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两颗永不相会的星到天长地久的爱情,古诗词中的七夕情结

 青于墨啊 2020-08-25

“牵牛”与“织女”最早只是两个星座名,而且并没有什么关系。

二星命名的由来:七月的黄昏之时,古人仰望星空,织女三星中的大星是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而七月正是夏秋之交,人间的女人忙着纺线织布为缝制寒衣做准备,加之织女三星的分布形态有点像织布梭子的形状,故命名为“织女”。

而在八月黄昏时分,牵牛三星中最大的一颗星代替织女星成为高悬中天的亮星,而八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适宜培养牲畜作为岁末的牺牲,牛是最重要的祭品之一,因而作为视牲之月的时间标志,被命名为牵牛。

最初对二星命名的解释,并未涉及牛郎织女相关传说中的情节。

但是由于牵牛星与织女星在银河两边的位置是对称关系,很容易被古人注意到并相提并论,《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跛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几句诗说的纯粹就是天上的两颗星。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自卯至酉,七辰为昼。织女星每辰移动一次,七辰七次,故称“七襄”。说织女星徒有织名,虽移动位置,并没有往来穿梭,所以织不出什么东西。

“服”意思是驾御。“皖”,明亮。“箱”,车厢。而牵牛星也是空有“牛”名而不能用来驾车。

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天上星宿,实际上想表达的是徒有虚名的事很多。

牵牛星与织女星分处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总不能相会。因此,上古人们看到这种情景,自然联想到婚姻悲剧。

把牵牛和织女说成夫妻,并使他们的爱情具有了悲剧色彩,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美好价值的织女形象,她美丽又勤劳,那坚定的节操,深挚的相思更让人感动。

这以后,历代吟咏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诗歌,几乎都没有离开《迢迢牵牛星》所定的基调,人们基此抒发了现实的爱情生活中的诸多悲凉的感受。

似乎是天然佳偶的这对星神痴恋却永不能相会,此情此景,怎么不令人唏嘘感叹。曹丕在《燕歌行》中吟道:“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写了深痛的离别之悲,表达夫妻不能团聚的哀伤。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南北朝时期之前,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已基本定型。但是这个神话故事却与“七夕”节本来没有关系。七夕节存在了约二三百年才跟牛郎织女故事融合。(该观点参考自:刘宗迪《七夕故事考》)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织女当渡河……’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牵牛郎。’”

从此时开始“七夕”与“牛郎织女”有了不解之缘,后世的文学创作也因此有了素材。

南北朝之后,人们再提及牵牛织女的故事,会自觉与“七夕”相关联。

唐代诗人权德舆《七夕》诗: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这是一首典型的“七夕”诗,前两句在恭贺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的同时,后两句一“喜”一“拜”就点出当时唐人的七夕习俗。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达出一种悲凉心境的“七夕”诗更普遍,其中比较优秀的有如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明显可见女主人公的失意落寞,牵牛织女一年中还有一次相会的机会,而深居宫闱的女子却只有深深的幽怨、隐隐的期待,无奈又无聊。

在诗歌创作上,宋人有意追求在与唐人不同,围绕“七夕”的诗词也不例外。

北宋诗人谢遁的《鹊桥仙》: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粱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七夕本是个美好的节日,不像同类诗歌那样感叹聚少离多,在这首词里,诗人却是触景生情,抒发失去爱侣之悲。爱情的不圆满,从天上人间再到人间天上,残缺总是存在,丧偶之痛溢于笔端。

在七夕的词中,秦观的《鹊桥仙》更有一番的情致理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为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认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是如此动人心弦、如此纯洁美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精神的相通、魂灵的相偎,胜过朝朝暮暮的相处。

这首词中的牛郎织女抹去了泪滴,不说酸悲话语。而这旷达背后,是两情相悦的万千默契,这才是理想爱情!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帝妃爱情故事也因“七夕”的渲染而逐渐成为一个爱情传奇。

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就有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经典场面——“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但这样的描写仅仅是为了表示二人爱情坚贞、让牛郎织女为之作证。

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与发展中,李杨故事情节的越来越契合牛郎织女故事,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七夕故事的帝妃版。

元杂剧家白朴的《梧桐雨》第一折整整一折铺排二人在长生殿乞巧密誓并谈论牛郎织女。唐明皇同情“牛郎决害了相思病”,杨贵妃羡慕二人“年年相见,天长地久”……在第四折。唐明皇一个人孤坐相思之时,又想到了昔日那个七夕,“七夕会,长生殿乞巧,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世事变迁,七夕故事的第二次出现,情况已大不相同,造化弄人,李杨故事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结局。

清代剧作家洪昇在对前人的诗作、剧作、正史、野史笔记及民间传说等的资料广泛采用的基础上,并且加以创造,演绎出惊心动魄的《长生殿》,从对现实的思考转到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牛郎织女也不再是仅仅作为爱情寄托,而是有了戏份,成为了李杨爱情的保护神。

简言之,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流变中,“牛郎织女”早已成为坚贞爱情的象征,而“七夕”也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每年的七夕如期而至,人们都有对唯美爱情向往的心情。愿每个情真意切的人都能以心为桨,划向自己的圆满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