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学会如何用“心”的力量来改变整个世界!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8-24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书香门第,自幼王守仁就显示与其他小孩不同,五岁时他还不会说话,但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

王守仁的父亲叫王华,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王守仁自幼受父亲影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有一次他与师塾先生讨论读书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王阳明故居

十五岁时王守仁离开江南水乡北上到居庸关、山海关等大明朝北部边防一带,然后出边塞“纵观山川形胜”想要全面发展,光靠史书典籍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实际。他还学习射箭,骑马等军事知识。在二十岁考中举人之时,已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才华与见识,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中进士与父亲同朝为官,明武宗即位后,宦官刘瑾掌权,与父亲一样底色刚正的王守仁义无反顾的撞了上去。当时刘瑾把刘健、谢迁两位内阁大学士弄下野,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上书请求挽留,结果都被刘瑾打了三十廷杖。戴铣被当场打死,王守仁上疏声援,也遭到刘瑾的报复,不仅连累父亲从北京贬到南京,自己还被打了四十廷杖,还好王守仁身体还行。

王守仁被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相当于从中央官员直接降到偏远山区当招待所所长,这个落差也太大了,换做一般人也许就一蹶不振了。可王守仁并没有放弃,他发现当地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极为落后。他开始在当地引导教育当地人,他从来没把自己当作官老爷,王守仁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信赖和爱戴。

后来刘瑾被杀,王守仁也得以复出,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受到兵部尚书王琼的赏识,提拔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江西福建一带,当时南方偏远地带盗贼猖獗,占山为王。附近百姓苦不堪言。王守仁赴任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派兵剿匪,而是整顿地方小吏。因为明代的官员都是中央指派,而这些小吏都是地方人员,这些小吏与山贼相互勾结,通风报信。

想要破山中贼,就要先除内鬼。王守仁逐一排查揭出了这些人的全部老底,这时候就看出王守仁的本事了,他并没有立刻翻脸杀人,以免把这些小吏逼的狗急跳墙。而是一边赦免他们一边要求他们不再通匪,让这些人去打探山贼的踪迹。在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王守仁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百姓都称之为神人也。

虽然平定了匪患,但王守仁依然在反思,用这些计谋确实很轻松的就击败了山贼,但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加深赣闽地区百姓特别是少数民族对官府的不信任。对于这些问题大要么部分官员意识不到,要么无所谓,功劳都立下了,管这么多干嘛。但王守仁不同,他不断反思进步的思维方式,以及在龙场教化苗族的经验都使他想尝试做出改变。

除山中贼容易,除心中贼难。显然军事胜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另寻他途。中国古代士大夫遇到问题往往求助于儒学。但与大多数士人不同的是王守仁并没有陷入寻章摘句的理想之中,反而走出经典,走向实践。

当年王守仁被贬出京城,到贵州龙场驿时,有一位从九品的低级官员从京城而来,不知去哪赴任,经过龙场时全部意外死在了龙场。王守仁前去埋葬了他们。那一刻经历了人生大落的悲伤逆流成河。他仿佛从这三个客死他乡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放声悲歌:“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瘗旅文》节选。

写完这篇《瘗旅文》后,王守仁开始思考:人会悲伤,会为他者共情,会依据自身遭遇去理解世界,这说明人才是世界的主体,没有人就不会有知识吧?但当时主流的朱子学认为世界是存在某种客观的,能实际解释世界运作的知识,人们要提炼理性,克制欲望才能理解它。但是这真的可能吗?王守仁不免感到疑惑。

王守仁认为心才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世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是故心外无物。据其著作《传习录》记载:一日他与朋友出游,朋友指着树梢上的花问他,这花是在里心外还是心内?王守仁答曰:“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就是说当你没看花时,花和你的心都寂然无物。当你看到花时,此花的颜色才明白起来。

另一方面,以前的大儒往往流于清淡心性,王守仁则不然,在他看来既然心外无物,那么想要治天下太平,那就必须要用“心'的力量来改变世界,而不只是流于清谈。所以王守仁提出了 “良知,”这个东西人人都有,但不是都能意识到。他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也就是想要真正认识万事万物先要认识自己的良知。

那么怎么检验一个人也没有“致良知”呢?所以王守仁又提出了知行合一,在他看来知与行没有太大的边界,知到达一定程度可以转化为行,行也可以转化为知。这个观点的好处就是让人们积极入世,走向实际。在明朝中后期,各种不稳定因素已经出现,需要新的思想来改变困局,而当时的朱子学说主要还是修身养性,流于清谈无助于应对时局。

与之相比王守仁的理念要实际的多,在明朝中期社会内部阶级矛盾显现,外部边关不稳定因素凸显。像王守仁这样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能为儒学普世化作出贡献的官员属实是一股清流。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王守仁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江西军民皆穿着麻衣哭送守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