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欲式 这是用于激励幼儿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方面的设问,常用于新授活动的导入和由低水平思维向高水平思维推进的时候。如在开展探索“钟”的活动中设计这样的提问:“钟有什么用处?”、“你见过哪些不同的记时钟?”、“钟有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想发明什么样的钟?”等等,这样的一组设问逐步展开,会引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
2.导向式
这是当幼儿思维方向不明或操作方法不当时,为引导幼儿思维的操作所进行的设问。如在探索“轮子”的活动中,教师可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轮子”,要求幼儿在最短的时间里要装好轮子并使之滚动。如:有的幼儿安装后不能滚动,他们不知从何入手改变,这时教师可采用导向式设问“轮子为什么不能滚动?”、“试试车身放平没有?”、“看一看前后左右轮子形状是否一样?”这样适时恰当的指点就使幼儿受到了启发,改变原来的操作办法和思路。
3.连锁式
针对幼儿容易按照某种程式思考问题的毛病,可采用连锁提问法,如问:“石榴树上有十个石榴,摘了一个还有几个?“幼儿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石榴树上有十只小鸟,用弹弓打下一只还有几只?“习惯用于一种程式想问题的孩子往往会答错,多次训练,可以养成孩子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良好思维方法和习惯。
所以教师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