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非凡的方子,搞定渴与肿,小腹冷,小便不利等

 当归与地黄 2021-12-24

北方的冬天,最让人直观感受到的冷意,就是冰住的池塘和河流。且因空气中少了水液蒸发,干燥也是常态。

人体若发动机肾之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差,水气津液当然到不了如河流般被冻住的程度,但出问题却是免不了的。

尤其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得依靠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将人多余水液通过小便排出体外。膀胱及肾的气化功能正常,与肾互助的脾也能制水,则小便正常。反之则小便不利,腹中寒冷,甚至因津液不能上承而口干舌燥,舌淡苔薄白,脉也沉细无力。

栝楼瞿麦丸,出自大医张仲景之《金匮要略》,温肾利水,生津润燥。治肾不化气,水气内停而水肿,小便不利,且因津不上承,上燥下寒,病人也会感到口苦口渴。

组成:

栝楼根6克 茯苓 薯蓣各9克 附子5克(炮)瞿麦3克

研成细末,加蜂蜜炼成丸剂,绿豆大。

每服3丸,一日三次,温开水送下。不好,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温暖便是起了效。本方有成药。

  (图片 栝楼根)

本方之口苦口渴,这是燥火聚于上,不能化生津液,故以薯蓣、栝楼根除热生津液。

薯蓣就是山药,性味甘平,入脾入肺又入肾,能以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润燥止渴,使水湿下行,津液上承,助小便利,口渴止。

栝楼根名天花粉,味甘不伤胃,苦寒能退五脏郁结,降痰火。有清肺润燥,除胃中湿热,生津解渴之功。

水寒偏结于下,小便不利,这是肾阳不足,不能气化膀胱津液造成,故以辛甘大热之附子宣通阳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助膀胱气化。

口干口苦,燥火聚于上,除了脾不制水肺不润,还与心火上浮相关。瞿麦入心降心火,并入与心相表里的小肠,将热源往下拉。此时小肠因接收了心的热量而变得燥热,瞿麦之滋阴正可降小肠燥热。且因其利水功能,可将这燥热移而往下,助附子之气化,让膀胱之津液如春江水暖流向该流向的地方。尤因瞿麦性寒附子之燥热形成助阳而不伤阴之效。

茯苓是健脾名药,性味甘平,利水的力度和缓,但韧性十足,能将多余的水液往下输送。

与山药一补一健养好脾胃而制水,并能往下入肾,泄掉肾中因肾阳不足,津液气化失常产生的浊液,与瞿麦之渗泄利水形成互补,则小便自利,尿路正常。

本方所治,概括起来便是小便不利、渴、肿、小腹冷。围绕着这些病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心源性水肿,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慢性膀胱炎等证属肾阳不足,津不上承之尿路感染,均可用其治。

尤其其渴与糖尿病类似,而糖尿病的晚期常继发糖尿病肾病,患者表现为虚实夹杂,下寒上燥之证候者不少。故本方在糖尿病肾病,乃至所有糖尿病与本证相符的患者中,有着广泛的使用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