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视病榻上的父亲

 大地菲芳 2020-08-24

2019年10月14日   总345期


1

父亲躺在病榻上,静静地。我不知道他到底是睡着了,还是在用沉默的心力来抵御肺癌的疼痛。他静静地,静静地躺着。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进来,慷慨地沐浴着躺在病榻上的父亲。

这是2019年的初夏。这个初夏,我注定要在恍惚和痛苦中度过——因为父亲。

我静静地注视着病榻上的父亲,忽然感觉到有些陌生和恐惧。这是我的父亲的吗?这是那个在我记忆中无论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的父亲吗?这是那个勤劳、善良、宽厚、顾家、任劳任怨的父亲吗?

作为女儿,我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也有这样虚弱的时刻。在我的心中,父亲永远都是那样的刚强、坚韧、勤劳、健康。他像罩在我们头顶上的那片晴朗的天。他总是为一大家子人忙碌、操心。他有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可是,当他真实地躺在病榻上的时候,我突然被一种依依不舍的恐惧感所攫取!爸爸,我离不开您……

在坦荡如砥的黄淮平原上,有个叫做杨庄子的北方农村,它隶属于河南省正阳县,与安徽交界。在这里,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岁月。从记事起,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说的“大”不仅仅包括父母和我们姐弟四人,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叔叔、婶婶……一大家子人都靠着父亲养活。

我不知道父亲的童年是在哪儿度过的?又是怎样度过的?这个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父爱的人,他出生在黑暗的旧中国,又经历了新中国的风风雨雨。在他风雨兼程、坎坷奋斗的一生中,我不知道他经历过哪些惊涛骇浪?哪些九曲十八弯?他后悔过吗?他孤独过吗?他害怕过吗?他心酸过吗?甚至,他掉过眼泪吗?他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情什么?……我忽然意识到我并不真正、完全地了解父亲。平日里,我只忙碌于关注父母的日常起居,身体保健;忙碌于我的事业,却忽略了去了解父亲一生的经历。尤其是我出生之前他都经历了什么?

雁过留名,人过留声。父亲,我最亲最爱最敬的人,我怎么就不知道和你倾心长谈,了解你一生的经历?你曾经的悲欢离合?

……

也许还来得及!

从现在起,我要和父亲好好谈谈。谈谈他的童年,他的人生经历……总之,在父亲生命的晚霞依然熠熠生辉的时刻,我得抓紧时机,逆时光之流,去追寻父亲生命之河的源流。

 




2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

叔叔、婶婶来看望父亲。他们和母亲一起,陪着病榻上的父亲摆龙门阵。

父亲的脸上依然是波澜不惊。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却仍然安详地听亲人们轻言细语聊天,回忆过去的生活。偶尔,他会打断他们,插说几句他们说得不对的地方。我看着眼前这一幕,父亲、母亲、老叔、老婶这些父亲最亲近的人围在一起,安详地述说岁月的过往。我有一种温暖的感动。真希望这温馨的场面能够地老天荒。

我悄悄地打开手机的录音,坐在父亲身边,加入到老叔、老婶的龙门阵里去和父亲聊天。我之所以要录音,是因为我爱父亲!我要留住他的声音,留住他的故事。

“您哪年和我爷爷、奶奶西去逃荒的?”我问父亲。

父亲有些吃惊地看了我一眼,他不明白他女儿怎么突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了。他试探性地咕哝了一句:“你爷爷奶奶咋的了?”

“我想知道我爷爷奶奶带着您一路向西讨生活的事情。您哪年跟着走的?那时候多大?”我说。

父亲明白了我的意图,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要打开了心扉。他说:“我哪知道?那时候我两岁,你大爷才七八岁……”

“两岁。那是啥季节耶?冬天,还是啥季节耶?”

“我记不住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补充说:“记得好像挺冷的,手、脚都冻烂了,流脓……”

“那咋去的?”

“这我知道。”

父亲脸上掠过一丝孩童一样羞赧的表情,目光突然清澈起来。他似乎陷入了那段记忆……

我说:“抱着你去的?”

父亲说:“嗯”!

我说:“你记得那时候有啥事啊?”

父亲说:“啥事唉,没吃没穿。”

我说:“没吃没穿记得最清楚啊?”

父亲说:“我记得当时你老太爷抽大烟,都抽,爷俩都抽。”

我忽然有一种旧中国瘦弱瘠贫的烟鬼们,抱着大烟抽得乌烟瘴气的即视感,我真不知道这一幅影视上看够了的画面,居然与我尊敬的父亲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一个贫民的孩子,出生才两岁,在民国三十一年的中原大饥荒中,被迫跟着父母亲一路向西逃难……

这是什么样的命运啊!

