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茶农到制茶师,再到茶商,武夷山版的雌雄双剑,直指谁的江湖?

 一切都因为缘起 2020-08-2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本来一直很羡慕武夷山茶农的夫妻档配合战,先生负责制茶,太太负责营销;先生做好茶,太太泡好茶;先生沉默是金,太太口吐莲花。

仿佛武夷山版的石清闵柔,恩爱夫妻一同行走江湖。

羡煞旁人。

记得有一次在武夷山待了几天,一连接触了几对茶农夫妻,基本都是女主外男主内的新型家庭格局。

女主人热情能干,泡茶样子也是腔调十足,跟我们家长里短聊着,问到正在喝的茶叶价格,她们就是一副“谁来都不打折就你能拿到优惠”的熟络模样。

好几次我就这么如堕五里雾中,糊里糊涂拿了货。

这些年,村里茶农们小洋楼一栋接一栋地盖起来,少不了这帮茶村媳妇们舌灿莲花的功劳。

妇主外男主内的茶村家庭新结构里,男主人往往是技术挂。

沉默寡言,不苟言笑。

大多数时候,如果夫妻俩一起上了茶桌,基本上是太太在控场。

只有聊到茶叶专业话题时,先生才会在旁边解答。并且,刚刚解答完,话题权立刻就太太夺回。

他们也不恼,大多数时候保持憨笑,用默默在一边当着绿叶,默默招呼着我们喝茶。

这样的搭配很好,术业有专攻,女人把销售的琐事承担了,男人才能专注做茶、钻研技术。

而且我发现,这样的茶农夫妻搭档,做出来的茶叶品质都不错,当时接触的两三对茶农夫妻都在斗茶赛中收获了好成绩。

《2》

可现在,这样的黄金组合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最近李麻花去武夷山,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茶农。彼时,她正在帮助她先生注册一个品牌。

传统的主营业务——茶叶批发,她继续把控着。

而她的先生要从幕后走到台前,经营起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了。

雌雄双剑,夫妻齐心,一个负责批发,另一个负责零售,资源共享互通,到时候会不会发生争抢客户的家庭矛盾呢?

(画外音)李麻花:如果有,那就决斗,看谁力气大!

她也很头疼,说“现在每家每户都在做品牌,遇到好的适合岩茶的名字都会抢注,村里人都在做自营品牌,我们不做也不行啊。”

然而,她做了多年的茶叶批发生意,客户圈子已经较为成熟稳定,要让她改弦更张,无论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很难。

另外,做品牌投入时间和精力都很大,她受不了这份累,只好把先生推出来。

她先生会制茶,也有一些岩茶理论傍身,努力一把也许能包装出一个岩茶大师来。

理想当然很丰满。

想象永远很美好。

《3》

然而,我不禁想起她的先生,那样一个老实的茶农。

第一次见他,他正弯着腰,穿着破旧的迷彩布衣在茶地里劳作,忙完了下山到茶园旁边的老房子喝茶,也只顾着抽烟,看着夕阳西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聊到岩茶专业话题了,他觉得妻子说得不对,会面红耳赤争论一番,然后会絮絮叨叨地责备太太不应该把错误的观念传输给客人。

这样的一个人,未来居然要抛头露面,走江湖卖艺了。想想就替他屈得慌。

张爱玲说,好好的一个男人,硬生生把他逼成丈夫,实在有些残忍。

村姑陈想说,好好的一个茶农,硬生生把他逼成营销大师,实在是非常遗憾。

精于技术的人,就应该活在自己的岩茶世界里,我很难想象他打扮得有模有样到全国各地岩茶销区去走穴卖笑的场景,太令人唏嘘了。

《4》

然而,做自有品牌,是岩茶村当下的流行。

一个茶农做了品牌尝到甜头,订单源源不断,人设卖点也树立起来了,让其他茶农心生艳羡,纷纷效仿。

于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春笋般冒出来的品牌名一个比一个霸气,包装一个比一个高大上,零售价也一个比一个离谱。

试想,你邻居随便一泡茶就可以卖到几千块,你能甘心继续做批发,卖平价茶吗?

利字当头,谁能按下躁动的心,甘心埋头走老路?!

辛辛苦苦卖个几十斤上百斤可能还赚不到人家卖一斤的钱。

大家都走捷径了,还有谁会闭门造车?

现如今,你在武夷山的岩茶村走一遭,你会发现大多数茶农家门口都立起醒目的牌子,吹响号角,扛起加入“茶商”行列的大旗。

岩茶火热,就要趁胜追击,就要趁热打铁,就是趁着这个大好时光,把整个家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茶农身份扭转过来,实现从“农”到“商”的飞跃。

我约了一个武夷山朋友喝茶,她刚巧约我在岩茶村的某个茶农家里,一楼是工人在忙碌做茶,二楼有私人茶室,装修简约,价值不菲,从各种细节可以看出金钱堆砌出来的痕迹。

厚重的原木凿出来的数个小方格里摆着包装精美的茶叶,都是一两装礼盒,有明码标价,换算一下一斤茶在6000-15000元。

价格令人咋舌,瞬间就觉得H也不怎么贵了。

并且,朋友说这个茶农跟别人合作的品牌,做零售产品,定位高端。

而茶农自己的茶厂还在继续做着批发生意,走量为主,一手批发,一手零食,招财捞金两不误。

《5》

既想抓住零售这个西瓜,又不想丢了批发这个芝麻,武夷山茶农想出了很多招数,比如前面说的夫妻分工,比如工厂和品牌分头行事。

在生产的源头做零售,当然要比分布在全国各地卖岩茶的商人来得容易许多。

现在交通便利、物流发达,茶客们坐在家里就能收到从武夷山寄来的包装好的岩茶,谁还去中间商那里买茶,平白贡献一笔费用?

当然,也有听说懂得遵守规矩的茶农,品牌声势浩大地做起来,产品源源不断输送给经销商,而跑去他的家里批发散茶,对不起,没有。

他舍得把批发这块业务完全切割,把利益和保护留给他的经销商们,这样也表示了他对经销商们的完全信任,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能维持平衡,不会轻易被拆解。

转型就要像这样华丽转身,而不是身子转了,脸还不动。

只是这样的人太少,比凤毛麟角,还凤毛麟角。

人都有贪念和私心,像他这样懂得顾全大局,眼界长远的茶农不多。

目光短浅的茶农们只看到眼前红利,殊不知,他们这样不仅大大损伤了茶商们的利益,也会让自己陷入两难全的境地。

做销售,轻轻松松就盆满钵满,于是,日渐觉得自己身份不俗,不愿俯身于茶地,不愿磨砺双手制茶。

同时,时间大把分配给了品牌推广,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精进制茶技艺,到那时,这些人便不再是令茶客尊敬的纯朴善良的手作者了,而成为了满身铜臭的茶商。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6》

人贵在自知而知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以及短处。

用自己的长处立世,会让人轻松,愉快,信心满满,事半功倍。

用自己的短处为人,只会让人处处碰壁,压抑痛苦,只想逃离。

茶农既已钻研了小半生的制茶技术,并且小有所成,那就继续精进好了。在这条路上走得久了,走得远了,走得深了,自然也会功成名就,名利双收。

切忌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长远的追求和目标。

灰姑娘的姐姐削足适履,最终的结果如何呢?

除了血流如注,还落了个冒名顶替的坏名声。写在故事书里,被千秋万载的读者所嘲笑。

所以,该干嘛就干嘛去吧。

石清闵柔双剑合璧照样可以行走江湖,何必硬生生把石清逼成林振南,放下使得熟了的宝剑,拿起算盘当个生意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20),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