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八六 | 京骨 | 足太阳膀胱经 | 绝高之丘在脚边,京骨味道是咸的?

 蒙蒙紫芽 2020-08-25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正文 | 第一百八十六期

离开金色的大门,开始走一段硬邦邦、黑黝黝的路了,下一站啊,就是“京骨”城。

解字

“京”字的形象就是一处高台,《说文》中说:

京,人所为绝高丘也

人造的高台,土丘,原作瞭望用。不仅高,城也大、人也多,就成了都城,乃至首府。现在我们还有北京、南京、西京(西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等城市呢。

甲骨文“京”

第五跖骨弓形而上凸,古称京骨。京骨下方赤白肉际处就是“京骨”穴了。

典籍

一八六

之六十一

足太阳膀胱经

《针灸大成》

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按而得之,小指本节后大骨名京骨,其穴在骨下。足太阳脉所过为原,膀胱虚实皆拔之。《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明堂》五壮。《素注》三壮。

主头痛如破,腰痛不可屈伸,身后侧痛,目内眦赤烂。白翳侠内眦起,目反白,目眩。发疟寒热,喜惊,不饮食,筋挛,足胻,髀枢痛,颈项强,腰背不可俯仰,伛偻,鼻鼽不止,心痛。

明·杨继洲

拔,就是“除去”,指实证虚证均可用京骨穴治疗。伛偻yǔ lǚ,是腰背弯曲的意思。

“京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原穴,最能又广又大地散发膀胱经水的寒气啦,也是三焦之气游行出入的地方,阳热布散到全身正经的出口。

原穴络穴是一组主客治疗的方法,平补平泻膀胱经的血气,你若虚弱,针刺这里就是补,你若邪盛,针刺这里就是泻,这是中国医生在帮你校准呢。

歌诀

膀胱主肾之客

膀胱颈病目中疼

项腰足腿痛难行

痢疟狂颠心胆热

背弓反手额眉棱

鼻衄目黄筋骨缩

脱肛痔漏腹心膨

若要除之无别法

京骨大钟任显能

可刺足太阳膀胱原

复刺足少阴肾经络

嗯,今天来看看最后一种味道,咸。咸味啊,是水的味道,骨的味道,深藏着的味道,就像沉静的海底,就像静静的暗河,土中的盐分都溶解在这里。

所以它的本味是“咸”。一口一戈,每人一件兵器,全民皆兵,也是“咸”。

旁边加一个“卤”字特指味道区分开来,像填了一块盐碱池,就是味道的“鹹”了。

甲骨文“咸”

小篆“咸”

典故

肾呢,在五行中属水,最怕的是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膀胱号称: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

肾与膀胱为表里,但肾可不像膀胱一样胖成两只装水的气球,而是“作强之官,技巧出焉”,是指挥、调度水的,称为“主水”。

我们的国家把南边的水开通渠道逆流而上调运到北京,两千年前京杭大运河呢开河道让水顺流而下疏通到杭州,开通河道,想办法运转水,让缺水的地方喝到水,使行船比陆路车骑更快,看到的景观更美,这是“作强之官”的本事。

肾这个“主”水的脏器里面呢却不是平静如水,而是藏着一股火气,一脉真气,一份元阳。中国的医生看待阴阳,无不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肾的水可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有着一股阳热能使水上下翻腾。

让怦怦跳动火热的心脏不那么灼烧、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靠着小肠和肾的热力把水重新蒸腾上去,润泽上焦,这是肾阳的功劳。

唐容川在《医经精义》中说:

肾中之阳,蒸动膀胱之水,于是水中之气,上升则为津液……游溢脏腑内外,则统名津液,实由肾阳蒸于下,膀胱之水化而上行

如果这份热力不够,水蒸不上去,自然会有燥的样子,口渴,咽干,皮肤皴裂,水到了肚子里,只降不升,这就是苦“燥”,肾所痛苦的“燥”。

医案

“辛”味儿呢,是升发向上的,散气的,正是帮助水气蒸腾的能量,水升上去,皮肤毛孔腠理都打开了窗子,滋润的感觉就这样来了。

中国古代的医生啊,把肾阳虚,热量不够、口渴的病人反锁在一个小屋子里,仅在里面放一盆生姜汁,你想啊,这么渴,还只能喝那么辣的饮料,这怎么是治病呢?但“饮渐尽,渴反减。”

典故

那肾为什么要吃点“苦”呢,苦啊,这个味道是用来坚固城堡的,肾不是主封藏嘛,“气贵周密”,所以用“苦”去固;

若是实证呢,鼓溜溜,硬邦邦那种感觉的肾病呢,还要用咸味来软化它,这就是以“咸”来疏泄了。

岐伯曰: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说起脏腑“生活”在小朋友身体中的样子,中国的医生好像看见水帘洞里面崭新的石盆石碗一样,那么清晰,那么轻盈。也许他们本就不愿用那么残酷血腥的手术来打开,而让原本看不见的里面呈现,即使打开,也未必能看透啊。

尽管我们的眼睛看到了几千年前也许古人们未曾看过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与一千年后的人类相比较的话,这仍然只是一小步。那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向去行走呢?不是去看更小,更细,更多,而是去看更大,更广,更少的“象”来回答未知呢?

是故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素问·生气通天论》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膝。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素问·金匮真言论》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藏生成》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1930年游黄山屯溪。

新增小二一枚

交流 | 分享

ziyakid@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