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先学会喊“爸爸”是先学会喊“妈妈”?

 莫源秋论幼教 2020-08-25

孩子的语言是后天获得的,环境和学习对言语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学习强化理论认为孩子的言语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特别是选择性强化而获得。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在由环境引起的、声音和声音连结的选择性强化的基础上。比如,孩子在呀呀学语时,会自发的、无目的的发出各种声音,一旦有些声音近似于成人的说话声,于是父母就对这些声音加以强化,使这些声音逐渐巩固下来,在孩子的发声中占了优势。这里最重要的是“选择性强化”,即对接近成人说话的声音给予正强化,反之则给予负强化(不予理睬或给予批评),这样就学到了正确的发音。

(一)发音的获得

起初,孩子发出“爸爸”这一声音会得到无条件的强化。比如,从孩子最初无意中发出“爸爸”这个声音时,不论其父亲是否在场都会得到强化——此时所有的成人,不管是父亲还是妈妈,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在旁边,都会显出很高兴,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喊“爸爸”(准确地说是孩子无意中发出的一种声音恰好与成人理解的“爸爸”发音相同,而不是真正的自主地喊出“爸爸”,此时的成人高兴有点自作多情了)。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发现:无论成人谁在场,只要自己能发出(有意或无意)发出类似“爸爸”这一声音就得到大人的拥抱、亲吻、微笑、逗乐等正强化,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努力发出“爸爸”这一声音,进而让成人给其各种可让他高兴的反应。如此一来,孩子就喜欢并学会了发出“爸爸”这一词的声音。

()词意的获得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又发现,起初是只要自己发出“爸爸”这个声音,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还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身边都会给自己正强化,后来在非爸爸面前发出“爸爸”这个声音时得到的正强化越来越少,甚至还会被取笑,比如,奶奶出现时,孩子仍然发出“爸爸”这个声音,这时,奶奶不但不高兴,反而很生气地说:“真笨,我是奶奶,不是爸爸。”——慢慢地,孩子发现只有当父亲在场时叫“爸爸”才得到正强化,否则就得不到正强化,甚至还可能被批评、取笑、惩罚。这样,使孩子的言语逐渐获得了“爸爸”这个词意义。

因此,孩子通过成人的选择性强化,学会了“爸爸”这一词发音的技巧,同时,慢慢地掌握了“爸爸”这个词的意义。

      社会学习理论者认为孩子言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强调社会环境刺激和模仿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社会语言范型,孩子就不可能获得词汇和语法结构。

有人进一步研究孩子与成人在对话时相互模仿的情况,发现有这种倾向:孩子模仿成人的语言倾向于压缩。如,母亲说:“吵架会叫人不高兴。”孩子则说:“吵架不高兴。”成人模仿孩子的语言倾向于扩充。如孩子说:“捡手套。”母亲则说:“把手套捡起来。”孩子就是在这种反复模仿中学会了社会的语言模式。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刺激、强化、模仿对孩子言语获得的作用,这对孩子的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但它无法解释下面的问题:

    ①孩子言语发展十分迅速,在短短的几年内学会那么多的词汇,掌握惊人数目的句子,完全凭借操作性条件反射方式、通过“强化”而获得,这是不可能的。假定孩子的言语完全由模仿而获得,那么,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必须听过大量的句子,并把它们象录音机一样储存起来,而孩子掌握的词汇、语句数目如此庞大,即使花上几倍于生命的时间,也很难听完,很难设想可以在几年内学会全部语言。

    ②强化并不能使孩子了解句子结构正确与否。在孩子言语发展的进程中,成人通常很少注意孩子言语语法是否正确,甚至对有明显语法错误的也不会及时指出;成人一般只注重言语表达的内容是否正确。如当孩子指羊为马,说话内容有错误时,成人会给以纠正,至于内容上是正确叙述羊的活动,而语法上有错误时,往往不加理会。可见,孩子并非全凭强化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

    ③据研究,孩子在2835个月之间,完成模仿成人的语言占10%,到了三岁半以后,下降到2%3%。可见,在孩子获得语法结构之前,模仿已大大减少。孩子说出的句子要比他听过的更多。在孩子说出句子中,有些是按孩子自己的语法结构而构成的,在成人的语句中是找不到的。此外,孩子也只能模仿新的未掌握的语法结构。因此,仅用模仿经理论是解释不了孩子言语的获得的。

按照上述理由,你能确定孩子是先学会喊“爸爸”是先学会喊“妈妈”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