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家长孩子聊天视频,聊什么气氛会更好 从孩子话题开始,从孩子优点开始。 二、如何能让半年及家长群活跃起来? 1.经常发起一起值得讨论的话题,比如家长关心,而又存在误区的话题。通过典型案例引发家长讨论交流。 2.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家长们认识不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遇到不讲理的家长和不听话的孩子怎么做? 1.遇到不讲道理的家长:耐心,心平气和,平时多表达对他孩子的关心、照顾。 2.不听话的孩子:建立常规,坚持三个星期,孩子就会形成相应习惯。 四、如果家长和老师发生了正面冲突,应该怎么处理 告诉家长,等我们都冷静后再沟通。 五、调座位那个案例,老师到底应该怎么回应? 孩子不是坐在固定位置的,并且老师组织活动时,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我们工作的原则就有:让每个孩子都被关注到。 六、现在有一些有轻度自闭症的幼儿入园,不好教育引导,但家长意识不到,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怎么办?(有孩子在智力或者其他发育有问题的孩子,但家长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问题) 极力建议,动员家长将孩子送到专业机构检测判断,如果真的是,真早进行干预效果越好,请家长不要错过发现和发展孩子的关键期,要不然,以后很难教育好孩子。 七、最近家长看到幼儿园一直在做消毒,怕消毒水的残留影响孩子的健康,在质疑幼儿园的做法? 全国都一样。所有消毒水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国家有严格的标准,并且相关部门有严格把控。不用为此过于担心。 八、中途接班做班主任,一般压力都很大,家长都有忧虑有对比。对此,莫教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家长表现很正常,别太在意。 最重要的是让家长感觉到你很爱他们的孩子,让家长感受到你很专业,你很用心。慢慢就会赢得家长信任。 九、怎样让家长尊重老师? 尊重每一个家长。 通过行动让家长感觉到你十分的专业和敬业。 十、对特别不好的孩子,怎么对家长说转园? 如果是智力有问题,建议为了孩子更好发展,将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会进行教育,更容易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是多动症,建议送到专门机构训练,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都是为了孩子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不错过教育机会去提出建议。 十一、家长总觉得在幼儿园孩子比较容易生病,这种情况该怎么回应 孩子在每个学习初入园时比较容易生病,这是很正常的,这其中主要原因有: 1.初入园生病的概率,年龄越小,概率越高。这与幼儿年龄越小免疫能力越弱有关。 2.生活习惯改变。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上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孩子们开学初很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又导致身体的整体免疫功能下降,进而易导致孩子在入园初生病。进入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幼儿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其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其免疫功能也随之提高,生病的概率就减少了。 孩子入园初易生病,特别是小班孩子更容易生病,我们幼儿园努力做好家园衔接,减小孩子们入园初生活适应的难度,进而减少他们的生病概率。 不过,请各位家长相信我们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免疫能力的逐渐增强,孩子们会逐渐变得强壮,逐渐减少生病。 十三、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很善良,受一点点小伤就小题大作,其实在幼儿园孩子比较活泼霸道,该怎么办? (一)造成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的原因主要有: 1.孩子受伤主要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是,自己自由活动时,不小心摔伤;二是,和小伙伴有冲突时,被抓伤,或打伤。 2.孩子上幼儿园前,在空旷的地方自由活动较少,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经验、能力。 3.孩子缺乏应对同伴攻击的经验和能力。 (二)教育建议: 1.家园合作,让孩子从摔伤事件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减少摔跤,减少摔跤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如学会摔跤之时,快速用手撑地保护头部受伤等等几种简单的自我保单技能。 2.家园合作,让孩子从被打伤伤事件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技能。 2.将孩子受伤当作成长的机会,不管是自己不小心受伤,还是被小伙伴弄伤,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每一次受伤中获得成长——不再受到同类型的伤害。 十四、家长总是挑剔老师怎么办 改变不了家长,改变我们自己: 1.将家长挑剔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动力。 2.感恩家长给我们指出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3.让家长感受到,你很爱他的孩子。 十五、如果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伙食不满意该怎么办 告诉家长,我们幼儿园的伙食是严格按照孩子成长营养需求来搭配的,煮的方法也是按照营养及孩子们的需要兴趣来确定的。我们幼儿园的伙食能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十六、家长特别信任孩子说的话,老师反映的问题也不予理会,有的甚至岔开话题,老师该如何回应? 在第一次家长会就将幼儿期孩子无法将现实和想象、愿望分清的特点告诉家长。 十七、有的家长总是说,孩子不与人沟通是因为孩子还小,不会表达,怎么办? 年龄小确实与人沟通能力弱。 多让孩子与小伙伴玩,就好。 十八、有的孩子爱说谎,但是父母又很相信孩子的话,不相信老师怎么办 在第一次家长会就将幼儿期孩子无法将现实和想象、愿望分清的特点告诉家长。 十九、对于孩子胆怯的问题,如何让孩子胆大起来 不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与同伴玩的机会,训练他们一定技能然后给其表现机会,慢慢就会变好。 二十、孩子的心理特别脆弱,家长也很宠溺,该怎么给建议? 从孩子健康角度给其建议。先说优点,再说建议,最后提出希望。 二十一、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很腼腆,在幼儿园是不是也这样,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实际情况是在幼儿园表现很突出。 不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与同伴玩的机会,训练他们一定技能然后给其表现机会,慢慢就会变好。 ★★★★★★★★★★★★★★★★ 精彩回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