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楼文苑】总(1555)期追梦小辑

 新用户6499dlrk 2020-08-25

西楼文苑

温馨提示

1:作品必须本人原创,不可一稿多投。一个月未见播发,可自行处理。文责自负。

2:本平台可发诗词,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字数不限。

3:作品赞赏费用,三天内的百分之六十给作者,百分之四十用作平台运转。低于10元的赞赏金不再发放给作者。

4.同题诗的赞赏金不发放给作者,留作平台运转。

5 :投稿邮箱1521443811@qq.com

6:投稿微信13770516499

优秀团队

顾问:李凤阳  茗溪  贾王广  风鸽  

编委:仁善为怀 芳菲 草原居士 平凡

审稿:张少仲   陈其昌    正义之声  熊显华

收稿:红叶秋枫

主编:无言独上西楼

苹果用户长按二维码赞赏

散文随笔·忆海拾零――小时候农村过年习俗之

《过元宵节》

文/追梦

          过了年,新女婿也走亲拜过了新年,人们最重视的重要节日,就是过元宵节了。在我们那一带,人们把过元宵节通俗地称做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农村过年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在元宵节前后,要连续好几天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我们的村子小,搞不起大的活动,大些的孩子和年青人就到邻村去观看人家搞的“舞狮子”、“划旱船”、“踩高撬”等活动。而我们这些很小的孩子们,则手举一支小蜡烛,在自己的村子里玩耍。有的日子过得富裕些的户,则在自己的胡同口挂几只花灯,吸引人们来观看。我记得我们村俊金叔叔刚结婚的那一年,在他们家胡同口的大槐树上挂了一盏很大的花灯,并且里边装着机关,远远看去,那灯笼里似乎有唐憎、猪八戒、沙憎、孙悟空在轮流着赶路去取经。走近看,才知由于里边点着一支大蜡烛,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风吹动一个园盘转动,便带动那些纸人跟着动了起来,在灯笼壁上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影。那构思的巧妙、做工的精细,使这小村庄的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并且都知道了这会转的花灯是俊金家今年才娶进门的新媳妇做的,巧手媳妇由此名声远播。

            农村的元宵节也叫灯节,不但活着的人们闹元宵,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就是给死去的人“送灯”。古历正月十四的晚饭后,天一黑下来,各家各户都要去祖坟上给去世的先辈们送灯,使先人们也同样享受灯节的光明。所谓送灯,就是在坟旁点上一支小蜡烛,为了防止被风吹熄,就在土坟背风的一面挖一个小洞,将蜡烛放在小洞中。这样,夜晚向村外望去,逆风的那个方向上,烛光遍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中华民族崇尚礼仪,对逝世的前辈十分尊敬怀念,而自古形成的土葬制度,使田野上坟头只增不减,越来越多,这才出现元宵灯节遍野灯的独特场景。那时的人们是否意识到,长此以往,活着的人们将会无田可种?当然,如今已在大力倡导火化,但在农村,即使火化后,仍沿袭旧式土葬的习俗,在田里高高地培一个坟堆,有的还要立一个大大的墓碑,仍然占用一部分良田。我相信,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这些旧习俗迟早会改变。人们迟早会明白,一定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党的十九大已经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建设科技中国、美丽中国……我们的子孙后代肯定比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前几天,电子微刊发表了我的一组诗歌《少年记忆》,其中的一首《祭灯》就描述了元宵节祭灯的儿时记忆,附录如下:

        祭灯

正月十五去祭灯,

跟随长辈村外行。

祖宗坟上插蜡烛,

儿孙堂前挂灯笼。

元宵举国同快乐,

佳节两界共欢庆。

先人有知泉下笑,

喜看继承有人丁。

              傅存德,北方某城退休干部,客居上海。古稀老人同学群群主。晚年梦想:‘’团结老同学愉悦同行夕阳路,共享盛世好年华‘’。常在群内发表散文诗、古体诗、杂文、散文随笔等。组织网上联欢会,以活跃群生活,帮助少年朋友老年伴晚年愉悦、健康长寿为己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