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顿悟时刻:你的故事在哪里结束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8-24

  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是,你的故事到哪里结束?你可能觉得,我们才刚刚开始。没错,但是除非知道故事列车在开出之后要去哪里,否则你永远不可能抵达目的地。并不是说现在你想出来的结尾就是真正的结尾,如果它最终没有成为真正的结尾,那是因为在这条故事线上,某个细节的故事独辟天地,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而去。

  毕竟,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未来,对不对?未来是我们的目标,在远方泛着微光,激励我们不惧挑战,争取把目标实现。有时候,目标熠熠生辉,我们疾驰追赶;有时候,目标是一场洪水,我们拼命确保人生不会倾覆。通向胜利的道路(或者,可悲的是,它把我们带往了反方向)只有在我们回头看时才清晰可见。对读者而言,他们对主人公的了解过程也是如此,但是,身为作者,你现在必须知道主人公要面对什么样的未来,这样才能为他创造一条通往未来的路,这非常关键。

  你已经知道主人公一直期盼实现的目标,也知道不可逆转的外部难题。生活将颠覆他的人生,同时又逼迫他不能坐以待毙,只能与这条生活之路较量到底。此外,你挂起了一个嘀嗒作响的时钟,不管设置的时间范围是很多年还是只有一天,对他来说,时间都在一点点消逝。现在的问题是,究竟何时才算终点?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哪怕橡皮擦出成堆的屑,删除键都磨光,也是值得的,即使不用年复一年,也要长达数月不停地改写。它将指引你完成剧情创作,帮你迅速确定并创造出层层升级的阻碍,迫使主人公去衡量、清除或者巧妙化解,最终得出你预期的结论,实现你设定的目标。

  也许你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写作经验尚浅,但就连资深作家、国家图书奖得主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也这样说:“我知道结局是什么,我要往哪里去;从来不会坐下来就开始写。那样就像拿到一辆车就去开,连要去哪里都不知道。态度认真的作家不会这样写作。”

  因此在本章,我们要探究“结局”究竟蕴含什么样的秘密(提示:不是关于情节),第三条轨道怎样转化成主人公的顿悟时刻,以及在情节推演中,主人公如何获得了这个顿悟时刻。

  在创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这么早写结局?

  就像你刚刚写好的开篇场景一样,你在这一章里要写的场景卡也只是先确定场景的第一层,在最终确定下来之前,要进行多次修改。有趣的是,尽管是最后一个场景的初稿,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它的帮助下,你渐渐知道发生什么事才能带领主人公一步步走向顿悟时刻。虽说你才刚刚动笔写,但已经比很多作家思考得深入。因为手中掌握着充分的内部信息,很多细节会随之而来,所以不会写得很笼统。在设计蓝图的时候,它能帮你确定具体哪些地方需要展开。这个场景会引导故事前往该去的地方——从第一个场景的第一个瞬间开始。

  其实,通常从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就能窥探出结局。人们普遍认为(但是错误的),如果开篇能看出结局,就是“把一切都泄漏”了。事实上,让读者知道小说将往哪里发展恰恰能牢牢锁住他们的兴趣。我们要把结局提前透露出来,这一点,不言自明(还是“言”了),正像约翰·欧文建议的一样:“任何时候,都争取让第一句话涵盖整部小说。”例如,欧文的小说《为欧文·米尼祈祷》开头第一句是这样写的:

  命中注定,我会记住一个破锣嗓子的男孩,倒不是因为他的声音,也并非因为他是我认识的个子最小的人,甚至不是因为他是导致我妈死亡的助力,而是因为他是使我信仰上帝的原因。欧文·米尼使我成为一名基督徒。

  伟大的作家通常开篇就清晰地交代了故事行进的方向。比如说,A.

