设,课堂就是无头无序的课堂。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千变万化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所有的情况。就像一部优秀电影的拍摄完成,导演的精心执导和策划是必须的,但是演员的表演能力、对剧情的领悟能力以及拍戏时的专注程度等因素对电影的拍摄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这对矛盾,达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有效并且高效是我们着手实践和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