然而,命运是不能挑选的,出生也无法选择。父亲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人生最初的印象,就是没吃没喝;就是两个抽大烟的长辈;就是两岁被人抱着,从黄淮平原上那个叫杨庄子的村子里出发,一路向西,渡大河,越函关,颠簸流离,茫无目的地向着传说中能吃饱肚子的西岐福地逃难。

我突然想起我辅导孩子们背过的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诗》中有名的《渭城曲》。“安史之乱”前,王维的朋友元二先生要到安西都护府去公干。咸阳客舍里,大诗人王维为他践行。新雨之后,柳色青青,美酒飘香。这样优渥的待遇和环境,还担心“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岁的父亲蜷缩在他羸弱褴褛的母亲怀里,风餐露宿的时候,这该死的上苍给予他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呢!

我有些替父亲愤愤不平了!

然而父亲很平静,他似乎并不认为有多少辛苦。他叹了一口气,说:“唉!要我躺会儿。”


3

接连几天与父亲聊天,我渐渐弄明白在我出生以前,父亲经历了怎样艰难的岁月。他又是怎样以勤谨和孝顺,应对生活的风刀霜剑,安抚家人的提心吊胆。

父亲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挣钱养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天灾人祸,兵匪横行,人民群众民不聊生,更何况父亲还摊上一个抽大烟的爹和爷爷。

那时候,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吃饱肚子,有被子盖。为了一家子的吃喝,爷爷奶奶不得已租种别家的土地,好不容易盼到玉米灌浆,奶奶就带着一家老小迫不及待地去“啃青”,尚未成熟的玉米就这样被饥饿的人们一啃而光。啃完了“青”还是要挨饿,父亲就去山上打柴火卖钱,换取一家人吃的和用的。父亲记忆中最苦的一次,是他凌晨四点出发,赶着牛车步行几十里地去卖柴火。途中,载着柴火的牛车陷在一个泥巴坑里,怎么也拖不出来。十二三岁的父亲想尽了办法,作尽了难,都无济于事。不得已,他去恳求路边耕田的农民帮忙。人家说,帮你也行,但是你得给我30块钱!

就使一下他们犁地的牛,帮忙把车从泥巴坑里拽出来,就要30块钱!

30块钱呀!这简直就是明火执仗的打劫。

可是父亲没有办法。他跟人家好话说尽,跪地求情,并且许诺卖了柴火就把钱给人家送过去。也许是看到父亲的真诚,或者是得到了父亲的承诺,他们就帮助父亲把车拽出来了。

父亲一天没吃没喝,赶着牛车卖了一天的柴火。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夜深人静了。一家老小都睡得沉甸甸的。是牲口的声音让奶奶醒了,她从炕上爬起来,抱着父亲哭喊着:“哎呀!我的儿子啊!还没吃饭呢?去一天了,卖那一车柴火。”父亲用卖柴火的钱给家里买了一袋子面。

父亲欠人家的30块钱,他后来靠卖力气挣够了,然后走了几十里路送到人家家里。他说作人要说到做到,人穷,志不穷。钱缺,诚信不缺。这就是我十二岁的父亲啊!

 


4

父亲的病确诊以后,很多亲戚、朋友都劝我们从医院把父亲接回家里静养,这也是父亲、母亲的意思。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比遂了老人心愿更重要的呢?

父亲从医院回来之后,亲戚、朋友、他要好的同事都陆续来看望父亲,陪父亲谈天说地,追忆他们曾经共同走过的路,这其中有苦有甜,有欢乐也有悲伤。大家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对父亲的感念——感念他的善良和宽厚。

我曾经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痛苦地思想着关于父亲的所有事情。我知道,不管我能否接受,我都必须面对没有父亲的那一天!我无力阻挡生命的规律,只有被动地接受!痛苦也好,麻木也罢,我都得接受。

如果父亲是我的天,天塌了,我顶上!

因为,我也是我女儿的一面天!

如果父亲是遮风挡雨的墙,墙倒了,我顶上!

因为,我也是我女儿的一面墙!

一代一代的人,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这里面,有爱,有责任!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最让人痛断肝肠的事情了!爸爸,我爱您,地老天荒都不足以形容我对您的爱!我愿意倾尽所有,换取您的安然和欣慰!我的生命是您给的,我愿意以生命的洪荒之力,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2019年9月13日

 


我的父亲今年夏天确诊为肺癌晚期。从医院回来,我突然觉得我对父亲的从前一片空白。经过差不多一个多月的努力,我了解并用粗略的文字写了关于父亲一些文字。草稿被孙老师看到了,他帮我节选了其中一些细节,并亲笔修改、润色。这就是今天发表的《凝视病榻上的父亲》一文。孙老师的文笔无可挑剔,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特此感恩。
愿我们都在来得及的时候,珍重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好好陪伴和孝敬父母。
祈祷天下父母都健康长寿!

娜娜
2019年10月10日


编辑部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