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干姜,桂枝、肉桂…源自一物,功效不同?要养生,先分清

 呵呵8909 2020-08-25
中药的种类繁多。有些中药来源于同一植物,但功效却差异明显,甚至截然不同,不管是临床还是养生所用,都应甄别使用。

1、生姜、生姜皮、干姜

它们均源自姜科植物姜。

生姜为根茎,性辛温,可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主治风寒表证、胃寒呕吐、风寒咳嗽等;

生姜皮为根茎的外表皮,性辛凉,可和脾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小便不利;

干姜为干燥根茎,性辛热,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里寒证、亡阳证、寒饮咳喘等。

2、桂枝、肉桂

二者均源自樟科乔木肉桂。

桂枝为嫩枝,功偏发散表邪、温通经脉,善上行,主治风寒感冒、寒凝血脉诸痛证、心悸等证;

肉桂为树皮,功偏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善入下,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寒痹腰痛、胸痹等证。

3、枸杞子、地骨皮

二者均源自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

枸杞子为熟果,味甘偏补虚,功能补肝肾、明目,主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等;

地骨皮为根皮,性寒偏清火,功能凉血退虚热、清肺降火,主治阴虚发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与血热出血等。

4、桑叶、桑白皮、桑葚

它们均源自桑科植物桑树。

桑叶为树叶,功擅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肺燥咳嗽及肝阳头晕目眩等;

桑白皮为根皮,功擅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咳嗽及水肿;

桑葚为果穗,功擅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主治阴血亏虚诸证、消渴及便秘。

5、何首乌、夜交藤

二者均源自蓼科植物何首乌。

何首乌为块根,功专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主治血虚精亏诸证及肠燥便秘;

夜交藤为藤茎或带叶,功专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虚烦不眠及风湿痹痛。

6、麻黄、麻黄根

二者均源自麻黄科植物多种麻黄。

麻黄为草质茎,功擅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并利水,主治风寒表证、咳喘与风水水肿;

麻黄根为根及根茎,功擅敛肺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7、川椒、椒目

二者均源自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

川椒为熟果皮,性辛热,可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主治中寒腹痛、寒湿泄泻、虫积与湿疹;

椒目为种子,性苦寒,可泄水消肿、降气平喘,主治水肿胀满、痰饮咳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