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张友文:“活着,并且记住”——简评《三叔》

 双十一张友文 2020-08-25

读完散文《三叔》(《海燕》2014年第3期)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佩服作者韩冬红坦诚布公的勇气。她不愧是一名人民警察。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作者“揭三叔的短、亮三叔的丑”不是犯忌么?非也。从字表意义上看,文本似乎是在对三叔的人品进行大力批判,对三叔给家族造成的伤害进行热泪控诉。但如果深入发掘其深层次意蕴,我们会发现其实质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进行大胆地批判,对社会问题作深入地反思,并且对未来民族命运的走向予以热切地关注。

所罗门·伏尔科夫在《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的序文中说:“没有回忆的人不过是一具尸首。”(所罗门·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叶琼芳译,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1981年)而这篇回忆有关三叔的故事内涵丰富,意味隽永。她通过洞察生活的真相,显示作者精神上的勇敢和强大。

三叔人品极坏,贪婪、自私、不孝于一身,简直臭不可闻。全家都不喜欢他,憎恶他,村里人更是谈他色变。三叔一家的恩恩怨怨与我们家扯不断、理还乱。母亲鄙视三叔,但也不至于去举报他。毫无主见的堂哥受他人怂恿,质问母亲:“都是你举报了我爹,要不他能枪毙?”母亲闻言,“气得一巴掌冲堂哥嘴巴抡过去,堂哥也不示弱……”没有一丝廉耻之心的堂哥”传承三叔的劣质基因,生活哀苦无告,母亲不计前嫌,依然以德报怨,如请别人帮忙为他说媒,可是他不知道感恩,不知道珍惜……

为什么韩冬红要把这些陈年的生活事象翻检出来呢?窃以为,这绝非表达的是个人的悲欢和个人的好恶,是人类对抗遗忘的一种手段。肖斯塔科维奇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应该为所有死去的人、曾经受苦的人写一首安魂曲。”(《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三叔》难道不是作者为家族亲人奏的一首安魂曲么?

因三叔臭名远扬,三个堂姐婚配皆不如意;因三叔的阴影,我们兄弟姊妹皆不能心想事成,如“各方面条件都具备、只欠背起行囊踏上军人之旅的大哥,忽然有人在带兵人耳根一阵嘀咕,大哥自幼的保家卫国情节,就此化为乌有……。两个姐姐一个医生、一个会计,她们工作踏实……但党组织一次又一次,把她们拒之门外……所幸,轮到我参加工作时,已对家庭出身条件有所放宽,否则,我肯定迈不过公安队伍的门槛。也因此,我是兄妹六人中唯一的党员。”细读这些文字,我们发现韩冬红讲述更多是关于对过往的回忆,对历史的思考。哥姐的希望接二连三地破灭了,作者的未来却不是梦,她能参警入党,不恰好说明历史前进的车轮无人能挡么?如此运笔,传递给读者的是温暖和信心,与“中国梦”契合。换言之,作者不是在用廉价的苦难博取读者的同情,而是通过持续不断追问和反思,让自己变得成熟和智慧,并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点亮希望之灯。

 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这篇家庭叙事中,也得到了印证。在三叔的故事之前,因为我老爷爷打死前奶奶的丑事,“它直接影响着大伯、我父亲和三叔的婚事,亲哥仨眼睁睁看着同龄人娶妻生子,暗自兴叹。轮到三叔这一辈时,惊人相似的历史在上演(前面已提及)。这些非理性的情节虽不能用科学理性解释,但是原因还是可以探究的。上个世纪“文革”期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一观念非常流行。如今,此观念流行的土壤不存在了,但是国人内心深处的偏见是很难改变的。此作与其说是作者对历史进行拷问,不如说是作者对中华民族前途的担忧。民族劣根性根深蒂固,积习难改。从作者老爷爷那一辈算起,到她叔父亲这一代,再到她这一代,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可怕的内心偏见不知扼杀了多少人的希望、幸福与前途。由是观之,传统的思维定势正是阻碍中华民族前进的负面因子。

人生苦短。传统思维及民族劣根性是阻碍个人获取幸福的路径,这是让人忧思的,但也是值得警醒的。特别是结尾一段直指势利人心。

三叔呢?如果换到今日,偷一布袋谷子,顶多来个治安处罚。虽然三叔集自私,贪婪,大逆不道为一身,可我还是不愿意他有那样的下场。”这一结语堪称文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并对无视生命尊严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作者以悲悯的眼光观照现实存在,彰显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若将此文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挂起钩来,其中的法制精神意识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叔》具有较强的在场意识,并体现了一种当下意识。“活着,并且记住”,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一部小说的名字,也可算是《三叔》一篇悼文。注:韩冬红《三叔》(《海燕》2014年第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