  S. A. 哈里森在心理惊悚小说《妻子的沉默》的第二段中就已经简要地交代了主人公朱迪将要遭受的一切:

  朱迪四十五岁了,但她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妙龄女子。她对未来不太上心,完全活在当下,只关注今天。她不曾多想,只是觉得一切仍会按照这种并不完美但绝对可以接受的方式继续下去。换句话说,她根本没觉察到她的人生正处于颠峰,也没意识到她的年轻活力已濒临消亡的边缘,那种活力在她与托德·吉尔伯特的二十年婚姻中缓缓遭到侵蚀。她更想象不到她对自己究竟是谁,究竟该干些什么这类问题的认知程度,其实远不如她预料的那么有把握。尤其是考虑到短短几个月后,这将让她变成一个杀人犯。

  或者像唐娜·塔特那部让人心惊肉跳却欲罢不能的处女作小说《校园秘史》,它的开篇这样写道:“人们常说的文学作品中的致命缺陷,也就是那贯穿整个人生的显眼的瑕疵,真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吗?

  我曾以为它不存在,可现在对此深信不疑。我的致命缺陷就是:病态地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独特的风格。”

  这句话不仅总结出小说的主要内容,还确定了主人公的错误信念。

  事实上,在第一章之前,塔特写了两页的序言,帮助我们简单了解这个“致命缺陷”会把主人公带向何处,主人公理查德会参与一场即将实施的谋杀,杀人手法奇特,目标是他以前的好朋友,一个名字很可爱的男孩:邦尼。

  这三部小说都在开头就把故事的整幅画卷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上下文,让后续发生的事有了方向和意义,巧妙地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使其多巴胺涌动,陶醉其中。记住,在写故事时,首要的一点就是让读者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把他们引入到故事中来,让他们去预测“接下来”的事。

  但目前对于你和珍妮来说,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尚未确定。有趣的是(其实是令人心碎的,不提了):很多作家通常写完前二十页,就停了下来,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发生什么。无论是因为选择过多还是根本就没有选择,其实都是一回事。很快,他们感觉思绪混乱,决定停止写作,稍稍放松自己,你懂的,休息一两天,再重整旗鼓。我们都知道,通常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你可能在想,等一等,这个问题我们不是讨论过了吗?在我们确定主人公的错误信念,以及他要通过斗争实现什么愿望的时候,我们不是讨论了吗?难道之前时钟的嘀嗒不是指向结局吗?当然没错。情节围绕着主人公要做的事一页一页展开,步步反映着旋即而至的截止时间。

  但这里我们要找的结局(也是读者最渴望找到的)并不是说要顺着故事情节去推演,而是指主人公在经历某件事之后获得的领悟。问题是很多作者,甚至是经验丰富的作家,都常常掉入一个具有迷惑性的陷阱:把结局想象成小说外在发生的事件,而不是主人公内在的精神领悟。

  这是个很容易犯的错误。毕竟,当你想到一部小说或者电影的结局,会想到什么?我猜,想到的是最后一幕。到最后一幕的时候,外部情节难题已经解决,主人公的新生活也已经开启:享受余生或追悔莫及。你可能想到电影《毕业生》的最后一幕,本恩与身穿精美婚纱的伊莱恩上气不接下气地跳上一辆破旧的城市观光巴士;或者想到电影《罗斯玛丽的婴儿》的最后一幕,罗斯玛丽摆脱了她认识的那些可怕的巫师,去摇晃刚出生的那个小魔鬼的童车;或者想到电影《卡萨布兰卡》的结尾,里克情意绵绵地送伊尔莎离开,留下最后一吻(和被广泛传诵的临别一言),确认伊尔莎登机后,与雷诺一起走进了迷雾。

  上述每一个场景都震慑人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但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因为它们展现的是情节完美完成。但是就情节本身而言,只是一系列的外部事件。因此,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结局如何影响了主人公,结局本身就变得毫无意义。它们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或者观众,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结局对本恩、罗斯玛丽和里克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什么。亲眼看见了他们的世界观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逐渐发生改变,一直到故事结束,我们都与他们感同身受。

  因此,即便外部难题一解决,主人公就迎来了顿悟时刻,但这并不是此场景的重要内容,重要的是从主人公这个事件中领悟到了什么。你要呈现出主人公内心斗争结束的瞬间,在那一瞬间,他的错误信念被彻底打败,他开始以全新的视野看待世界,这才是他的顿悟时刻。正是在这个时刻,他的外部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或者他与这个矛盾达成了和解。跟大多数事物一样,表面之下,大有深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