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的那边是我家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7年9月25日  总第140


 ——读高低散文《越过村庄和山脉》有感     

    “……不知过了多久,我抬起手,轻轻揉了揉眼窝,只见两行泪水迅速地滴落在桌子上,而泪水中竟沉淀着村庄和山脉的影子。已经不是轻弹泪水的年龄了。为了掩饰窘态——其实这又何必呢——我慌忙站起身,不料竟抖落一地的排箫声响,如一地的花瓣飘零……”

我的声音刚落,耳边便响起了老师和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我的,更多的是对这篇文章所引起的共鸣以及对作者的一种赞扬与肯定。而我们,竟深深地沉浸在了这篇散文里,沉浸在了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对故乡深深的思念里。

之前曾私下揣度了很久,不知道师大毕业十年相聚时如何感谢母校对自己悉心的教导和培养。后来,偶然读到高低的散文集《舌尖舞》,其中洋溢着浓浓思乡的《越过村庄和山脉》着实让我的心与灵魂为之一颤,于是便甄选了此文来朗诵。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纵览古今,描写思乡的古诗不计其数。贺知章的两首《回乡偶书》、李清照的《菩萨蛮》以及余光中的《乡愁》等等。这些诗都不同程度的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思念与眷恋之情。而我也会在教授这些诗词的同时试着走进作者,仔细地去研究去体会那个时代的诗人们的创作背景和内心的情感。

然而,高低的这篇《越过村庄和山脉》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潸然落泪了。朴实的语言、简单的文字、娓娓的诉说,就像一首感人的乐曲,让你不由地跟着它独有的节奏轻轻地推开虚掩着的门,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他日夜惦念的故乡,走进他内心深处,去聆听他心里跳跃的声音。

“已是好久没有回故乡了,故乡的亲人可好?自从把自己放纵为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惦念就永远驻扎在我心头的一种疼痛……”

“他们的欢乐是否像春天的花朵尽情绽放?他们的痛苦是否像河里的坚冰消融于初春的阳光之中?他们秋日的收获是否丰足?他们的冬天里是否有一炉炭火驱除寒冷……”

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一种对故乡对亲人朴实的挂念,而带给我们的,却是心与灵魂的颤抖。

是的,故乡是一片盛产相思与寂寞的土地。回想自己在外上师大的几年,那条奔腾不息的黄河、成亩的青纱帐以及象征着顽强生命力和斗志的冲天的白杨树,成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排萧声是在刹那间响起的……”

      站在十月的窗下,再一次静静地读着这让人倍感温暖的文字,心里一直在想着到底是什么能让一篇散文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与共鸣?或许正是这温暖朴实的语言触动了我们心底的某一处。而这现实中快要被“同化”的、有着小小“叛逆”的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也许正在慢慢地明白:故乡,才是最干净的土地,也是灵魂最好的归宿。

归去的落叶将呼唤着对风的依恋堕入泥土,而泥土会将它的泪水珍藏一地,并在矿藏中孕育新的生机。故乡的情会在我们的思念中疯长,也会在我们的等待中蔓延、再蔓延……

《越过村庄和山脉》一文中的意境还在继续着,并伴随着阵阵排箫声荡漾开来,慢慢的在空气中飘散着,但却永远不会凋谢……

作者简介:

唐风宋韵,80后教师,愿一生与诗书作伴。从此,古灯墨下,你言字,我煮酒,你为我吟千回百转恋,我为你画红袖添香情……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